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
蹦腿cao?!?/br> “什么cao?咋做?” 大大咧咧的曉丫頭,撓撓頭問到,她似乎已經被轉移注意力。 “你們跟在我們后面,一點點跟我做,對就是這樣!” 小脖子轉轉,小胳膊伸伸,小短腿踢踢,小屁股扭扭,插著腰轉個圈兒.......無聲的幼兒園大班舞蹈。 “哈哈哈哈,好好玩,甜妹兒你這樣子,好好笑,哈哈——” 不對,有聲,有三小丫頭愉悅的笑聲。 曉丫頭看得新奇,披頭散發,歡樂地加入蹦蹦跳跳的小瘋子隊。 思丫頭一開始還害羞,扭扭捏捏地伸一下胳膊、踢一下腿,后來被歡樂的氛圍所感染,也就放開來,加入蹦蹦跳跳的小瘋子隊。 天微亮,大院里的歡樂稚嫩童音,開啟了葉家朝氣滿滿的新一天。 廚房里忙活的葉二嬸,聽著童言趣語,一搖一晃,忍不住哼起輕快的鄉間小調。 在屋里頭的漢子們,或被三小只的笑鬧聲吵醒,或通過窗口偷偷打量,嘴角不自覺彎起一抹寵溺的笑容。 葉奶奶與葉mama對視一眼,開心笑了,繼續看著院子里三個丫頭蹦來扭去。 “咿呀咿呀?” 葉小五那對清澈的大眼睛里,全是滿滿的渴望,他的小胳膊小腿也在偷偷比劃著。 第32章 木匠張爺爺 葉家的早飯是日常紅薯稀飯加白色的紅薯干, 新增加一半碗涼拌折耳根, 就能讓全家人喜笑顏開。 擺桌擺筷時, 小肚子咕嚕咕嚕叫的丫頭們, 提前得到一小塊紅薯干。 甜妹兒學著她們的模樣, 放到嘴邊,狠狠咬一口, 有丟丟兒硬, 但節約糧食是這兩天學會的本能, 她開始一點點咀嚼起來。 不得不說, 嚼得久了,淡淡的甜味就出來了。 碧山村村民,將地里的紅薯收回來,都會將大部分紅薯糧切開成一片一片,放在太陽底下曬干。 除去是為了保存之外,家家戶戶在煮稀飯的時候, 還喜歡在飯里放一些,在加上紅薯餅,就能管飽。 因為常愛喝稀飯的人都知道, 光喝它很容易‘假飽’,肚里喝下去的盡是水, 幾泡尿隨便一撒,肚子又變空了,最后就變成餓著肚子干活。 八仙桌的菜布置好,大人小孩們都乖乖做好, 等家里兩位老人先動筷。 在動筷之前,葉老爺子板著臉,正經吩咐道:“老大,今天你記得帶上些干柴火,去白老爺子家里。把家里的六個野雞蛋,也順便帶過去,麻煩白老爺子家的大母雞,幫忙孵一下?!?/br> “若是成功了,你就留兩只小雞崽在白老爺子家里,若是失敗了,你就留字兩個野雞蛋在他們家?!?/br> 這話如同一聲巨響的春雷,驚得在座葉家人,臉上的表情五花八門的。 甚至,有人的筷子都骨碌一下掉在地上。 雞蛋?孵蛋?雞崽? 這是不是說明,趕明兒往后,葉家或許就有雞蛋甚至雞rou吃了? 這簡直是巨大的驚喜! 至于野雞蛋往哪來到,葉老爺板著個嚴肅臉,把其他人心里的疑問給一一瞪了回去。然后他拿起筷子,夾了一小段折耳根,道:“開飯吧!” 葉奶奶悄咪咪給了葉mama一個得意的眼神。 以后這事啊都交給老伴吧! 因為‘新衣裳’一事,加上死活也不愿意被葉奶奶背的甜妹兒,暗地里疼愛孫女的悶sao葉老爺子再次發話。 “曉丫頭可以不去地里干活,多休息一天,就在家里照顧甜妹兒?!?/br> 需要被照顧的甜妹兒,聳拉著肩膀,再次跟所有人強調:“我已經是一個大娃娃了,可以不穿開襠褲的大娃娃”。 她得到是一片笑瞇瞇的哄人回答。 對對對,你說的都對。 你是大娃娃了,所以在家要聽話,不能去山里面玩,不能去井邊玩... 被念叨的甜妹兒,很想撒手不干,但一有這種意向,就被葉mama那種“你不是大孩子了嗎?”的神情,給激得憋回去。 有氣無力的甜妹兒心里吶喊:我能再當一天,額不,三天奶娃娃不? 餐桌上的大人們,除去葉老爺子,紛紛給了葉mama一個贊揚的眼神。 葉爸爸一臉驕傲。 葉mama靦腆一笑。 完全不知道發生什么事的曉丫頭,開始跟甜妹兒嘰嘰喳喳吹牛,說得是他們小屁娃軍隊的威風事跡。 什么前段時間,在威武葉大將軍的帶領之下,大家伙終于從碧水村狗蛋的手中搶回地盤,又去碧土村偷偷摸摸掏了一會水溝溝。 還有去小二黑家,當著張老祖的面,‘搶’了他的小木狗小木馬玩具…… “小二黑!” 甜妹兒立馬抓住關鍵一詞。 她轉頭加入曉丫頭的討伐大軍,兩個小腦袋瓜碰到一起,唧唧歪歪,商量得好不認真。 要知道,她這個狗頭軍師可不是吹的,報仇什么的,灑灑水的事,一定要找機會給他個深刻的教訓。 “曉丫頭,甜妹兒,乖乖吃飯!” 兩個小豆丁,一個挨了一個輕拍。 她們交流了一個你知我知的眼神,才開始嘩啦嘩啦刨稀飯。 *** 出工哨聲響起,大人們前腳出門,死活不肯上葉奶奶背的甜妹兒,跟慣性探頭探腦的曉丫頭,歡呼雀躍,也拿著小核桃小木頭,緊跟著出門了。 “大海寶,牛二娃他們呢?” 狗頭軍師甜妹兒非常負責,仔細問清楚人數,才好定下作戰計劃。 曉丫頭傻笑地盯著手里的土黃色桃核,“大海寶肯定還沒出門哩,他起的最晚。牛二娃昨天是被他媽揪著耳朵回去的,我們先去讓張爺爺幫忙雕刻花籃?!?/br> 甜妹兒抿嘴道:“好吧!” “放心,有我葉大將軍在,小二黑要是欺負你,我揍斷他鼻梁!” 張爺爺是村子里的木匠,而木匠是村里最受人尊重羨慕的行業之一。 他的手藝都是祖傳的,不收學徒。 這年頭木匠師傅的技術,是絕對不輕易外傳的。 因為農民的生產生活,與木匠都有著密切聯系。比如,家庭生活中的桌椅板凳,生產隊里的犁耬鋤耙,甚至村人們居住的房屋,都少不了木匠的功勞。 碧山村的大多數村民們,尊重木匠就像尊重有文化的老師一樣。更何況,張爺爺還是碧山村之光,他的手藝甩了碧水村碧土村,八條街不止。 每逢村里的紅白喜事,絕大部分的村人必請張爺爺為座上賓。哪怕是生產隊張隊長,也很重視張爺爺,不會讓他地干活。 但是張爺爺每天都很忙,修理生產隊里頭的板車、耬、犁、耙等各式各樣的農具,制作新的農具,還要接一些活兒,改善家里生活條件。 兩個丫頭今天是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