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0
過的青年,“請問,殿下這會兒可是在樓內?” 那青年先是皺眉,又上下一掃遺玉,瞥到她手中提著的食盒,神色略有緩和,道:“你是來送膳的吧,殿下正在四樓審稿?!?/br> 遺玉被誤會,也不解釋,沖他道了謝,順著書架邊上穿過,同時低頭注意著腳下不要踩到誰的稿子,就聽見原本只有書卷翻動和腳步聲的樓內,突然響起一道大喊: “快、快上來瞧啊,三小姐又同殿下辯了起來,好精彩!” 抬頭,她便見著樓梯口飛快跑下一個少年,神情有些激動地對一樓眾人招手,不過是眨眼的功夫,四周已是雞飛狗跳,不管是坐著的、站著的,還是走著的學者,全都一擁而上,朝著樓梯口跑過去,“轟隆隆”一陣腳步聲,剛才還到處是人的大廳,便只掉小貓兩三只。 遺玉心底疑惑,依舊邁著步子,小心不踩到地上四處散落的文稿,走上樓去,二樓沒人,三樓也沒人,可站在四樓樓梯口處,卻被擋住,幾十號人,水泄不通地堵在那里,也虧得這大書樓的樓梯是花了大價錢修建的,承重大,不然非得塌了去。 她著看眼前攢動的人頭,后退了兩步,一手搭在樓梯扶手上,側耳辨聽著樓上動靜,只模模糊糊聽見一道婉轉的女子嗓音正在敘事,正要仔細辨別說些什么,卻被前面的竊竊私語聲阻攔了試聽。 “三小姐這回說得太有理了,我瞧今日這一條,殿下許是會辨不過,那些各地采來的民詞小調,會編入著中也說不定?!?/br> “妙??!旁征博引,字字珠璣,有理有據,三小姐果真不負才女之名也——一夕絕顏色,非是單指貌也?!?/br> “我是覺得,三小姐同前兩天一樣,還是會輸,沒瞧殿下現在都一句沒有駁斥嗎,這不是胸有成竹又是什么?” “是啊,若論博才多學,又有誰能逾過殿下,他不開口,便是另有打算,那些民詞小調,殿下若不想將其當作正文載入中,必有他的目的,等下還是聽聽,殿下如何說好了?!?/br> 聽著眾人難掩興奮的低語,遺玉目露沉思,他們口中的三小姐無疑是在說同樣參與編撰此著的長孫夕,樓上正在發生的事,應該是長孫夕因為一些內容是否要加入到中,和李泰起了爭執,辯論起來,且這樣的事,并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只是,長孫夕和李泰爭辯? 遺玉目光閃爍,總覺得這事件有些無法想象,在她的記憶中,長孫夕是那個表現乖巧又惹人憐愛的長孫家嫡女,幾次的接觸讓她知道,長孫夕的“純真”并非是如一張白紙,比起她jiejie長孫嫻,這位三小姐更要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不論是美貌、出身,還是才學。 然而,在面對李泰的時候,她的態度,總是有些小心翼翼地討好、靠近,包括那天在接風宴上,她別有深意地獻詩,她出聲挽留客人時的言辭相護,這么說吧,遺玉認識的長孫夕,在面對李泰的時候,一直是站在一個相對弱勢的女性立場,非是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為了一件事,去同李泰爭辯的強勢女子。 正想著,前頭的嗡嗡低語聲,突然消止,那婉轉的女聲傳入遺玉的耳中,清晰,有力。 “殿下不說話,可是贊同將那些韻律獨特的民詞和小調,加入到各地的志文中去?” 接著,樓上靜了片刻,遺玉便聽見了李泰獨有的低沉嗓音,不緊不慢地響起: “這是,不是?!?/br> 樓上樓下同時沉默了一陣,在竊竊私語聲又響起之前,遺玉聽見長孫夕清亮的聲音: “殿下一語中的,我這里是暫無應對了,不過,我仍然以為,民詞小調,也是當地人文風情的一種展示,不可忽現,請殿下再做考量,我先告辭?!?/br> 遺玉抬頭,看著樓梯上的眾人迅速向下分散兩邊,自覺讓出一條道來,就見一襲雪青紗衣的絕色美人兒步入視線,站在高高的臺階上,微仰著精致的下巴,眉眼間,流動著一種名為自信的神采,在一片或含癡慕或含欣賞的目光中,一步步下了階梯,在還有幾階踏上三樓時,視線一轉,落在了邊角上立著的遺玉身上,臉上露出意外之色,而后一點頭,露出一抹讓人為之失神的笑容,哪怕這只是客套。 “盧二小姐?!?/br> 這一聲,道出遺玉身份,在場多是知道前日盧家的二小姐被指婚做魏王妃的,一時間,都移目看向遺玉,眼神里,明明暗暗,多是不冷不熱地審視。 遺玉點頭回以一禮,“長孫小姐?!?/br> 四天前,她及笄禮上,爾容詩社花草評人出了佯相,長孫嫻被周國夫人訓斥,顏面掃地一事,憑著自己對長孫嫻的了解,她回去后,必是為了面子,極力隱瞞此事,更別提回娘家“告狀”了,但這件事被瘋傳開,是早晚的事,介時高家和長孫家一定會極力壓下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像當初那場禮藝比試之后一般,穩穩地保住長孫嫻的名聲。 只是這會兒看長孫夕模樣,也判斷不出,這對好姐妹,是否已通過氣了。 長孫夕看見遺玉手提的食盒,道:“你是來給殿下送膳的?快上去吧,他早點都還沒吃呢,”說到這,也不管遺玉怎么想,便又一點頭,“我先告辭了?!?/br> 隨著長孫夕的離開,剛才圍觀的眾人,也都退去,有同遺玉簡單問候的,也有看她一眼就下樓去的,不多大會兒,樓梯口,便只剩下遺玉一人,她始露出耐人尋味的神色,圓潤的指尖在樓梯扶手上輕輕摩擦著,直到靜悄悄的樓上,響起李泰帶著回聲的嗓音—— “怎么不上來?!?/br> 她過回神,搖頭一笑,輕提起裙擺,走上樓去。 大書樓借大的頂層,同她最后一次來時已大不相同,原本夾道擺列的高大書架,全部都被靠著四面墻壁安放著,放眼望去,黃皮綠皮、紙卷竹簡,遠遠的,空蕩的中間地帶,暗紅的地毯上,擺著一張銀足長案,完全是一副被書海包圍的模樣,身著水色長衫的李泰,就坐在案后,一手翻閱著竹簡,一手執筆游走,聽見腳步聲,方抬起頭來,看見蔥衫藕裙的女子,冷硬五官略有放松。 “幾時了?” 遺玉邊朝他走去,邊環顧四周的書架,“午時過半了,你今早沒去上朝?” “嗯,父皇允我這陣子朔望朝參?!?/br> 那便是只有初一、十五才用去了,遺玉走到長案邊,將手中食盒放在地毯上,在他對面跪立著,兩手撐著案頭,探身去瞧他寫的什么。 在她注意力放在文字上時,李泰的注意力,卻全被她白皙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