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在這邊聽戲。 姚氏將衛氏的座位安排在了自己的身邊,聽戲之余還沒少往陸尋身上打量,還笑著與衛氏道:“府上三姑娘倒是個貞靜的好性子,難得小小年紀就能坐得住,想當初我像她這般年紀的時候,有了機會就想著四處去野了……” 頗為贊不絕口的樣子。 衛氏本就疼陸尋,聽了這話自然覺得與有榮焉,但心里得意之余,表面上總是要謙虛幾句的。 “夫人過獎了,別看這丫頭現在坐得住,平時在府里那也是像只皮猴兒一樣,我和她父親可沒少為她cao心,今天大概也是見了府上兩位表姑娘的嫻雅出眾,這才轉了性子了……”衛氏笑著道。 花花轎子人人抬,姚氏這般夸著陸尋,衛氏總也要夸回來。 只不過,趙氏膝下只有趙玉一個獨子,衛氏便也只好夸一夸李慧嫻和李慧淑姐妹了。 李慧嫻不用多久就要嫁到陸家來,當著姚氏的面夸一夸李慧嫻,倒也是再合適不過了。 姚氏跟著又將陸尋好一通夸,直夸得陸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衛氏半點也沒有說錯,前世這個年紀的她,可不就是有點機會就想到處跑么,若不是有前世出嫁之后那十幾年的經歷,她又如何能在現在這樣的好耐心聽著戲臺上的戲文坐得穩穩當當的? 第73章 起復 回府的時候,陸尋和衛氏坐的同一輛馬車。 衛氏想起在趙家看到的李慧嫻,眼里倒是有些贊賞之色,“承哥兒這未來媳婦,品貌那是真的沒的挑,縱是你大伯母向來眼光高,將來對這個兒媳婦也只有滿意的?!?/br> 姚氏沒有女兒,今天李慧嫻在趙家做了大半個主人,一直招待著各府的千金,從頭到尾進退都極為得當,讓人想挑理都挑不出來。 這些,衛氏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周氏會托了衛氏領著陸尋姐妹三人,最重要的也就是心里還是有些不放心,所以才會請了衛氏幫著掌掌眼。 想來,這次之后周氏大概能放下一顆心,高高興興的準備陸承的婚事了。 陸尋點了點頭。 前世李慧嫻嫁進陸府之后,就與周氏相處得極好,不說親如母女,但也叫周氏極為看重這個兒媳就是了,尤其是后來陸家中落時,就算李家人再三勸說李慧嫻改嫁,李慧嫻都一直不為所動,更是令陸家所有人都感慨不已。 就算李慧嫻現在還不是陸家媳,但在陸尋心里,她卻早就已經是她的大嫂了。 回到陸家,衛氏領著陸尋三人去福壽居給老太太打了個招呼之后,才回到朝云院,周氏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到了。 招呼著周氏落座,衛氏見周氏面上帶著急切,不由打趣道:“大嫂,你平日里可是再穩得住不過的性子,怎么這會兒到了要娶兒媳的時候,倒是如此沉不住氣了?” 周氏也笑,然后嘆了一聲:“承哥兒是嫡長子,他的媳婦我難免也就看重了些,而且這還是我第一次娶兒媳……” 陸家幾位夫人說起來都不是刻薄的性子,又有老太太壓著,總不至于做出什么將兒媳往死里搓磨的事來。 是以,兒媳的性情如何,與自己能不能相處得好,周氏自然也就關注了些。 衛氏也能明白周氏現在的心情,于是也沒有兜圈子,道:“大嫂,你呀就只管把放心往肚子里放吧,李家的大姑娘不僅容貌出眾,性情也是一等一的,今天在趙家,各府的千金都是李家大姑娘在招呼,將所有人都招待得妥妥當當的,將來嫁過來啊,也定會成為大嫂的好幫手的?!?/br> 周氏面上的笑容頓時就又深了些許。 娶妻當娶賢,陸承又是嫡長子,周氏當然希望李慧嫻將來會是陸承的賢內助,如今有了衛氏的肯定,周氏自然也放心多了。 她拉了衛氏的手,“有三弟妹這番話,我這心里就踏實多了,也不怕三弟妹你笑話,當初這李家大姑娘是我作主給承哥兒定下的,眼瞅著就要成親了,要是她不是個好的,可不就是害了承哥兒?所以我這些日子難免也就有些忐忑……” 衛氏點頭示意明白。 周氏又笑道:“三弟妹,將來等到瑋哥兒和恒哥兒找大要娶媳婦了,你就能明白我現在的心情了,說不定都不用等到那個時候,再過兩年尋姐兒也該定下親事了,到時候才有的你牽腸掛肚的?!?/br> 衛氏對陸尋的疼愛,這府里又有誰不知道的。 聽了周氏這番話,衛氏想到自家閨女再過個幾年就要出嫁了,竟然真的就已經開始不舍起來。 提到陸尋的親事,衛氏又道:“對了,大嫂,今天瀅姐兒和音姐兒在趙家露了面,我瞧著有幾家的夫人似乎有些意動,言談間亦多有試探,指不定過上一段時間就該有人上門遞信兒了?!?/br> 周氏一聽,精神又是一振,連忙問起當時的情況。 兩人這一番談話可委實持續了好一段時間,后來還是眼瞅著天色都要暗下來了,周氏才向衛氏道了別,回了自己的院子。 …… 身為閨閣千金,自然不是經常有機會出門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陸尋姐妹幾個都呆在陸府里哪里都沒去。 而就像衛氏所說的那樣,自從陸瀅與陸音上次在趙家露過面之后,沒過多久,就有那有意的夫人托了人到陸家來打探消息。 京中女眷之間也是有著默契的,像上次趙家那樣的場合,會被長輩帶出門的姑娘家都是到了適婚年齡而又尚未定親的,陸瀅和陸音被衛氏領著在趙家走了這一遭,所有人也就都明白這是什么意思了。 陸府的家教向來甚嚴,又是已逝的陸老太傅府上,就算如今陸老太傅已經過世,但陸家也仍是簡在帝心的,如今陸府有兩位姑娘待嫁,京城有尚未婚配的兒子,門第又相當的人家又哪里會不抓住這個機會? 是以,陸府的門檻這段時間都快被人給踩爛了。 也正因為如此,陸尋每日里見了陸瀅和陸音,都沒少拿這件事來取笑她們,每次都要叫陸瀅和陸音羞得滿臉通紅才罷休。 在這樣的悠閑之中,陸績和陸栩起復的事也有了音訊。 陸府除服后,陸政早早的進了戶部,而陸績和陸栩起復謀官的事卻因為朝中暫時沒有什么合適的缺而拖了下來,內閣張大人已經提攜了一個陸政了,陸績和陸栩總不能還只想著靠張大人才是,是以這幾個月來陸績和陸栩也沒少在外為了起復的事奔走。 他們的奔走自然是有效果的。 陸績入了翰林院,授了從五品的侍讀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