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就這么放了瑚哥兒出門。 可瑚哥兒的理由也是現成的,這不是還有顧家的表兄一起嘛。賈代善是支持瑚哥兒去試一試的,史氏原先倒是也舍不得,可經不起瑚哥兒撒嬌。 正好顧懷之又說他也想回江南去游歷一番,剛好把顧硯和賈瑚兩個小子帶過去,這樣路上也放心。 顧悕之想著賈敏和林?,F如今也在杭州,就算是離金陵也不是很遠,橫豎還有賈家族人和賈敏他們可以照看著,索性也就同意瑚哥兒去見一見世面。 心里也想著,要是這次不中,也正好能磨一磨瑚哥兒的銳氣。 這番下來,倒是璉哥兒悶悶不樂了好幾天,他年紀尚小,哪怕是有顧懷之做擔保,也沒人敢放他出門。 短短幾天內,他哥和他師父都走了,只留下他一個,更令人傷心的是,他師父走之前還給他留了大量的作業,足夠讓他做到他師父回來。 顧懷之既然帶著賈瑚去參加府試,就不允許自己看好的徒弟連個小小的府試都過不了,反正路上也是坐船,索性就給顧硯和賈瑚兩兄弟補課。 顧懷之是江蘇巡撫的次子,這番送顧硯和賈瑚來自然是要回家一趟的。 正好,賈家雖有族人在這邊,但是早在賈赦在揚州當知府的時候就將他們收拾了一遍,這會兒讓賈瑚一個小人家住到賈家的祖宅里也不放心。 魏國府這一支又與其他的顧氏一族關系不怎么好,顧硯要在這邊落腳還得去買一個院子或者租一個。 所以顧懷之索性就將他們兩都帶回了顧家。顧懷之他們這一支是山陰顧氏的嫡支,顧懷之的父親有當著江蘇巡撫,自然是不會卻了兩個客院。 顧家本來就有意與魏國府的那一支交好,這會兒來的一個是魏國府的外孫子兼顧懷之的徒弟,一個是魏國府未來的當家人,怎么都得迎一迎了。 顧家可能是常出奇葩,顧懷之和顧恒之都是一樣的大齡單身男中年,都向往著當個名士,云游四海什么的。 可顧懷之沒孩子,不代表他哥也沒孩子,更巧的是他哥還有個與賈瑚同年的閨女。 賈瑚和顧硯都是晚輩,到了別人家里來見一見女眷也是有的。賈瑚繼承了他爹娘的好相貌,又是顧懷之這個一心想當名士,特愛裝b的師父教出來的。周身的書卷氣就能讓人心生好感了。 有閨女的爹娘都一樣,恨不得早早的替閨女找好一個童養夫,知根知底的,這樣閨女嫁過去也不會受欺負。 賈瑚和顧硯兩個半大的孩子光是站在廳堂里就是一種風光霽月的感覺,讓正在愁著給閨女找個什么樣的童養夫的顧大嫂看得眼前一亮。 顧硯是同族,自然只能排除在外,可顧大嫂越看賈瑚越覺得合適。賈瑚的母親是顧家人,哪怕兩支的關系不怎么好,她閨女也得喊人家一聲姑姑。這做姑姑的難道還能擺婆婆的架子? 更為難得的是,顧懷之還是賈瑚的師父,這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即使賈瑚欺負了自家閨女,日后要揍也方便。 這么想著,顧大嫂就更加熱情起來了。 第93章 因為古代的醫療技術差, 現如今, 世家大族里頭沒幾對早早就定了親的, 生怕一方去世, 另一方背上克妻或者克夫的名頭。 所以,顧大嫂雖越看越覺得賈瑚當女婿不錯,也沒露出半點要結親的意思來。更何況, 就算是要結親,也得找賈瑚的父母商量才是。 只不過在衣食住行上對賈瑚和顧硯兩人越發上心了些。 原本, 賈敏和林海也在杭州府, 又是親姑母, 賈瑚倒是理應住到林家去。 早在賈瑚他們剛準備下江南的時候,顧悕之就派了人給賈敏送了信。 賈敏原本是打算收拾好了兩個客院,讓賈瑚和顧硯兩人住,以她和顧悕之的關系, 顧硯也可以算是她的親侄兒了。 只是畢竟這兩人是來科考的,又有顧懷之這個當師父的跟隨。原本在京城時, 顧懷之不介意住到榮國府, 可這在江南,好歹也是顧家的大本營, 顧懷之總不好再住到林家了。 反正論起來也是親眷,讓賈瑚和顧硯兩個住到了顧家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更何況, 賈家的祖籍在金陵, 賈瑚還得在金陵參加府試, 倒不如住在顧家比較方便。 倒是顧硯, 顧家的祖籍在杭州府,顧硯少不得來叨擾林家幾日。 現如今的風俗就是見了年輕的世家子弟都喜歡考校一番,賈瑚和顧硯在顧家住了幾日,被顧家上下考校了一番以后,也就快臨近縣試的時候了。 為著要早點出發也好了解一下當地知縣的喜愛哪種文章什么的,顧硯也就早早的從顧家告辭趕往杭州府了。 然后迎接顧硯的是來自前科狀元郎林如海的考校。 對于顧硯和賈瑚這種打小就有名師教導的來說,縣試只不過是名次問題。 能不能通過院試當上秀才,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不過鑒于瑚哥兒年紀尚小,除了顧懷之這個一心覺得自己教出來的徒弟最棒以外,眾人都覺得,賈瑚能成為童生就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這時候幾乎江南是文風最盛行的地方,殿試的前三甲幾乎都出自江南。 當然,覺得賈瑚能考中的,除了顧懷之還有一個就是史氏了。自打賈瑚走了以后,史氏覺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得勁了。 白日里顧悕之和王氏去向史氏請安,史氏最多的問話就是“也不知道瑚哥兒到哪里了?外頭哪里有家里好,也不知道瑚哥兒會不會住不慣?” 顧悕之倒還好,好歹是當娘的,史氏這么問,顧悕之還能跟史氏有點共同語言,一起聊一聊賈瑚。 可坐在旁邊的王氏就成了個尷尬人了,自從史氏把王氏送到了家廟去住了一陣,回來以后又令王氏抄了不少經書。 現如今王氏倒是擺出了一副一心向佛的樣子,年紀不大,倒是已經開始念珠不離手了。 顧悕之和史氏在上頭聊賈瑚如何如何,王氏便在邊上念佛,只是不知道是在求佛祖保佑呢,還是求什么了? 一旦有科舉考試,那些供奉著文昌菩薩的廟里的香火能好上一倍。史氏也不知道從哪里聽說了京城南門外的文昌廟特別的靈驗,便想著要去拜一拜。 這種事情史氏自然是不會帶了王氏去的,別看王氏現在吃素念佛的,可萬一去了廟里咒她的寶貝大孫子可怎么辦。 所以就只有史氏和顧悕之一道出了門,這文昌廟在山上,原本自有轎夫抬著她們到山上去。 可史氏非說這樣就不靈驗了,直接讓轎子停在了山腳下,打算自己帶著丫鬟婆子們爬上去。 要不是顧悕之攔著,這廟里的香火又實在是太旺盛,過往的行人太多,史氏都想一步一磕頭的到山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