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8
穿行山中,而且手里必須握緊一把竹子,以防備突然滑落。茂密的竹林,讓相隔一米的前后兩人,只能聞聲不見其人。 在半坡竹林深處,上望不到頂,下望不到腳,別說找大熊貓,這艱難的山路,差點沒讓人崩潰。 更讓人崩潰的是,甜妹兒可以輕松穿梭在竹林里,仿佛踏著平地。 她還能用‘超大力’幫助他們,特別是數位以讀書為終生目標的學生娃,解放軍女兵,以及年老的倆教授。 “呼呼——” 溫教授摟著一綠竹,氣喘吁吁,一副快斷氣的模樣。 “大家快看,這里有一條獸道?” 甜妹兒抓著一龍拐竹,聲音從較遠處傳來。 剛剛她還在這里,轉眼就蹦噠到那里,仿佛踏在平壩里。怪不得是碧山村齊天大圣,同樣都屬猴。 但見竹林里,有一堆凸起的巖石。 旁邊貼著地面的竹子被向兩側分出三四十厘米的空當,高度有五六十厘米,巖石獸道拐兩個彎,直接沖上。 “這是大熊貓獸道?!?/br> 兩位教授眼睛刷一下亮了,立馬從死氣沉沉,變得元氣滿滿,跟打了雞血一樣,力氣勁足足的。 “快快快拍照!” 這大熊貓獸道,就可以拍三張照片,保存到珍貴資料里。七一牌相機,終于有它用武之地,拍下第一張資料照。 而未來碧山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的第一張照片: ‘在茂密綠竹林里,一條蜿蜒曲折的巖石獸道。在巖石道旁邊,一個扎著兩小辮精靈般漂亮的小女孩,悠閑自在背靠一根綠竹。 一只幼崽可愛的小熊貓摟住她小腿肚,小女孩笑眼彎彎,嘴角微翹,拿著一顆紅色刺萢往正要嘴里塞?!?/br> 哪怕是老舊照片,能讓人清晰感受到小女孩的愉悅自在,小熊貓對她的依賴,讓人心情一下子變好。 這張照片后來被放進保護區資料館,且被評為碧山村保護區十佳照片之一,因特有治愈感。這是后話。 只有等照片清洗出來,某只小豆丁才知道她無意中入境頭,拍下穿之后的第一張照片,竟然還成為歷史資料。 甜妹兒卻被治郁: ……實在不夠霸氣,至少得腳踩一條竹葉青,背靠一只熊瞎子,必須差評! “終于有路可走,這國寶也開路??!” 崔玉濤等人十分慶幸至少有山路,哪怕它是一條大熊貓獸道,比土里瞎爬強得多。 有獸道,行路簡單一半。 眾人費力爬上巖石,抓著旁邊的竹子竹筍,爬整整一個小時,收集大約十多坨國寶便便,終于穿過半坡竹溝。 ** “啊嗷嗷——” 青年人們或躺或趴或癱在地上,跟瘋子一樣亂叫亂吼亂叫,累得連腳趾頭都不愿意再動一下,只剩眼睛嘴巴動彈。 “轉個彎是溪水溝,大家伙兒堅持一下,去那邊再休息,吃個飯喝口水,今晚咱們在那里扎營?!鄙轿凝埓е謿?,斷斷續續道。 有氣無力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甜妹兒伸伸懶腰,踢踢腿,扭扭小屁股,把大黃二毛的沉重背包,取下來自己拎著,也好讓它倆輕松一下。 兩只狗的負重越來越重,解放后,撒歡兒蹦跶來蹦跶去。 “汪汪汪?!?/br> 背著弩劍、拎著包,甜妹兒率先與大黃二毛,像前面彎道奔去。 腿酸痛厲害、狗都不如的崔玉濤等人:……有對比,才有傷害。 “前面沒懸崖,動物幾乎沒有?!?/br> 袁家老大瞧著糾結擔憂的葉家人,笑著搖搖頭道。 眾人艱難起身,拄著木拐,盡量跟上她的輕盈步伐。 ** 轉一個近乎九十度山彎,才知道什么叫做‘十里不同天’。 山路霧氣繚繞,縷縷白霧,順著風在飄,不一刻就飄散如煙。兩邊的箭竹一片片的,長得很矮小、很細。 越往前走,煙霧越大。 仔細一聽,前面是潺潺流水聲。 嘩啦啦啦,沙沙沙沙,是一種勻勻的,緩緩的,柔柔的聲音,富有節奏地在山間石縫里,輕輕敲啪。 最主要的是——這霧是熱的。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么么噠~愛心bububu^_^ 文中竹林來自熊貓保護區的一些資料,有變動。 ** 爬山涉水很累人。 小時候秋游爬到半山坡就不想動,而且溪水石頭滑,一不留神踩到水里-_-# 但到達目的地,快樂無限。 每年都很珍惜春游秋游。 ** 第216章 泉林與羚羊 溫熱白霧彌漫靑山綠水間, 有一種人間仙境般的感覺。 這里鳥獸很少, 應該與繚繞煙霧的溫度有關?;蜻@說跟霧里面的含鍶、鋰、硼、偏硅酸、硫化氫等微量元素有關, 而這些微量元素正好對人體有益。 “好像在蒸桑拿, 但溫度不太高,暖暖的?!?/br> 甜妹兒把膽怯賣萌的小熊貓,放到活蹦亂跳的大黃二毛身上。 她自己也坐在一旁等人。 這是因為此地白霧可見度低,一米內看不清楚人, 有點怕探險隊跟丟, 嗯, 是怕他們迷路,真煩惱。雖然這里的‘路’只有一條,兩邊都是箭竹林。 在袁山二人帶領下,隊員們相互攙扶著, 艱難走過轉彎,便被這一切迥然不同的仙境美景震撼住。 “走過一個彎,來到傳說中的白霧仙境,這竹林爬得還算值?!边€沒走幾步,在溫熱白霧下, 挑戰隊員們已經渾身冒細汗,情不自禁脫下長袖厚外套。 一女娃娃兩狗一小熊貓,在白霧環繞中,向他們招手或揮舞獸爪。要不是熟人,恐怕真的以為這是山間精靈。 “甜甜丫頭一定是小老虎精?!?/br> 崔玉濤打趣笑道。 這一群熱血青年,累得半死不活也不忘開玩笑。 “年輕真好?!?/br> 溫教授情不自禁感嘆一句。 瞧著許久不見的白霧, 山文龍眼睛一亮,他對眾人介紹道: “這是泉林,這里一片全都是地下泉眼,而且是熱的,越往前越越燙,甚至可以煮熟野雞蛋、燙熟野菜,用地下泉泡澡,據說可以包治百病,去除疲勞特別頂用?!?/br> 泉林像是大自然對于碧山的恩賜。 它泉眼眾多,泉水溫度各異,三十多度到七十多度不等,因水溫微量元素等問題,幾乎沒有猛獸出沒。 在這里隨喜挖一個坑,或掀起一塊石頭,就可看見滋滋涌動的溫泉水。 以前的老獵人爬山涉水到這里,帶著一身臭汗,直接用砍刀挖一個大坑干凈利落地卸下一身的衣物,一絲·不掛躺進去,任噴涌的山泉水浸泡沖洗。 而四周天然的竹林或樹林或巨大石頭,是天然的隔離屏風。只要距離隔離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