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
尊貴的成蟜被禁足半個月。 偏巧此時蒙驁打勝戰的消息又傳了回來,眾人將秦王對蒙云旗和姚木蘭的看重歸功于此。 夏日漸漸到了末聲,饑荒陰影不斷臨近,秦國與燕、楚兩國之間的邦交也變得緊張。 多事之秋即將到來,呂不韋一個奏請,驚得滿朝嘩然。 謝謝永夜寒沉的地雷,話說昨天試圖到辦公室碼字,熱的中暑寫了幾百字,回去睡了近一天……憂傷,就斷更之事向大家道歉。 第46章 046 戰無義,人 一個奏請, 能讓滿朝皆驚,也是有緣故的。 文信侯呂不韋竟提出,讓十二歲的甘羅代表秦國出使趙國。 這甘羅又是何人, 乃是秦武王時左丞相甘茂的孫子,先前在呂不韋府上做門客,后來入宮做秦王伴讀。 他的聰明伶俐無人質疑,但讓一個十二歲的孩童出使趙國, 朝中卿大夫紛紛以此事太過荒謬駁回。 姚木蘭得知此事時,心中同樣十分驚訝, 她是知道甘羅十二歲替秦國出使之事。 之前她還擔憂, 甘羅從呂府門客變成了伴讀,歷史會不會隨之改變, 沒想到甘羅還是要走上出使之路。 雖然目前眾卿大夫一致反對此事, 但姚木蘭相信,甘羅一定能說服眾人的。 他是明珠,注定要璀璨生輝,要求十分嚴苛的太傅成樾子對甘羅一向贊賞有加, 曾當眾說過他不但是辯才更是奇才。 當然, 姚木蘭不是僅憑臆測推斷出甘羅出使之事必成的,甘羅出使之事由呂不韋提出, 秦王首肯。 至于嬴政為什么敢用一個十二歲的黃毛小子,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 是他在與眾伴讀上課時,對甘羅才華已有所了解。 此外, 甘羅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張唐前往燕國為相,已經立過一功。 為了讓眾卿大夫心服口服,呂不韋將甘羅帶到議政殿中。 甘羅原本就是工于心計巧言善辯之人,在大殿上他面對眾多卿大夫質疑,毫無懼色侃侃而,最終順利得到了眾人肯定,替秦國出使趙國。 出使之事塵埃落定,對于這個少年有為的同窗,姚木蘭等人感慨之余,也紛紛對他進行恭賀。 甘羅年紀雖小,心中有大抱負,一心重振甘家門庭,接了出使重任后,用最快的時間做好準備之后,率領使團前往趙國邯鄲。 秦國派人出使趙國,對燕國和楚國來說,都算不上好消息,燕丹尤為惱怒,認定了秦國有背信棄義的企圖。 燕丹曾就此事拜見秦王,有意問出個究竟來,但被嬴政輕描淡寫的擋了回去。 燕秦聯盟搖搖欲墜,燕王得知燕丹在秦國自作主張,逼迫秦王立云珠公主為夫人后,畏懼秦王報復派人送來了大批糧草。 楚國作壁上觀,欲等秦國使臣出使趙國歸來后,再做決定。 甘羅以十二歲稚齡出使趙國,在六國好生揚了次名。若這是有報紙,他大約要霸占各國頭條了。 秋天來了,秦國派遣諜者在六國民間大肆購糧,同時又用金子和珍玩在蜀郡換糧。 除此之外,秦王還下令將蜀郡當年的貢品,從絲綢等紙品盡數改為糧食。 甘羅秋初時出發,回來時秦國已經下起了初雪。地冷天寒,饑荒席卷了大半個秦國,老百姓們饑寒交迫,缺衣少糧靠著草根樹皮為生。 咸陽城中百姓,尚有余糧充饑,城外百姓已有人賣兒鬻女。姚木蘭曾帶著衛士出城察看過災情,著實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甘羅回來了,帶回了從趙國帶來的糧草,同時也到了秦趙建交的好消息。 趙國為表誠心,主動獻出五座城池給秦國,壯大其河間等地,甘羅出使超過歸來,將五座城池的地域圖也拿了回來。 秦國不費一兵一卒拿到了五座城市,同時又得到趙國送來的糧草,楚國當即表明了態度,愿意借糧給秦國。 甘羅本次出使大獲全勝,秦王大悅,破格封甘羅為上卿,同時將其祖父甘茂的田地房宅賜還給他。 官拜上卿之后,甘羅也算出師了,不用再跟姚木蘭等人一起做伴讀,開始正式在朝中輔佐秦王。 秦趙兩國達成協定的同時,秦燕聯盟宣告破裂,秦王派人護送燕丹回燕國,同時出使燕國為相的張唐帶回秦國。 對于秦國撕毀協約之事,燕國非常憤怒,但除了譴責之外,也不敢對秦國動武。 只因趙國在與秦國簽訂了盟書,確保秦國不會出兵援助燕國之后,有恃無恐的派兵攻打燕國,一連打下了上谷等地三十座城池。 這場戰役,一直持續到秦王政四年,趙國在大獲全勝之后,瓜分了十一座城池給秦國。 燕國經過此役元氣大傷,對秦趙兩國敢怒不敢言,燕丹恨透了秦國,更恨半點少年情誼都不認的嬴政。 他原以為秦燕結盟之后,燕國能免除被趙國鐵騎踐踏,求得幾年安穩,讓百姓休養生息壯大國力。 然而秦國撕毀盟書,趙國猖狂進犯,讓燕國連失幾十城不說,燕王與他也在其它六國面前淪為笑柄。 最讓燕丹痛恨的,便是他恨不得與秦王刀劍相向一決雌雄,卻連向他挑戰的資格都沒有。 燕、趙、秦這三國之間的爛賬,姚木蘭除了嘆息之外,也不知該做什么評價。 戰國末年禮崩樂壞,撕毀盟約這種事兒幾乎是家常便飯了。各國之間勾心斗角,背后抽冷捅刀子的事兒都沒少干。 相比起盟約而言,利益勝過一切,倘若秦國不是遇到了大旱。對其來說,聯合燕國打擊趙國自然是上上策。 畢竟如今能與秦國爭天下,也就趙國和楚國有一戰之力,能趁機削弱趙國,對秦國百里無一害。 但秦國遭遇了饑荒,燕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