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6
哈哈!”穩重的李勇峰也有一顆調皮搗蛋的心。 王溢希瞅著兩損友,面無表情道: “你們兩個還想不想演電影?這一次可是絕佳的機會,錯過就沒有啦!” 兩人立馬把拳頭塞到嘴里咬著,發出嗚嗚嗚的笑聲,來顯示他們真的有努力,但他的裝扮實在太搞笑的。 王溢希:…… 五十年代初,種花國只有京影、八一、上影、長影四大文化廠能拍故事影片。 但五八年,省城已經有制作權,各種故事片紛紛出爐,什么建立水庫、大煉鋼、煤礦工人等等,起碼幾十部電影,但能播出的量卻有限,因為故事實在無聊,都是千篇一律的歌頌,沒啥人喜歡看。 青年們對于能在電影里,留下一點啥東西,非常感興趣,激動得半夜睡不著覺,畢竟是第一次接觸到這些。 其實他們也只是在故事片里露個臉,俗稱‘群眾演員’,連工錢都沒的,能得到一頓公共食堂的飯菜。 可是當短暫的故事電影,在幕布里放映出來,三人看著自己那傻乎乎的模樣,咧嘴笑得很開心。 至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因為躍·進問題,有數十次,這樣辛苦勞累的好機會,還是交給王溢希吧。 他們還有新華書店的打雜工作呢! 王溢希:……為什么職工也要當群眾演員?! 某故事片的總導演:……因為你便宜不要錢??! 總之,王溢希文化工廠的工作非常有趣,但吸引他的不是制作,而是拍攝電影的一系列幕后工作。 時間越過越久,到新年正月里,省城國營商店里或供銷社里,開始買賣各種春節物質,購買數量增加,品種增加。 五顏六色的硬糖軟糖,散發誘人香味的餅干,糯米白面,花生瓜子,核桃柿子,豬rou羊rou雞鴨魚rou……豐富的貨物比小城多得多。 排長隊,買白糖買糧食買糖果,自己做飯煮面煮湯圓,貼窗聯,換看電影……各種各樣的活計忙碌不停。 不能回家過年的三人,在省城里,相互陪伴,度過第一個遠離家的節日。 直到春尾巴,驟然入高溫酷暑,縣城里糧食悄然無聲緊張起來。從地方市里縣里逃荒的村民居民們,陸陸續續來到省城,或乞討或換物資。 而王溢希三人,很少外出逛街,暫時還未發現一些潛移默化的東西,但他們也遇到一些新事情與新變化。 比如這周,李勇峰崔玉濤得到幾張省城動物園的票,卻換不出去,因為罐頭廠類的也開始緊張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么么噠~晚安,仙女們! 馬上古巴糖,伊拉克蜜棗快出現啦,仙女們長輩說不定吃過,據說它們不干凈,誰知道呢,那時候饑餓狀態,也救人不少吧-_-# 算一半好一半壞? 伊拉克這么早就與種花家有交際,我還是聽老輩們說的,然后問問度娘^_^,剛開始覺得它們名字很洋氣^_^,從哪國買的,就是哪國名字。 第196章 牛皮吹上天 省城是種花國一個歷史特別悠久的城市, 不說唐宋, 根據史料記載, 應該是大舜在夏代之前建立起來的都城。 一年所居成聚, 二年成邑,三年成為一個小國雛形范圍的都城。舊省城是一個河流眾多、溝渠縱橫的水都城市。 建國以前,省城里有古老橋兩百多座橋,幾乎每一座橋都有一個故事, 都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長似江南好風景, 畫船往來碧波中?!?/br>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很久以前,描寫這座城市景色的古詩古詞非常多。 數千年的朝代的不斷交替,數朝代古城遺址并未全部消失,而是一點一滴疊加, 形成一座特別的城市。比如一些古城名字,郫、什邡、雒城……這是流傳千古的夏代古城。 只是在五六十年代,拆除破四舊,各種帶有舊社會的標志都拆除。 坐等以后國民意識加強后,這些橋這些建筑再重新修建。當然, 可能再也修不出古老詩句里寫的那種獨特韻味來。 說這么多,除去帶著心酸地炫耀一下本省之外,只想講一句,省城算是地大物博,能參觀的景點很多。 拿到免費動物園門票的三人,本來就有參觀縣城的想法, 借此機會正好。只是他們人生地不熟,暈暈乎乎的,到處亂竄,恐怕被當地某些居民宰得不要不要的。 要知道,本應該都是同省話,哪怕在甜妹兒穿之前的二十一世紀,省城人還聽不懂本市人的發音哩! 最主要是,他們不一定能夠好好的認識省城。 李勇峰、崔玉濤、王溢希面面相覷,感覺要找一個本地領隊的才行。 幸運的是,剛好王溢希同宿舍有一位名叫劉強龍的本地年輕小伙子,長得精瘦精瘦的,這周末不準備坐公交車回家,決定帶他們走進當地縣城人民的生活。 舊動物園的門票對他來講不算多貴,原來才五分錢一張,三人把頭湊在一起,當然得替劉強龍付掉。 天才剛亮,幾人麻溜穿好整潔干凈的藍或灰色工裝,背著青色粗步包,里面裝著一些干糧餅與竹筒水,帶著激動興奮的心情,坐上去往動物園的公交車。 路程并不近,公交車需要換兩條線,路程大約要搖搖晃晃行使兩個小時左右才能到,而沿路的風景,都是老縣城里的典型。 ‘多動青年’崔玉濤,本是一個閑不住的,忍不住東瞅瞅西看看起來。 五九年初到中旬,除去極少部分角落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醫院以外,農村的饑荒暫未影響到這個古老的都市。 車子路過一些巷子,周末出來擺攤搭棚的閑散居民很多,有賣豆漿油條、鍋魁心肺湯、毛血旺、牛rou面、鹵rou湯……零零散散的小攤子,濃郁的誘人香味直接竄到公交車人的鼻子里,讓幾人狂咽口水。 崔玉濤摸摸背包里的玉米餅,才能把注意力從美食身上轉移過來,他指著巷子角落里圍著的少部分人群,好奇問道:“他們圍著一圈在干什么?” 人群里面時不時傳來吵雜的本地鄉音,像是在爭執著什么。 劉強龍微微皺眉,不贊成道: “那是舊社會的陋習,是賭錢騙錢的攤子,什么押“擲骰子”、“抽簽簽”之類小把戲,以前打出人命的都有,現在他們也只敢偷偷摸摸放哨騙外地人錢,被抓住可是犯法的?!?/br> 在巷子口的兩端,果然有來來往往晃悠的閑人,開起來就像不正經的二流販子,只要一有風吹草動,這群人跑的比誰都快。 外地人王溢希、崔玉濤、李勇峰:……原來是這樣的,這大概就是壞人。 再過幾站是一個鬧市,與傳統的巷子不同,這里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