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3
這身傷也不是普通人可承擔的! 可甜妹兒才多大! 剛剛過完四歲生日時的一小屁孩? 四歲的時候,他還在扎馬步、打基礎,梅花樁都站不穩,從古至今歷史上的天才鬼才也都是這么來一步一步的。 祖父曾說,多虧祖宗保佑, 夏家子孫里常出‘千里挑一’的武學天才。如今與家小徒弟這么一對比,他倒是成為‘千年難得一遇’的呆笨朽木! 眼前的夏氏拳法與步法,在最驕傲的地方,刷新夏老爺子數十年的認知,刷新夏家數百年的歷史記錄,也難怪他如此激動。 若是閣在他年輕氣盛那會兒, 產生武學心魔都有可能。 甜妹兒閉著眼睛,回憶每次空間升級,‘隔空打?!w檐走壁’等玄妙感覺。在梅花樁上,她用身體本能打出數套拳法。 規律流暢的步法,在正間院子里跳來蹦去,跟夏老爺子的沉穩不同不同,她的步法里帶有一種獨特的‘舞’之輕盈,旁人只會覺得既舒服又好看。 如今,她丹田里存有一丟丟的細微暖流。 當她打拳法與走步法時,細如萬分之一牛毛的暖流,隨著經脈與血液循環全身。雖遠不及升級時的微妙感覺,但這是她自身可以控制的,意義遠不一樣。 一個像是純屬長輩灌輸,一個屬于自己吃下的東西。 金色陽光照耀下,在暗院里,夏老爺子看到‘奇跡’,從激動不已到五味雜陳,再到感覺驕傲。 甜妹兒不是自己停下的,而是將丹田里的所有‘暖流’都循環流至全身,還來不及恢復,才將步法緩慢下來,打完最后一套拳法,終于停下來。 停下來的她骨筋軟綿綿的,渾身上下竟無一點兒力氣,踏在梅花樁猶如踩棉花一般,踉踉蹌蹌左搖右擺,腿一軟腳一歪,接從梅花樁上栽倒下來。 “啊——” 連稚嫩的聲音都有氣無力。 “汪!” “汪汪!” 大黃與二毛穿插在木樁里,見此,趕緊找準位置,并排趴下來,當作軟毛墊子。大黃都閉眼咧著嘴,有點‘膽小’的人摸人樣。 等許久,重量都沒壓下來,大黃不由睜開眼睛,只能看到夏老爺子拎著甜妹兒離去的背影,連二毛都‘拋棄’它啦。 “汪汪汪!” 大黃氣得原地翻轉三百六十圈,顧不得毛發上的雜草,趕緊跟上去,從快關閉的暗墻角落,強勢擠出去。 你們等等我行不! ** 縣城工人周末休息,白家院子里,周末也不得空閑。忙得絕對不只是教書的文景深,白家老倆口同樣很忙。 連思丫頭等主動補課的娃娃們,都沒辦法專心致志的休息。 最近村里得病的人不少。 中暑與饑餓,是村民們常見的病狀,尤其是前者,還有其他諸如腸胃病、頭暈目眩等較為嚴重的病痛癥。 因為家里累積有許多草藥,只需要出一點‘糧食’類人工費,白老爺子收費不高,村民們痛或暈得厲害,不放心都會來這里瞅一瞅。 今日院子里累積不少人。 在樹蔭下,有的半蹲在地上,有的坐在臺階上,也有的半躺半臥,還有或倚在墻上、樹上,呻吟的,呼爹叫娘的,扇著破芭蕉扇,喊得各種怪腔怪調,叫得挺難聽的,亂七八糟啥都有。 大多數都是饑餓與中暑。 白老爺子對病人用的最多的藥,是喝黃連湯或金銀花湯。 黃連味苦、藥材算少見,很多村民都愿意喝金銀花茶湯,它夏季能清熱解暑,還可以預防感冒,甚至外敷治療小孩濕疹等,藥用價值大,還比黃連好喝。 至于金銀花數量,山上野生不少,山林里白老爺子種得不少,在往常的氣候,只需冬天修剪兩下,它在本地都可以四季開花,啥時候都能摘。往年村民們都靠便宜的金銀花,來熬過苦夏。 除去開藥,白老爺子也暗示村民們,私下回家的飯菜適當配合一些,有條件的人家如:自制綠豆湯、紅棗豆沙等,回家自己吃玉米面窩窩。另外,不得長時間曬太陽,下地干活悠著點。 說白了,這兩種問題他也只能點到為止,做不做由村民們自己決定。他是一赤腳大夫,又不是神仙,能夠變出糧食、或控制夏季高溫,管得人生不生病。 村民們喝完金銀花湯,舍不得走,怕反復。 謝過大夫,在院子里等到頭暈好很多,他們才狠下心回去睡覺,或者繼續去隊里開工。如此一來,院子人數倒是越積越多。 白老爺子眼睛掃過去,一中暑病人 “老天爺不下雨,我們也真的舍不得下口吃飯??!” ——來自部分村民們的心聲。 要是吃完沒得吃,咋整? ** 白老爺子給嚴重的腸胃病人針灸兩下,目送他們出院,瞇眼看一下天上的太陽,端著大搪瓷杯,喝一大口清涼解暑的綠豆沙茶,搖搖頭嘆息一聲。 天氣越開越熱,人工水溝都能瞅見淤泥,聽說村里有幸運兒,還在溝底撈到十幾條泥鰍與兩條黃鱔。 文景深從屋子里走出來,瞅著白老爺子道:“白先生,咱們村要不要建一個水庫,平日里儲水,夏季在把水灌到田地里,免得出現萬一?!?/br> 造水庫是種花國積極推行的事情,很多地方都有花錢花力修建水庫。 文景深曾經看過數個,還跟著實踐一二,其中有一個村子的‘燥水庫’,里面儲存不了水,修來何用,不過是跟風而已,簡直令人笑掉大牙。 “水庫?” 白老爺子驚訝反問。 碧山村很少缺水,豐收年很多,但并不意味著不存在缺水的年份。 有時候溪水溝里下降,本村比不得碧水村的天然溪水溝,導致最需要水的稻谷產量猛減,其他蔬菜也來不及全日澆灌。 村民們見識有限,很難想到修水庫上面,況且這種需要技術人員與大量人力物力的事情,不是普通村人們能夠完成。 如今有人提議出來,大家仔細一想,若是村里修建水庫,村民們就不會如此憂心地里問題,至少稻谷產量會穩定。 文景深笑道: “白先生,我讀高二的時候,有當過自愿者,全程參加兩個水庫的建成,還參觀許多水庫。大面積的水庫我可能沒辦法,但建一個小水庫,還是可以的?!?/br> 白老爺子點頭道:“咱們明天找張隊長說說,提一提建議,也當你為村子里做一些實事,要是做的好,加入碧山村,恐怕也沒人有意見?!?/br> 兩人談得興致勃勃,太陽越大,越發覺得此事可行,連院子里休息的‘病人們’都忍不住參與進來。 恐怕等不到明天,張隊長以及干部們就能得到這個‘建水庫’的消息。 “汪!汪!” 伴隨著兩聲熟悉的狗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