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
的思想還是挺深入人心的。 但是太子要是趁著皇帝不在京城的這個時候調派了兵馬先占下了皇宮奪了玉璽,再在這兒軟禁了皇帝,那這場角逐誰勝誰負就不一定了。 但是當今既敢把所有皇子都帶出京城,那必是做好了準備的,看當今調了人馬去鐵網山也就知道。 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太子這個二貨,在路途上就發難了。 雖然現在也已經走了兩天的路程了,但是你指望著帶著一幫嬌小姐的隊伍走得能有多快,更別提還是一路走走停停的。 就沖這路程,皇帝派個侍衛騎快馬到京郊的山西大營報信,到傍晚就能搬來一支騎兵。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這些侍衛們能不能撐到傍晚,理論上要是不管帶出來的這些大臣和小姐姑娘們,只保護皇帝和幾個皇子是綽綽有余的。 當然,太子對這些朝臣和小姐姑娘們也沒什么興趣。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有個個很牛逼的爹或者兄弟什么的,等他繼承了皇位給來場清君側就不好了。更何況車隊延綿了不下一里,他也沒這么多人把所有人都團團圍住。只得放過了這些小蝦米,專挑大魚去。 皇上看著圍上來的太子的兵馬也很鎮定,他對太子要逼宮這事是早有準備的,或者說,他才是導致太子要造反的罪魁禍首。 他早早的就在京城和潢海埋伏了兵馬,只是沒想到太子在半路就忍不了向他出手了。 皇上一面派了好幾路斥候去騎了快馬山西大營報信,一面又吩咐了侍衛們保護好幾個皇子和幾個老臣們。 他兒子不多,又已經養廢了一個太子了,還得在其他幾個矮子里挑出一個高個呢,這可不能被禍害了。更為重要的是,太子謀反,除了當今,還要一大半原因就是他那幾個兄弟了,特別是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差點把太子能逼死了。指不定太子正等著宰了這幾個兄弟們泄憤呢。 至于老臣,好歹皇上帶出來的都是宮中武藝高強,甚至都能以一敵十的高手。太子雖然是國之儲君,可當今習文厭武,天下皆從之,太子自然也得效仿他爹,就連東宮的護衛隊也不敢擴充人數。 太子手上能用的兵馬本來就少,更何況還得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讓這些人埋伏在這兒。這能在這里打伏擊戰的人手就更小了。 這些老臣哪個不是為了江山鞠躬盡瘁的,既然侍衛護衛皇帝和幾個皇子綽綽有余,當然不能寒了老臣們的心。 今上什么都算準了,可他沒算準的是,太子埋伏在這兒的人手,還都配備了火木倉。 火木倉這種東西吧,本朝原先有都是從外國的那些傳教士手里買過來的。今上雖不喜武,可作為一個頗為圣明的君主,他也意識到了火木倉的破壞性??伤压稳f了所有有傳教士帶過來的物件,也不過將將裝備了一個火器營。 皇帝只得忍著心疼命了工部的巧匠們拆了幾支火木倉研究。雖然工部的能人巧匠們在研究了以后,到現在也能仿制出差不多的物件,可現如今火木倉的效果可完全比不上火器營的那些火木倉。繞是皇帝也只能把那些珍貴的火木倉給當寶貝,等匠人們能制出差不多效果的火木倉了再說。 這太子的兵馬手里的,就是工部的匠人們制出來的,效果要差上一等的火木倉。 第59章 這火木倉雖然是個稀罕物, 但皇帝身邊的個別受寵的侍衛們還是有的。大家也沒法子只能一邊一起簇擁著皇帝,一邊反擊。 皇子身邊還有些侍衛和心腹護著, 但那些個老臣身邊,侍衛們也沒心思護著他們了, 幸好打埋伏的對他們也不怎么感興趣。 兩方人馬都把他們這些人當成路人甲了。賈代化在旁邊看著兩方人馬你來我往的交戰,心里實在是糾結極了。 賈代化是個老實人,特別老實的那種,也不知道賈源的教導出了什么問題。榮寧兩府的爵位雖是賈源和賈演兩兄弟戰場廝殺得來的, 但其中也不乏投機主義??傻搅速Z代化這兒只有一根筋了, 也幸好,賈代化進入朝廷的時候天下已經初定了。 賈演也沒法子, 兒子沒有半分投機取巧的本事, 只能教導兒子“圣上說什么, 你便做什么?!?/br> 賈代化在以后的許多年時間里一直執行著他爹的這句話。從先帝,再到當今圣上,圣上說讓他當太子爺的武師傅,把他歸到太子黨里去,他就成了太子黨的中尖人物。 又有著賈代化先夫人的這層關系在,賈代化又教導了太子這么多年,在心底也早已把太子當成自家子侄看待了。 雖然后來因為賈敷的緣故, 寧國府從太子黨中脫離了出來。但是賈代化還是一顆真心向著太子的, 暗地里也沒少幫著太子。 現如今皇上跟太子當面鑼對面鼓的對上了, 賈代化實在不知道該是誰贏了好。 賈代化年紀雖然大了些, 可好歹也是武將出身, 這會兒身手還矯健的很,見到有皇上有難恨不得撲上去來個以身救駕。 看到太子處于弱勢,又暗自著急,嘴里還碎碎念幾句“太子這是何苦呢,將來……” 賈代善在旁邊一邊要拉著他哥不上去犯傻,一邊又得顧及著局勢,看看火會不會燒著他們這些池魚。 見賈代化還在同情太子,恨不得先在就把襪子脫下來塞他哥的嘴里。也幸好,這會兒大家都忙亂著,也沒人注意到這國公兩兄弟。 太子是沒什么心思顧及到這些個女眷,可太子妃就不一定了。眼見著太子要瘋狂一把,成則登基,敗那就可能全家人的命都不一定有了,既然如此這些年的帳太子妃也就打算去算算清楚了。 太子這些年過得艱難,可在皇帝沒明確表示厭棄之前,好歹是國之儲君。雖然有暗箭,可就算是私底下皇子們有多想踹翻太子,自己住到東宮里去,明面上大家都還是得敬著太子。 可太子妃就不一樣了,因為太子母族身份高,為了平衡之道,皇帝給太子選的太子妃身份上就低了些了,不過是一個武將家的小姐,家里也不過一個男爵。 而且太子得敬著沒錯,可太子妃與太子相敬如冰大家也都知道。女眷們在一起明嘲暗諷這種事情,論誰都沒法子管啊。 像和郡王妃除了嫁給的是大皇子比太子妃低了一檔以外,其他的幾乎是樣樣高過太子妃。明明和郡王妃居長,娘家又比太子妃高上一截,可偏偏見了面還得給太子妃行個禮,你說這能不招人恨么。 太子妃嫁進來怎么多年,幾乎是經常被妯娌們冷嘲熱諷,還得偶爾被太子姬妾們嘲諷幾句不下蛋的母雞。 雖說是相敬如病,可太子妃好歹也是原配嫡妻,太子起事又得靠著太子妃娘家的那些舊部,所以太子打算起事這事好歹也是通知過太子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