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
也差不多熟啦!” “帽子帽子帶上,大家小心些,天暗,別遇到水蛇!” 葉家絕大部分人,都要從第一階梯稻田忙活起。唯一拖油瓶甜妹兒,則被放在安全的田坎上,并被再三囑咐‘泥地滑,不許亂跑’,然后葉家人一個接一個下田。 穿著補丁長褲長袖的曉丫頭,她的腳丫上還有一雙補丁襪子,全家人里頭,只有她被裹得嚴嚴實實。 因為這是曉丫頭第一次下田。 長輩們都擔心她,會被尖尖的稻禾與夾雜其中的稗草,割傷手腳以及其他全身暴露的地方,通常大人們,一不留神都會傷痕累累,而且傷的地方奇癢無比。 至于為什么還要下田? 除去木匠這類有祖傳手藝人家,山娃娃們都是這么長大的。 甜妹兒大聲道: “三jiejie加油!” “mama!冷死我啦!水好冷!” 曉丫頭的小腳丫一碰到水,立即雙手扯住葉mama褲腳,努力掛在她身上,掙扎著就是不肯落腳。 的確,在凌晨五點,人人下腳的時候,都會覺得田里水涼。 葉mama彎下腰,將水一點點灑在閨女腳上,不一會兒,不管是田里的泥還是水,都變得溫和起來。 “小心點兒!” 甜妹兒緊皺著眉頭,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恨不得第一次下田的是自個兒。 哪怕早上沒有烈日暴曬,割稻子也是一項苦活。 黑乎乎臟兮兮的泥巴,會讓你褲子衣裳全部都是泥巴:長時間的躬身彎腰,會讓人腰酸背痛,累得直不起身。 最最恐怖的是,腳下的泥土里,可能還會有黑螞蟻水蛭咬你一口,疼得呲牙咧嘴。而且,在稻禾間,還時不時有一種飛蟲,飛到你臉、脖子和身上,不痛,但很癢很癢。 這一些,只有下過田的人才深有體會。 大人們分散在田里各個角落,或割稻、或打禾 或兩頭幫忙。 嚓嚓嚓—— 割稻聲。 劈劈砰砰—— 打禾聲。 聲音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此起彼伏,梯田上下都是村人們,一個個團隊協作,忙得不亦樂乎。 每畝田都有一個小首領,忙活的同時,還要負責計數。 至于,十歲以及十歲以下的娃娃們,則自由很多。 尤其時曉丫頭一類,通常都是在拙劣的模仿割稻,打禾他們力氣太小,不可能會。有時候,思丫頭類過來人娃娃,會耐心教導他們。 總之,大人們是沒啥時間管他們,除非他們一不小心受傷啦。 六歲的娃娃們,在田地里都不太會走路,別說割稻,甚至在邁腳的時候,會一屁股坐倒,然后看到螞蟻啥的,嗚哇大叫。 最后,他們在大娃娃們的指導下,開始學會一點點,再得到幾句夸獎,以及工分誘惑,又立馬鼓起勁兒,努力干起活來。 “三jiejie好厲害!” 甜妹兒第一次如此激動,給傻丫頭奶奶加油鼓氣兒。 曉丫頭站起身來,回她一個燦爛的笑破,然后繼續彎下腰埋頭苦干,臉幾乎貼著稻禾,頭發垂到水里都沒察覺。 “頭抬高一點,別被刮傷啦!”思丫頭一邊麻利割稻,一邊仔細叮囑道。 “哇哇!癩疙寶(癩蛤·?。?!”一群丫頭們被嚇得哇哇大叫。 男娃娃們倒是不怕,一個個笑的東倒西歪。 因為村里頭老人們說過,玩癩疙寶是會毀容的,以后就嫁不出去啦! 離得最近的葉安誠往meimei這邊跨幾步,一邊勸慰“別怕別怕!”,一邊皺著眉頭,用盆子舀起那堆形容可怕的東西,用力拋到旁邊的草叢里。 “大哥好帥——”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仙女們農忙假還記得嗎? ** 割稻子是真的苦。 小葉子被寵溺長大,就下過一次田,被里頭的蟲咬得腳丫都腫啦…… 但是那時候因為農忙都是村里頭,你幫我我幫你,所以需要請客吃飯……菜飯相當豐盛,我只記得這個。 我記得小時候最愛喝的飲料,只有農忙有,健力寶?仙女們有影響嗎? 我現在很難找到它了。 ** 第99章 兇悍食鐵獸 九月太陽起的特別早, 不知不覺就懸掛在東邊太空, 已經清洗打整過自己的葉三叔, 抱著或激動或興奮或擔憂的甜妹兒, 對著親人們隨意揮一揮手, 往西邊平壩走去。 “三叔,咱們要去哪?” “去干件大事兒!” “有收稻谷這么大嗎?” “比這大得多。三叔掙大工分, 給咱甜妹兒過年買糖吃?!?/br> 清風拂面, 晨曦初露, 稻谷飄香。 叔侄倆走在泥濘的田埂小路上, 胡亂嘮叨著,他們一個激情澎湃,一個平淡沒勁兒,心里頭想法也千差萬別。 來到西邊平壩,最先見到的是娃娃臉崔玉濤,他叼著一個大紅薯包子, 一邊大口吃,一邊跟倆泥瓦匠學徒比劃著什么。 “玉濤同志!”葉三叔的大嗓門都提高不少,小麥色皮膚在金色陽光照耀下, 似乎閃閃發光,應該說, 包括眼睛在內,他整個人都在發光,“土高爐要建多久?咱們什么時候可以煉鋼……” 崔玉濤很喜歡葉三叔,覺得他是志同道合的積極分子, 兩人立馬吧啦吧啦說一大串,聽得甜妹兒昏昏欲睡,眼角澀澀的,偷偷摸摸打好幾個呵欠。 經過三個高中生同志一番‘激動商量’后,小高爐的建立地址——五碧山。 至于原因,第一他們被二碧山墳林嚇到。第二,二碧山的樹林多,樹木最粗、干柴最多,距離村外有一條捷徑,他們還可以通過此路去外村取煤。 至于五碧山為何很少村人會去,自然因為它危險,里頭狼、熊瞎子、毒蛇、豹子、猴子、食鐵獸等等,啥都有,還有野豬坡,要是遇到野獸,人類基本玩完。 對隊長們的勸說,三位高中生同志表示,這些都不是什么問題,高爐建在外圍,小路也不用翻山,那些野獸們根本打擊不了他們的煉鋼激情。 年輕真好??! 尤其是李嬌紅,一聽煤礦,十分激動道:“比起大樹,煤炭才是最好的燃料??!”他們恨不得將小高爐轉移過去。 張隊長眼睛一亮,建議道:“不如咱們的小高爐,建在他們村——” “煤才發現,啥事都沒弄好。聽說鎮上大隊已經在召喚我們去煤那邊建小高爐。等我們把你們村里頭爐建好,那邊也差不多可以建爐,到時候你們照著我們的做法……” 結果就是,公社的政策是爭取‘高爐遍地開花’,現在每個村每個隊,都必須建高爐,而且越多越好,多會被夸獎,有獎勵。 因為屬于公社的強制政策,現在碧山村碧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