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
不到。 所以就算是當初吃了虧的富商鄉紳們也不會在外頭多嘴一句,這不, 整個海安縣都風風火火起來,至于錢的問題董湛參考了大兒子的建議,先籌備幾條最重要的道路,立上廣告牌, 然后就是把計劃書做出來, 反正就是各種套路各地富商, 特別是趕在外地商客和夷人交易的那段時間,那可是賺足了錢。 再加上阿玨帶來的貨物更好趕上交易,正好把董湛這邊的啟動資金給填上了。 之后的事情就比較水到渠成了,而阿玨也到了正式啟程回京都的日子,一同去的還有回來歇了沒兩天的阿璋,不過這一回,元元沒有那么舍不得了,畢竟秀秀也回來了,好歹有伴了。 倒是誰也沒想到林駙馬居然也跟來了,董湛見到親舅舅自然是感概萬分的,大男人差點淚眼汪汪,這是真的向著他的親人,當年若不是舅舅接他去公主府,說不定他就不明不白死在府里了。 林駙馬和阿璋秀秀是一起回來了,然后也跟著阿璋一起上了船,一來是他離開京都太久了,總是要回去的,二來就是他還沒有坐過海船所以要領略一番大海的雄偉壯闊。 阿玨的海船因為要帶走一大波本地的青壯水手,所以船起航的時候聚在碼頭送別的人特別多,為了避免被沖撞,秀秀和元元都坐在面朝碼頭這一邊的酒樓里遠遠看著,看著大船起錨看著大船揚帆,看著大船離開碼頭變成一個黑點最后消失在海平線的盡頭。 姐妹倆都有些無精打采,不過很快又振作起來,因為沒有人比她們更理解大哥哥的想法,所以她們姐妹倆留在這里還是有多事情做的,雖然大多數的事情還是要董湛出面,但是姐妹倆到底見識得多,很多時候董湛被困擾了,姐妹倆都能給出很好的意見,或者想出很好的點子。 整個海安縣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然后有人來找元元了,來的也不是別人,就是幾個月前被元元救的那幾個夷人,一同來的還有元元采買的自賣自身的漁民。 幾個漁民見到戴著帽子的元元都非常激動,爭搶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告訴元元,比這里溫暖的地方,稻谷每年三熟,各種玉石寶石等等,在這些漁民眼里,這些地方除了人很愚昧沒有規矩之外,簡直是天堂。 而他們帶去的東西是非常受歡迎的,特別是那邊的貴族,很喜歡他們帶過去的瓷器絲綢以及各種精巧的首飾,讓他們換了很多東西回來。 元元夸贊了他們一番,然后轉頭見那幾個夷人。 幾個夷人和上次的狼狽不同,這次的他們穿著打扮體面了很多,用很生硬的官話磕磕絆絆地跟元元交談,大約的意思就是首先感謝大啟的貴女對他們的救命之恩,還有出資給他們回鄉的錢和船,不過他們都是很知恩圖報的,商量了之后決定要報答貴女,所以暫時就不回去家鄉了,帶著貴女的隨從先往他們熟悉的交易地方去。 雖然這幾個夷人說的很是光面堂皇,但是元元還是瞬間就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主要可能是來這里一趟不但船出了事貨物丟了,自己還這么狼狽,若是這樣子回國不但說面子上過不過得去,本身而言也不符合商人的利益,于是他們把原本要準備長途航前的錢挪了一半出來置辦當地的貨物,帶著元元的人去了最近的地方做了交易。 然后帶著那邊的貨物回來,再賣給這里的商家,這樣一來一回就能賺上很大一筆,到時候用這個做本錢,再置辦上一船貨物,他們就能風風光光的回家鄉了。 元元覺得這些人想得非常好,回去和秀秀商量了一下之后,一起找了自家美人爹,一番討論之后,讓幾個夷人再次帶人前往南邊,更甚者董湛讓元元把那邊弄來的貨物拋售,當作魚餌把那群膽大的富商都釣起來。 經過董湛一個多月的運作,這一次出發的就是一個船隊,除了幾個夷人的船隊之外還有不少商人合租了大船,裝載了貨物前往南部。 一個半月后,南部的海船回來了,京都那邊阿玨也回來了,海安縣再次沸騰了,對于出海所有人都有了一種莫名的狂熱,而且這種狂熱以暴風席卷之勢輻射整個沿海周邊地帶。 南部那邊畢竟陌生,所以很多人還在觀望,但是阿玨京都那邊卻是一路近海,不說安全問題,就是一路補給也是毫無壓力。 從海安縣這里如果走陸路,前往京都最快也要兩個月,走水路雖然快一些,但是少了一個月也是不可能的,這還是順風順水一路沒有任何意外的情況,但是現在人家從海上走打一個來回,還在京都停留了近十天,也就是說這趟往返差不多在三十五天左右,這還是海路不怎么熟悉的情況下。 若是以后這條海路熟悉了,是不是會更快一點?甚至一個月就能來回一次? 內陸和海運整整相差了一半的時間,并且海上還沒有那么多過路費要交,這省時省錢的辦法瞬間就讓一眾商家都熱血沸騰了。 這時候朝廷的文書也下來,設立海*關,規范海上貿易。 原來這次阿玨前往京都不但但是回航熟悉航路確定海鮮生意這么簡單,更是為了將沿海那一帶的情況清清楚楚的帶給林恩和皇帝。 然后這件差事就被林恩攬下了,不過他就是一個監督性質的,具體做主的還要看董湛。 過年前林恩和阿璋阿玨一起來到了海安縣一同來的還有林駙馬,這一次林駙馬還帶了任務,那就充當欽差給董湛宣旨。 林恩做了準備設立海關的海安縣附近三個省的總督,下面設立來了兩個副都督,一個是從原本的巡撫升上來的,是三省的實際長官,另外一個就是董湛,專管海關這一塊,同時整個海安縣也還是歸他管,不過他不用對實際長官負責,他只需要對林恩負責就行了,隔壁副都督管不到他。 本來朝廷對于董湛是很有意見的,畢竟是斷人財路后來又引發了一系列事件掐得厲害,但是誰也沒想到因為這件事情能把裕親王這個祖宗送出京都啊,所有朝臣都要放煙花來慶祝了。 而原本掐架,掐得非常帶勁兒的各路勢力這一次非常神同步地給林恩等人出京一路亮起了綠燈,保管這行人在外面流連忘返不愿回京都,至于那沿海地區的海鮮,他們也不是賺不到錢,多點少點的問題,畢竟就算有冰海鮮依舊供不應求,價格雖然下降也依然金貴,只當是破財消災,只要能把懟天懟地的裕親王送出去啥都好說。 當然也有不少人聽說了那什么和夷人做生意的事情,但是如今海船還很少有,每年就那么十幾二十艘的海船,能有多少好東西?比起那些小東西,自然還是京都穩定的奪嫡環境更重要。 知道海上貿易巨大利潤的阿玨說實話是非常詫異的,詫異于這件事情的順利程度,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