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5
溫教授懷里撲騰掙扎,像奶娃娃一樣,憑著本能往甜妹兒方向撲去,甚至亮出牙齒跟利爪威脅。 “這小家伙,不會把甜妹兒當作兄弟姐妹啦?他們眼睛都大,臉圓圓的,確實有點像,都想讓人偷回家養?!?/br> 崔玉濤左瞧瞧萌娃,右看看萌貓,點點頭肯定道。 小熊貓誰都不讓抱,只認定甜妹兒一人。 將它放到地上,小家伙也直立著后腿,搖搖晃晃地跟在她身后。哪怕甜妹兒只是單純抱著它,不再按摩,它也變得乖巧聽話。 賣萌可恥! 甜妹兒盯著小家伙: 暖流還有這個作用,怪不得粘人的小五,最喜歡她幫他按摩,小熊貓性子跟葉小五才真的一摸一樣。 眾人看得嘖嘖稱奇。 單眼皮學生助手羨慕道: “甜妹兒很有動物緣??!” 那并不是動物緣。 夏老爺子瞥一眼小徒弟,知道這家伙用上‘氣感’。 “陳教授,溫教授,家里養小熊貓,有額外的伙食費沒?”甜妹兒比較關心這個。 一只小熊貓并不會引起太多重視,比不上大熊貓的國寶待遇。在此年代,被村民養在家里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不需要任何特別的證件。 “應該沒有?!?/br> 果然,陳教授遲疑片刻回道。 大眼睛對上大眼睛: “小不點,你被歧視了,知道不?” ** 葉爸爸抱著甜妹兒,甜妹兒抱著小熊貓,一行人開始往回走。 回到鬼推磨,陳溫教授、解放軍李連長、袁山領路人,坐在一塊兒,討論關于接下來的行程,目的地是一片又一片的綠竹林。 雖家養小熊貓沒有補貼,但有成果的偵查大熊貓可以得到一定經濟補貼,甚至可以得到軍用棉布票等。 也就是說,葉爸爸等人不僅有正常日工分掙,干的好,還可能有額外獎勵。 老教授的話一出口,整個隊伍丟掉疲憊與失望,立馬活力四射,恨不得半夜三更鉆進竹林,逮住大熊貓不放手。 甜妹兒滿意點頭: “明天一定捉到大熊貓?!?/br> 她的身邊,正在啃野果的小不點,也學著點一點腦袋,一雙大眼睛滴溜溜轉動兩下,它叼著野果,把剩下野果放到她手心。 這小不點從路上到營地,一直粘著甜妹兒,誰都不能抱走。 連尿尿啥的,它都要蹲在一邊歪著腦袋守著她,哪怕被吃醋的大黃,叼來叼去,被恐嚇得瑟瑟發抖。 小不點真的萌翻一群人。 看兩位解放軍女兵,恨不得粘歪它身上的眼睛就知道,連女漢子林君英都徹底淪陷在它的無辜大眼睛下。 夕陽西下,山間灑下落日余暉,特別美。 幾簇篝火燒得特別旺。 在營地四周,夏老爺子將一種帶特殊香味的混合干草藥點燃,草灰撒一圈,據說能防蟲蛇,警惕野獸。 山間溫度降下來。 甜妹兒摟著毛絨絨小熊貓,等它一點點適應火光,在坐到篝火堆旁邊,好奇看一眼還在睡覺的小懶猴。 晚飯期間,崔玉濤等人在溪水溝里,捉到幾條有腿、牙齒又密又尖、發出嬰兒啼哭聲的娃娃魚。 并且,把它們宰殺清理后,烤著吃。 葉三叔還跟教授們分享道: “這是娃娃魚,它特別好養活,放在清水里一個月不喂都行,還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活的,咱們可以多逮幾條帶著吃?!?/br> 娃娃魚的牙齒不能咀嚼,只是張口將食物囫圇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它有很強的耐饑本領,飼養在清涼的水中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 正在啃魚的甜妹兒被噎住了。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么么噠。 那個金粒餐,也就是日本便便飯,應該是流言,不是真的^_^ ** 野生的娃娃魚才是二級保護動物,小熊貓也是二級保護動物。 娃娃魚有人工飼養的。 能吃的,種花國一定有試著養一下。 ** 第214章 初步露鋒芒 山間夜風很涼, 漫天繁星閃爍, 鳥叫蟲鳴, 夜景很美。 入睡前, 一群人坐在在篝火邊。 全部人都裹著厚實君大衣、披著草簾子,兩腿裹著厚實棉花加毛線,腳上換上裹一層油布的雞婆鞋,戴著全套裝備防霧防寒, 聊天拉家常。 四周的密林里危機四伏。 夜色太靜, 風吹草動都能引得眾人分心, 武·器放在手邊,篝火燃燒極旺,心里才能有一些安全感。 李勇峰往篝火堆里在添一些柴,苦笑道: “在外面過夜也不是沒有, 頭一次讓我這么心慌?!?/br> 不僅僅是他,在座絕大部分亦是如此,包括袁家老大、山文龍、解放軍同志們在內,也很少會在原始深山里過夜。 甜妹兒摟著毛絨絨,相互體溫傳遞, 她倒覺得有些過于暖和,這一點肯定不能夠說出來,純屬討打。 溫教授倒是挺鎮定,火光照耀他臉上的笑紋,輕聲道:“年輕人就應該多經歷一些,以后給孫子孫女也有的聊?!?/br> “睡前故事嗎?” 甜妹兒一邊擼毛, 一邊偏頭問。 穿之前,電視劇綜藝節目里,經??吹接邪职謒ama給寶寶講童話故事。 她羨慕得很,就纏著爺爺奶奶講故事,他們基本不講童話或寓言,而是說年輕時候的經歷,一樣很精彩。 兩位教授相視一笑。 今夜也算有興致,他們開始徐徐講述豐富的人生經歷。 比如自己拼湊礦石收音機,比如大學里的蘇·聯支教,比如他們與大熊貓的緣分,比如上京長城□□。 年輕人聽得津津有味,就差拿著筆記本記錄下來。 動物園里的大熊貓都是村民們逮住的,有的甚至算是一筆‘金錢’交易。 在資料里,野外生物學家的生活總是充滿刺激的,與猴群為友,與松鼠嬉鬧,與虎豹對視,現實卻是在寒冷、風霜、雪霧里過著如苦行僧般的生活。 而每當他們到達那些村子,沒日沒夜地探索,直到腰酸背痛,身體出毛病,但記錄熊貓行蹤的筆記本空白一片,野生大熊貓始終難得一見。 “村民們逮大熊貓同樣憑借運氣的?!?/br> “研究整整六年,我也只在野外見到過三次。記憶最深的一次,在保護區下不傷害動物的活套,一只成年大熊貓在套坑轉一圈,扭屁股快速逃走,溜得比誰都快?!?/br> 兩位教授試圖安慰眾人。 這次就算最后沒有拍到照片,也不是他們的失誤,野生大熊貓太會逃跑。 既然有竹林有大熊貓粑粑,這次不行,絕對還可以有下一次探查,只是這時間可能隔得有點久。 畢竟,咱們國家現處于逆境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