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8
雖然他不懂這影靑瓷器是啥東西。 “夏老頭也不簡單吧!你收甜妹兒為徒究竟是——”葉老爺子對瓷器一點興趣都沒,只惦記著孫女。這么多年來,他都不知道夏家有啥特別的,小時候他們還一起長大吶! 對此,夏老爺子回答的特別簡單:“養老送終!” 葉老爺子:……我家小孫女干嘛要給你養老送終! 另外的一個枯木頭下,有許多小瓷瓶,里頭散發出難聞的味道,有的口璧上還有幾只干枯昆蟲的尸體。 “臭老頭師父,這都是啥??!這是影青瓷嗎?”甜妹兒捏著鼻子,指著一堆小瓶子,悶著聲音問道。 “傻兔崽子,你瞧這些瓶,有的已經有缺口與裂紋,從這些裂紋來看,它燒制的時間不長,工藝也不久……總之,不過是些青花粗瓷罷了?!?/br> 甜美兒聽得暈暈乎乎,直到最后一句,像是不值錢的樣子,又繼續挖掘其他地方。 白老爺子靈敏的鼻子聞到草藥味道兒,情不自禁蹲下來,仔細查探,發現里頭很有可能是未知藥方,制作的藥粉或者藥丸,不由小心翼翼將之一一撿起來。 葉老爺子卻把目光投向旁邊的神像碎片,心里默默祈禱與道歉。 碧山村的老人們,都對它們充滿敬畏,仿佛一個不敬的想法和神情,都可能得罪這些神祇,哪怕它們已然破碎成片。 “唔?爺爺你們快看,這里有兩盞油燈!”甜妹兒指著埋在草叢與泥土堆里,已經被她用小木片,挖出來的一角。 確實,兩盞油壺比他們家里頭的都要好一些,油盞璧上還刻有暗紋,可惜一盞損壞嚴重,另一盞似乎修修補補,還能用得上。 葉老爺子與白老爺子,也蹲下來,幫她刨土挖坑。 不多時,很多亂七八糟的舊物,出現在他們眼前?比如銹跡斑斑的剪刀、看不清字跡的印章、精巧的小銅鎖、碎了半塊的銅鏡、黑漆漆的牛角…… “唔,還挺多‘寶藏’的。要不是咱們今晚上來,恐怕還發現不了!”白老爺子把玩著手里的牛角,將它上面粘著的泥土,仔仔細細清理干凈。 “你二十年不上二碧山頂,村里人一向敬畏娘娘廟,又怎么可能來隨意挖坑?!毕睦蠣斪影芽湛盏臒煑U垂下,嘆息一口氣道。 “咳咳!”白老爺子重重咳嗽兩下,抬頭望一眼朦朧的月光,皺眉道,“我沒計算時間,你說他們現在出發沒?咋要不要先躲起來?” 興致勃勃的甜妹兒,從土坑里摳出一整塊舊臟布,隱隱約約看出布原本是紅色的,被泥土染灰,且它似乎包裹著什么塊狀的東西。 “我來吧!” 白老爺子十分溫柔地對待這個大家伙。 用硬木塊一點點挑開布,第一層很薄,基本快與泥土黏為一體,輕輕挑開它,再下面,又是一層鮮紅布,里頭還是包裹著一沓厚厚方塊物品的鮮紅布。 甜妹兒的目光充滿期待,這紅布竟然包裹的如此嚴密,管它里頭的寶藏最后屬于誰的,挖寶的過程是快樂無限的。 葉老爺子好笑搖搖頭,單單這些泥土的紅布,細膩光滑柔軟,就已經是寶,卻不是他們村里人能穿得上的。 白老爺子,將鮮紅的布一層一層剝開,就在里頭的東西塊要露出真面目時—— “啊啊??!” 山下頭,似乎傳來幾聲年輕男女的尖叫?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長長長啊~ 影青瓷,漢族瓷器珍品,百度的,哈哈……顯得夏老頭博學一點,以后才好教出壞脾氣丫頭以及——噓! ** 話說晚上的山里頭,夏天最多的是蚊蟲,那這么美膩——不過天氣涼爽倒是真的。 葉子爸之前在二?山,山腰處某水廠上班。 噗哈哈,真的不是葉子不會起名,只是把現實的山變了個字而已,還真有二~三~,這是某著名山系。 既然是水廠,山上水質超好,絕對是避暑好去處。 夏天天熱的時候,西瓜放在流動的活水假山池里,跟放冰箱一樣一樣的,爽! 在平地,太陽曬,在山上晚上涼風習習,得蓋比較厚的被子,唔——,想起曾經去那挖玩的時候。 ** 第91章 月夜墳林事 年輕氣盛的聲音, 像劃破長空的鳴笛, 尖銳刺耳, 穿破整個二碧山, 還能反射回來三五聲回音, 驚嚇到山間一群或沉睡或半夜活潑的鳥雀蟲蛙們。 山下的村民們‘心知肚明’,相視一笑, 互相爆料對方年輕時的丑事兒。 “唔?又有小伙子小姑娘, 去二碧山打牙祭, 然后被嚇傻了吧?” “說不定是去偷偷摸摸見面, 嘿嘿嘿——” “現在人人能吃飽喝足,他們這是閑的無聊!話說八年前,我記得你上二碧山,去墳林那邊,被蛙子他……” “得,別說半夜三更, 我那加入外村的大妹子,白天去挖野菜的時候……” 二碧山與三碧山,兩座青山都沒有啥野豬狼熊瞎子之類的兇獸, 山腳下還有不少戶人家。 先前隊里活干完,不少村民都會上山挖野菜、采野果、下陷阱, 被相互嚇到,已經成為村里頭的一種樂事兒。 ** 半山腰處,李勇峰、崔玉濤、李嬌紅三位同志,可不認為這是一件樂事兒。 今夜月色暗淡, 青山草深林密,枯枝爛葉覆蓋的泥土,雜草葉的山間夜露,到處亂飛的蚊蟲,樹葉沙沙沙聲音,樹影搖晃……恐怖的氣氛從一開始,就環繞著三人。 “我們還是回去吧!明日白天再來?!贝抻駶靡桓L竹竿努力打草驚蛇,輕了怕沒效果,重了泥土山露倒出飛。 啪! 打掉一個蚊子! 李嬌紅激烈反駁道: “當然不行,村里頭磚不是用來修隊部倉庫,就是用來造大食堂,咱們要建造二十個高爐,根本不夠數兒?!?/br> 碧山村娘娘廟是無意中聽幾個老人說的,建國后已經拆掉。 據年輕人說,村里很少人上來,他們要是去挖里頭的東西,三村會有一溜達老人,會直接上吊一百白了。當初砸廟,就有三個老人,被氣沒啦,他們說得有板有眼,一副煞有其事的樣子。 李勇峰想起自家奶奶,想要放棄娘娘廟的磚頭,提議他們先修兩座高爐,煉得鐵拿到縣城公社里,要是能讓他們滿意,一定能得到大幫助的。 崔玉濤覺得村里頭老人們都不錯,尤其是白老爺子白老太太,他旁敲側擊問了幾句白老太太,便同意峰子的方法。 李嬌紅認為,來回一趟縣城不容易,公社里好多地方都建數十小高爐,他們建兩個不是笑話嘛?先建二十個,好把第一批鋼鐵都煉出來。 娘娘廟不行,不是還有墳磚。 她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