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8
就是那個時候被先帝下令賜死的?!?/br> 說到陳妃,昌慶帝沒有任何印象,卻對這個名字如雷貫耳。 陳妃當年寵冠后宮,甚至公然處置有孕的嬪妃,先帝對此卻視若不見,其父兄更是橫行無忌,致使百姓怨聲載道,官員義憤難平。 后來陳妃一死,陳氏家族被拔根而除,前朝后庭這才安定。 “皇上,近來異象頻出,天狗食日更是自古以來被視為君臣失德的象征,不知你有何打算?” 提起這個,昌慶帝就滿心煩悶:“朕已經下了罪己詔,詔令欽天監選定良辰吉日與太子一同祭天?!?/br> “太子?”太后目光閃了閃。 昌慶帝不由問道:“母后莫非也聽到了那些流言?” 太后緩緩點頭。 “正是因此,朕才讓太子隨朕一同祭天。朕不能讓一國儲君因為謠言被廢,不然此例一開,后患無窮?!?/br> 太后沉默良久,嘆道:“皇上這樣想固然不錯,可皇上是否想過,那萬一不是謠言呢?” 昌慶帝豁然而起,失聲道:“母后莫非知道什么?” “不,哀家知道的并不比皇上多。只是空xue來風必有因,謠言還是真相,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這就需要皇上好好辨別了?!?/br> 見昌慶帝沉默,太后淡淡道:“哀家只是覺得,華氏既然能作出謀害嫡皇子的事來,偷龍轉鳳的事未必做不出?!?/br> 第473章 祭天 “華氏當年有孕,是太醫們會診過的,整個孕期更是有詳細醫案留存,且后妃生產之時,有專司記錄的女官等候在門外。朕已經派人找到了當年女官,親自問詢過,她說當年是親眼看著太子被穩婆從產房抱出來的。如此情形之下,華氏還能做到偷龍轉鳳,如謠言所傳以沐恩伯之子替換太子,實在是難以想象?!辈龖c帝道。 如果這樣都能混淆皇室血脈,那每個帝王恐怕都將夜不能寐。 太后神色淡淡抿了一口茶:“皇上不為謠言所惑是好的,但凡事無絕對。前些日子皇上不是把后宮事物交給哀家打理嗎,近來哀家整理一番,發覺一件怪事。二十多年前華氏身邊的奴婢們到如今只剩下鄧安一人,甚至連當年替華氏請平安脈的太醫、接生的穩婆們,無一例外,在太子出生之后的幾年內全都陸續離世。尤其是替華氏孕期請脈的太醫,太子出生后不久就失足落水而亡?!?/br> 太后說著又喝了一口茶:“當然,無巧不成書,這些不足以說明什么,只是讓人難免多想罷了。說到這里,哀家還想起一件事,皇上可還記得那位華大姑娘?” “呃?”昌慶帝一臉茫然。 什么華大姑娘華小姑娘的,他現在一聽到姓華的就頭疼! 太后翹了翹嘴角,道:“就是華氏的侄女。當初迎娶先太子妃之前,太子與那位華大姑娘暗生了情愫,為了讓華大姑娘進宮,太子與貴妃鬧得連哀家都知道了。哀家甚至聽聞,華大姑娘已經珠胎暗結?!?/br> 昌慶帝張了張嘴:“這個事,朕并不知曉?!?/br> 太后笑了:“皇上日理萬機,這種宮闈私事如何會傳到你耳中?;噬现恢廊A大姑娘最后如何了?” 太后頓了頓,緩緩道:“投繯自盡了。當時哀家還在納悶,按著規矩,除了太子妃,東宮還設有正三品的太子良娣二人。華大姑娘入宮為良娣,并沒有辱沒身份,華氏為何寧肯任由嫡親的侄女懸梁自盡,也不同意她入宮呢?” “母后這是什么意思?”昌慶帝眼神一緊。 太后笑道:“哀家沒有什么意思,只是如今聽到這則謠言,若把謠言當真,忽然就對華氏當初的做法有了更合理的解釋?!?/br> 昌慶帝沉默。 太后不再多說,淡淡道:“無論如何,一國儲君乃重中之重,皇上多思多查,是不會錯的?!?/br> 昌慶帝有些走神,好一會兒才道:“嗯,朕明白了,多謝母后提點,朕去看看皇后?!?/br> 盯著昌慶帝離去的背影,太后翹了翹嘴角。 她才不管謠言是真是假,能讓皇上改立太子才是最要緊的。 別說現在嫡皇子很可能還活著,就算沒有嫡皇子,她也不許害了嫡皇子的女人所生的兒子登上那個位置! 比之宮內,天狗食日之后,民間的惶恐更是到達了頂點,太子非皇室血脈一說甚囂塵上。 平王府中,平王大笑:“真是天助我也,天狗食日來的太是時候了!” 至于大兇亡國之兆?呵呵,他怕什么,讓一個假太子繼承大統,不是亡國是什么? 可見老天還是開眼的! “什么,父皇說讓太子與他一同祭天祈福?”聽到屬下回報,平王怔了怔。 先是地動,后是天狗食日,父皇居然還要太子祭天? 難道父皇對謠言無動于衷? 平王一聲冷笑。 那他就看看等祭天再出了事,父皇是否還會無動于衷! 那個位子,就算他最終得不到,寧肯便宜其他兄弟,也不能便宜一個西貝貨! 欽天監那邊,很快就把祭天吉日選定出來,就定在七日之后。 日期選定如此匆忙,只有幾日工夫,太常寺上上下下忙了個人仰馬翻,大小官員在衙門里打起了地鋪,總算在祭天前一日把一切安排妥當。 “都安排好了?”太常寺卿再次問兩位副官。 兩位少卿皆稱是。 太常寺卿猶不放心,吩咐道:“再帶著人從頭到尾徹底檢查一遍,這次祭天非同尋常,不能有絲毫差池?!?/br> “是?!?/br> 很快便到了祭天之日,素齋數日的昌慶帝早早沐浴更衣,身穿袞服,頭戴旒冕,率領太子與文武百官前往天壇祭天。 京城百姓聞訊而來,里三層外三層圍繞在天壇之外,在御林軍維持秩序之下,老老實實候著。 祭天儀式莊重繁雜,昌慶帝立于高高的天壇之上,在玄清觀北冥真人主持之下開始祭天祈福。 祭天壇乃京城最高的建筑,無數百姓抬頭仰望,把他們的帝王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整個過程肅穆安靜,連跟著父母前來觀看天子祭天的幼童都被父母掩住口,不許發出聲音。 在這樣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昌慶帝心懷無比虔誠,順利完成了祭天每一個步驟。 而后,天子退下,太子登上祭天臺。 百姓不由議論紛紛。 “怎么天子祭天之后,還有人登上去了?” 有眼力好的踮腳眺望,一臉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