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的呀,您想啊,夏天這么熱,要是這東西能吃,我們拿它泡水喝,涼涼的多舒服,二哥也不用老喝冷水解渴,挨您罵了?!?/br> 盧氏聞言舒展了眉頭,又揪了一片薄荷葉子下來,問:“你叫它薄荷么,是哪兩個字?!?/br> 遺玉這才發現自己說漏了嘴,只能伸手在地上給盧氏比劃了幾下,道:“義薄云天的薄,荷塘秋色的荷,因為這葉子長同娘教我繡花時候的荷葉一樣綠綠的很好看,但又小又薄,所以我就叫它薄荷?!?/br> 她一面瞎謅,一面又想到這時代的古怪,她既是學中國文學史的,自然是清楚成語一說是從南宋起始的,可在這個地方卻已經有了大量的成語詞匯,從一年前她開始學寫毛筆字起,盧氏和盧智就開始教習她一些慣用的成語及其解釋,同她那個時代所知道的竟然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有些典故出處不一樣罷了。 “喲,前幾日才學會的成語,就拿來跟娘顯擺那,不過你這名字取的也算貼切?!北R氏見她聰慧可愛的樣子,也就消了剛才那份薄怒,伸手點了點她的小鼻子說道。 遺玉嘻嘻一笑,然后說:“娘您放心罷,這東西就長在河邊,若是有毒,咱們平日飲水時就發現了,哪還等到今日?!?/br> “就你聰明?!北R氏想了想她的話,覺得有八分道理,于是便不再這一事上繼續說她不是,反倒興致勃勃地扯了幾片薄荷葉子下來回屋里打算試一試她說的泡水喝的法子。 第二十二章 三年之后 盧家小院現今已不復三年之前木籬茅屋的簡陋,從一間屋擴建成了三間,原本的主屋被隔成兩間,西間是盧氏和遺玉的臥房,東間是堂屋還有灶房,院中又另蓋了一間夯土墻繞梁嵌木框的房子用來讓盧氏兄弟兩人居住。 三年來盧家靠著田里收成和糖葫蘆生意存了不少銀錢,前年又修整了新院多蓋了一間房子,還多有結余。頭發已經長長的遺玉終于不用再綁著兩根小抓揪到處跑了,盧氏每到有余錢的時候都喜歡到集市上買些女兒帶的便宜物件來給她打扮。 坐在主屋的窗前練字遺玉梳著整齊的雙丫髻露出光潔飽滿的小額頭,綁成蝴蝶結狀的鵝黃色發帶因為她低頭而從兩腮垂下,白嫩的小手穩穩地執著毛筆,一筆一劃地照著桌上一本字帖臨摹,自從家中經濟好轉,每日練字已經成為她的習慣。 手腕輕移在最后一筆也完成之后,將毛筆暫擱置在外觀樸實的硯臺邊上,伸手拎起麻紙頂端兩角一面仔細查看今天練好的這張楷字,一面輕輕念出聲音: 肅肅兔?,?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肅肅兔?,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肅肅免?,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最后一字音落下,她又細細品味了一番這篇的含義,難免想到每次盧智念這首詩歌時發亮的眼神,想來男兒都是有一顆報國之心的,雄心壯志生來就是男子特權,她大哥正值少年,雖比起二哥盧俊來說已經冷靜不少了,但到底是充滿了表現欲的年紀。 盧俊今年夏天在武館正式上工做了大師兄,十三歲的他生的身強體壯,個子比所有同齡孩子都高上一頭,面容上不笑時也少了兩份稚氣,儼然已經是個俊朗的少年郎了,大概是因為鄉下女孩子總拿男子是否有力氣做農活為好男人的標準,他竟比飽讀詩書的盧智還更受村中女孩子喜愛一些,前幾日已經有人找上門同盧氏商量起了他的婚事,遺玉很難認同這個年代早婚早育的風氣,還好盧氏也不知道為什么,拒絕了上門說親的人。 “小玉,你在家嗎?”院中傳來一聲喊叫,遺玉聽到這個聲音暗自發笑,連忙收好已經干掉的紙張,掀起席簾走了出去。 院中站著一個瘦瘦的高個兒女孩,見到遺玉出來,立馬咧嘴一笑,說:“我當你不在家呢!” 遺玉但笑不語,引著她進了堂屋,兩人坐在席子上說話。 說來人的關系真實這世界上最復雜的東西,這個高個兒女孩子不是別人,正是幾年前同盧家有過不快的王氏的女兒李小梅。 兩年前王氏不知從哪聽說盧氏靠著刺繡賺了不少錢,于是就上趕著自己女兒去了盧家求著盧氏教她女紅,自己卻不出面。盡管盧氏是個厲害的,對小孩子卻狠不下心來,家傳的繡工是不便教授外人,但她還是挑揀了一些旁的簡單易懂的針法教了一些給李小梅,后來遺玉手藝見漲,盧氏就直接把李小梅轉手交給她了。 遺玉內心畢竟是個成熟的大人,又知道這李小梅只是腦子比較直,并不像她娘一樣是個喜歡找事的主,自然也不會因為前事和她一個小孩子計較什么,且小春桃也在她這里學繡,再多一個也沒什么差別。 她就認真教了對方可以外傳的針法,偶爾她也同小春桃一起認些字,一來二去三個小姑娘就熟了起來,算是村中這個年紀里關系最為要好的了。 “小梅姐,你兩手空空地來,難道不是為了學我的新花樣,倒是準備蹭一頓午飯么?”坐下之后,遺玉才發現李小梅并沒有帶來她的刺繡工具,心里清楚這肯定又是王氏給出的主意,為了占她家一兩塊布的小光,這種現象也已經屢見不鮮了。 但她清楚眼前這個臉色發紅的女孩并不是自愿這樣做,因此打趣了一句之后便不再多言,起身從一旁的樺木矮柜里取了繡筐出來,挑出一塊質地柔軟的絹帛遞給對方。 “不用這么好的?!崩钚∶房戳怂稚系牡撞紱]有伸手接,抿著嘴唇輕輕搖了搖頭。 遺玉也不堅持,雖然她知道如果李小梅沒有拿回家一塊絹帛必遭王氏一頓狠罵,但既然對方堅持要維護那份單薄的尊嚴,她也不便說破,畢竟每個人都有一份不可碰觸的底限。 遺玉坐在席子上給一塊普通的繡布上了繃子,又挑好了線,一點點向對方解說今天要教給她的鯉魚圖,因為圖案比較復雜,遺玉事先讓盧智繪好了一張水墨鯉魚圖出來,此時拿給李小梅看,也讓她條理清晰了不少。 雖然沒有遺玉這樣好的記性,李小梅在刺繡上卻是難得的有天份,只學了兩年就有模有樣的了,遺玉見她既肯下功夫又有這方面的喜好,于是偷偷背著盧氏教了李小梅幾樣家傳蜀繡中不大緊要卻十分有用的針法,諸如散針、打子之類的。 “小玉,這圖是你畫的嗎?真好看!”李小梅細細地看了這張鯉魚圖,抬頭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她。 “不是,是我大哥畫的,我哪有這本事,字還沒寫好那?!彼_實不大喜歡畫畫兒,比起書畫皆通的盧智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