分卷閱讀1102
君主就看著她跪下來,叩首,沒有叫起,屋里安靜了一會兒,遺玉才聽見他暗沉又顯得疲倦的嗓音: “…可知朕為何要詔你?!?/br> “遺玉愚昧?!?/br> “朕是想看看,到底是哪一顆棋子,亂了朕整盤棋?!?/br> 霎時間,遺玉額頭浸出幾滴冷汗,心道多說多錯,便干脆低頭不語。 “太子心性軟弱,若非是平陽同李泰一起逼迫于他,本不至于謀反,平陽到現在也未必明白她是被你當了槍使……說來,還是朕的漏算,原以為李泰會勒令你不得提早歸京,又有平陽保你,生不出什么亂來,沒曾想你會自己一頭撞上去,早知道你會壞事,當初朕用了盧智,就不該留你?!?/br> 李世民顯然身體未愈,說這么幾句話,呼吸聲便緊促了一些,遺玉聽在耳里,非但沒有覺得放松,反而有股寒氣順著脊椎往頭頂上涌。 他知道了,他什么都知道,知道她已找到盧智,還知道這一次是盧智出手幫了她。 她該怎么辦,是裝糊涂還是老實地承認,面對皇上的挑明,聽出他話里有一瞬間毫不掩飾地殺意,遺玉僵著脖子跪在那里,一時竟不知作何反應。 就在遺玉忐忑不安的當頭,李世民話鋒卻是突然一轉,漫聲道: “太子確不是一個承大業的人選,論文才武功,朕這些兒子里,他樣樣都不拔尖,前年又得了足疾,可以說是廢了半個,然而他是朕的嫡長子,僅這么一個身份,只要肯他安分守己,沒人能越得過他。李泰固然文武雙全,可他生母是一個上不得臺面的女人,血統低賤,朕從未想過要傳位于他?!?/br> 上不得臺面,血統低賤。 聽見皇上這樣冷淡地評價李泰的生母瑾妃,遺玉整個上半身都僵硬起來,對瑾妃的死,她不是一無所知,那樣一個為了情愛奮不顧身的女子,盡管自己不能認同她的作為,可她更不認為皇上有資格這樣侮辱一個為他喪命的女人。 她忍了忍,沒有開口辯駁。 李世民還算滿意她的卑恭和安靜,繼續說道: “十多年前,朕還在東宮之位,卻被安王壓于項上,忍辱負重,一朝成就大業,然心頭生忌,最不得見兄弟手足相殘,父子不親不敬。朕早先原本寵愛李恪,可他伙同太子暗殺李泰,使得朕心起間隙,漸漸疏遠?!?/br> 回憶一些往事,李世民聲音惆悵,停停講講: “后朕慣縱李諳,他竟以為朕偏頗李泰,將朕也記恨上了,那日擊鞠會上丑態畢露,朕只得將他驅逐。陰妃家門顯赫,只一子李佑,朕難免重視,常常詔他入宮小住,又讓他與太子親近,奈何他亦心有不軌,聽人挑唆,竟想方設法嫁禍李泰害他性命,后自食惡果,一場大病,性情也窩囊起來?!?/br> “朕有十四子,最智勇雙全莫過于李泰,最心狠手辣莫過于李泰,他如今不過二十四歲,卻將朕有氣候的子嗣,都不動聲色地埋沒了,偏讓朕揪不出他半點過錯,念他心機過重,只得將他留在京城,臨近看著他?!?/br> 聞言,遺玉臉色陡然變幻,她原本以為李泰不之官,是因皇上要留他做靶子,用對李泰的寵愛,掩護他真正屬意的繼承人,而這里面卻還有這一層關系。 聽著李世民這番感慨,遺玉心中苦澀難當,他只將太子、李恪他們當成兒子來愛,卻從頭到尾把李泰當成一個外人來防范。 這叫她不禁憶起來那年三月在宮里的擊鞠會上,李恪騎馬撞了李泰,兩個人一樣受傷,可皇上眼中卻只有一個兒子,楊妃的大呼小叫,李諳的憤憤不平,他們都有父母兄弟關心,誰又來憐惜她的李泰。 “朕實難想,若將由這天下交給李泰,朕這些子女,到頭還能剩下幾個?!?/br> “皇上這番話,恕遺玉不敢同?!?/br> 李世民隔著層層紗幕,看著那小心翼翼岣嶁了半晌的人影突然直起腰來,有些意外,皺了下眉,不慍不火問道: “你是想說朕不對?” “遺玉六月誕下一女,如今也是為人母者,雖不能盡數體味父母心,然也有一點感念,自以為,就算是那孩子將來再不讓人省心,再不招人喜歡,我可以打她、罵她,教訓她,卻絕不會一面對她笑,一面在心里對她警惕?!?/br> 遺玉依舊跪在地上,兩手交疊在腹前,直挺挺地盯著那紗幕后,心中不平難以抑制,使她忘記了對君主的畏懼,只想要清清楚楚地代李泰問上一句: “皇上有一顆為父之心,為何獨獨短缺了一人?!?/br> 第三三五章 三道口諭 遺玉說完話,便有些后悔,可她不覺得自己有錯,若說皇上對待太子和李恪他們還有幾分人情父愛,那對待李泰時,就全然只是一位君主了。 沒錯,皇上待李泰是不薄,為了彰顯寵愛,給他修建文學館的權利,允許他長住在京城,每年中秋還擺駕親往魏王府一趟給李泰做面子,這是哪怕太子都沒有享受過的特殊待遇。 然而,皇上待李泰好,樣樣包藏著別的目的,他寵愛這個兒子,是為了讓他做一只任人標準的標靶,他培養這個兒子,是為了讓他做一塊試金石,父母對孩子的愛,本該是無私又無償的,這么一看,李泰更像是李世民特意打造的一件工具。 她不想說皇上有錯,作為天子,皇上本當是先君后父,但他能對其他兒子保有一份父子之情,可到了李泰這里,怎地就只剩下君而無父了? 面對遺玉的質問,回應她的是帷幔后帝王的沉默。 朝中固然有許多言官,諫議大夫,正如直言不阿的魏征,時常提醒且糾正著李世民的過錯,可那都是朝政和作息上的事情,至于感情方面,哪怕是后宮最受寵的嬪妃,都沒有一個會曾這樣明目張膽地指點出皇帝的過錯。 遺玉并不知她這簡單的幾句話在李世民耳中起了怎樣的作用,她忐忑地跪在那里,直到兩腿發麻,才又聽皇上開口: “罷,你退下吧?!?/br> ???這就完了?皇上沒有生氣也沒有發火,更沒有辯駁,只是攆了她走? 遺玉暈暈乎乎地叩頭告辭,晃悠悠地從地上站起來,低著頭倒退到門外,又聽皇上對那守門的內侍吩咐: “傳李泰來?!?/br> “是?!?/br> 遺玉心里一個咯噔,更后悔剛才自己失言,這別是皇上在她這里找了氣,待會兒要撒在李泰身上。 遺玉一從后殿出來,就被各種眼神包圍了,下一刻內侍傳召了李泰覲見,這探究和琢磨的目光便換到了李泰身上。 她故意走的慢了些,同李泰搭了個錯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