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9
極了。 皇帝見到賈代善又想起一回賈代善他閨女和女婿。雙胎本來就是件稀罕的事情,這稀罕的事情還不是出現在子嗣繁茂的人家,而是出現在了幾代單傳的林家,就連當今身邊的太監們也難免偶爾說起過一回。 皇帝想一想他當堂賜婚的時候那啼笑皆非的緣分。只覺得自己果然是英明神武,連賜個婚都能打破了臣子家中幾代單傳的魔咒,常常得意一回,連帶著林海也簡在帝心了一回。 王氏日日去榮禧堂請安都能看見在公婆特意掛出來的大侄子的信。說實話,就連她這個沒讀過書的人都覺得這字丑得很,可奈何婆婆喜歡,她也不好說什么。 只是,婆婆一再的向她炫耀起瑚哥兒的信,難免又讓王氏在心里酸上一回。同是孫子,怎么大房生的就是個寶,二房的就是小可憐了呢。 可賈政就要單純許多了,在他的想法里,要是賈珠學會了寫字,第一幅作品也得被他爹娘這么當寶貝一回。 賈政是一個說做就做的人,他在賈珠剛出生的時候就能在賈珠耳邊開始背四書五經。這會兒賈珠雖然小了點,但是賈政教賈珠寫字這種事情也做得出來。 賈珠原先養在王氏的院子里,賈政日日去背書給賈珠聽倒也不麻煩??蛇@不是要讓兒子學寫字了么,賈政覺得兒子還是養在自己院子里方便。 當爹的要養兒子在跟前,在這個男權社會,當娘的也沒什么辦法。更何況,王氏還想用賈珠來維系一下自己與賈政之間的關系呢,也就順水推舟讓奶娘給賈珠收拾了東西搬到了賈政那里。 可別忘了,賈政的院子在馬棚旁邊,大人們尚且還能忍受,賈珠一個小孩子如何忍受得了。 賈政自從上次會試裝暈被他爹打了一頓以后,心里對棒棍底下出孝子這句話贊同得不得了。 當然賈珠還小,用棒棍打是肯定不行的,另辟蹊徑的賈政特意讓人做了符合賈珠手掌大小的戒尺。 賈珠不過是個兩周歲還沒到的小娃娃,這哪里忍受的了,日夜啼哭也是有得了,沒過幾日,人便瘦了一大圈。 賈珠的奶娘一身的榮辱都是在賈珠身上的,見自己奶大的哥兒受到這種待遇,只能找王氏去告狀。 王氏再不好,對親兒子卻是盡心的,她原本想著兒子不過是被親爹接過去啟蒙罷了,又在一個府里,自然是沒什么問題的??涩F在奶娘這么一說,王氏直接就炸了,怒氣匆匆的去找賈政吵了一架。 王氏和賈政吵架的動靜怎么都小不了,不一會兒賈代善史氏都知道了,就連身體不好的徐老夫人都知道了。 這事兒確實是賈政的錯,賈代善和史氏也不偏袒賈政,連著徐老夫人,一人把賈政喊過去罵了一頓。賈代善那頭甚至還動了板子,讓他也嘗嘗棒棍底下出孝子的滋味。 可在賈政看來,卻是大家都在耽誤他兒子的上進了。對王氏這個耽誤他兒子上進的罪魁禍首更加沒什么好臉色了。 賈珍就是瑚哥兒書信風波的第二個受害者了。 賈敬自從他哥大好以后一心想做個紈绔子,他又自持是個善解人意的好爹,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自然也不會讓兒子學。不過是日日帶著兒子去逛大街,聽說書。 賈代化又是個大老粗,完全沒想到大孫子還有要啟蒙這件事。但是被賈代善明里暗里炫耀了好幾回瑚哥兒寫的信以后。 賈代化也意識到了,他大孫子貌似比瑚哥兒還大些,說書他大孫子倒是說的挺溜的,可還真沒啟蒙。 被炫耀到的賈代化已一回府,就勒令賈敷給他大侄子啟蒙。 賈敷如今在翰林院待著,日日空閑的很,賈珍啟蒙這事他也同弟弟賈敬提過幾回,可都被賈敬含糊過去了。這回終于不用再擔心大侄子做文盲了自然是開心的很。 有人開心,自然有人不開心。陳氏就是那個不開心的,她自從生下元春以后就再也沒有開懷。到不是她不喜歡閨女,可在她心里總得有個兒子才能繼承了爵位,不然可不是白白便宜了二房。 現如今夫君又開始教二房的長子讀書,她就更是不樂意了,越發想著要再生個兒子。 第80章 陳氏為了求子, 京城附近只要是說得上名號的能求子的廟陳氏就沒有沒去過的, 還有各種生子的土方子也沒少試。 拜佛什么的賈敷倒是由著陳氏,可各種生子的方子, 要是被賈敷看到一次, 賈敷準得說一次。 先開始還是好言好語的勸, 他們畢竟也還年輕,不著急。賈敷也沒個納妾的想法, 再不濟, 就將來讓珍哥兒兼祧兩房也就罷了??申愂媳砻鎽煤煤玫? 私底下,那些藥方子還是沒少用。 賈敷發現了陳氏喝那些苦藥汁子,難免要說上幾句,夫妻兩個難免要吵上幾句。旁人尚可, 可元春畢竟也大了些, 也知事了,總以為是父母在嫌她不是個男子。 陳氏是賈代化老部下家的閨女, 其父母當年也不過就是個農戶人家出身, 只不過后來因為其父驍勇善戰所以才發跡了而已。 陳氏無子, 陳母和陳氏的幾個嫂子弟妹更急,畢竟將來寧國府要是當家的是不是他們陳家的血脈決定著他們日后能不能背靠寧府好乘涼。 陳母也有幾個鄉下的親戚, 偶然間說起陳氏膝下只有一女。佛也拜了不少, 各種生子的方子也沒少用, 可就是沒再開懷鄉下親戚給出了一個主意。 鄉下人也沒過繼不過繼的說法, 可要是沒個男丁, 在田間地頭能被欺負死。在鄉下人看來,女娃不似男孩能頂立門戶,反而是嫁出去還得賠錢的賠錢貨。 那么自然,女孩子的名字也就不怎么重要了,不過大丫二丫的叫著。但如果,頭胎生了女孩兒,很多人都會給閨女起個吉祥的名字,招娣。 這么多人家,總有幾戶,頭胎生了閨女,二胎生個兒子的,一來二去,大家就把這生兒子的原因歸咎于閨女那個吉祥的名字,jiejie帶著弟弟來嘛。 陳氏一聽這個主意,覺得不過是一個名字的事情,要是自己真能生個兒子,不僅是自己將來有了依靠,閨女有個兄弟,即使出嫁了也不會被婆家欺負了。 陳氏也算是將門虎女,這做事情還是挺風風火火的,打定主意以后,就吩咐了身邊人,以后別在叫大姐兒叫元姐兒了,得叫招娣。 可陳氏忘了元春這名字是賈代化這個寧國府的當家人取的,況這名字也算是應和了元春大年初一的生日和賈氏宗族嫡長女的身份。 這堂堂寧國府的嫡出姑娘,國公爺的親孫女,叫這么個土里土氣的名字算怎么回事。就算賈代化能同意,整個賈家也不太可能同意,這平白降低了賈家姑娘們的檔次,更何況,賈代化也不可能同意。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