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他特地派人來教她跳舞,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姚木蘭只能認命了。 “樂顏見過貴人?!?/br> 在送親隊伍中,歌姬舞娘的地位都是十分低下的,即使樂顏經驗豐富,歌舞伎舞蹈排練皆由她負責。 但在面對貴女時,她依然要恭敬行禮,謹小慎微的對待。 “不必多禮,我不善歌舞,有勞樂顏娘子了?!?/br> 樂顏再此行禮之后,這才款款起身,微微抬眸,不敢輕易沖撞姚木蘭。 余光中窺見姚木蘭容貌時,她眼神中露出驚艷之色,瞬間明白為何當初楚王會特地將葉姬遣送邊境。 楚國多美人,楚王又好美色,樂顏在楚宮之中見過無數美人,卻無一人能與葉姬相比。 如此美貌,傾城禍國只在君王一念之間。 姚木蘭也在打量樂顏,她比她想象中要年輕一些,但聽綠蓬說,樂顏今年已經二十有七了。 在這個人均壽命不高的年代,這個年紀已經能稱得上大齡了。但從樂顏身段苗條,姿容清麗,除了眼角有些許細紋之外,并無多少歲月痕跡。 在宮廷中做舞娘非常辛苦,不僅要強顏歡笑供人娶樂,還要處處小心,以免得罪貴人。 樂顏能在楚國熬到現在,不但要有長袖善舞之能,運氣也是極好的。 想到此處,姚木蘭笑的更和善了:“樂顏娘子,依你看,我適合練什么舞蹈?!?/br> 楚國舞樂天下揚名,夷夏并存雅俗共賞,民間流行巫舞,百姓能歌善舞。 至于宮廷舞樂,廣泛引進各國樂曲和舞蹈,不斷融合演變之后,楚國舞女歌姬妝容服飾艷麗,伴樂奢華大氣,場面十分盛大。 樂顏最擅長編排大型舞蹈,但公子英特地吩咐了,讓她為葉姬量身編排幾場劍舞。 “貴人窈窕秀麗,身姿挺拔,不如練劍舞,回旋之間定能艷驚四座?!?/br> 劍舞?姚木蘭心里打了個激靈,公子英不會是想讓她行刺秦王吧,但秦楚乃是累世姻親,兩國邦交極好,斷無刺殺秦王的道理。 也許是她最近弦繃得太緊,產生被害妄想癥了,姚木蘭稍微理了下思路后問到:“能換別的表演么?” 樂顏略加思索之后,又道:“貴人若是愿意,可以學習彈琴或者吹奏排簫,想要學成怕是要辛苦一些?!?/br> “……” 姚木蘭沉默之后,微笑回到:“那便依樂顏娘子建議,我還是練習劍舞吧?!?/br> 不就是劍舞嘛,她就當有名正言順的理由練劍,就算楚國突然想不開,命令她行刺秦王——只要見到了嬴政,她聽他們瞎咧咧才怪! 不如跳舞,做陪媵不如跳舞,姚木蘭突然發現,她似乎非常擅長苦中作樂。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我有沒有很愛你、幻靜還有永夜寒沉的地雷! 嗷,一起翹首盼望木蘭和小正見面,喵喵喵! 第11章 011 華陽太后 秦楚聯姻之事,一經提出,在秦國政壇再次掀起波瀾,各方勢力暗自角逐,嬴政被推到風口浪尖處。 秦國新貴以及舊公族勢力,自然不滿楚國勢力繼續在秦國滋長,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力量,又極力促成聯姻之事。 聯姻之事,嬴政先于姚木蘭口中得知,接著楚國才送來了消息。 此事透著蹊蹺,嬴政多了一分心思,命諜人在楚國多方刺查,探究送親隊伍周折緣由。 這些日子秦國議政時,秦楚聯姻之事每次被提及,都會在議政殿中引起爭執,文信侯亦對此事諱莫如深。 顯而易見,除了楚系勢力之外,秦國其它勢力是不贊同秦楚聯姻的。 然而,楚系勢力在秦國盤根錯節,當今華陽太后亦有恩與先王。嬴政在議政之時常緘默不語,威壓之感一日重過一日。 文信侯呂不韋對此十分欣慰,在他心目中,與贏異人的交易是他此生最得意之事,但秦王嬴政卻是他最驕傲的作品。 他相信,假以時日,這個年輕沉穩又心藏熱血的君王,將帶領秦國做出不世功業。 呂不韋三字,將與秦王一起名垂青史,他的傳說將被后世歌頌。 從一介商人到一國丞相,呂不韋的野心,從不在華服美人以及眼前利益上,他要的是名揚天下震爍千古。 待眾朝臣散去之后,文信侯呂不韋未曾離開,嬴政微微頷首,與其移步后殿之中。 待嬴政上榻之后,文信侯這才緩步上榻,他挺身踞坐,神色淡然中透著一抹溫和。 隨著秦王不斷成長,呂不韋對其多了幾分尊重,愈發將他當做君王看待,而非一個需要他教誨的孩童。 寺人送來茶湯,還有鮮果小食,嬴政巍然而坐,眸光沉穩似水。 粗看之下,他的神態與呂不韋,竟有幾分相似之處。 只是一個人已黃昏,舉燭而亮,另一個昂揚俊秀,正是最肆意生長的年華。 “大王,秦楚聯姻之事,您如何看待?” 呂不韋手捧茶湯,恭敬發問,一雙歷經滄桑的眸子中,泛著睿智的光芒。 相比那些眼中只有利益的商人,呂不韋的眼光顯然更加深遠,他明知激流勇退最好,卻難舍這錦繡河山。 他想親眼看著秦王征戰天下,親眼見證秦國虎狼之師如何蕩平六國,執掌日月乾坤。 嬴政最近臉頰清瘦了一些,眼窩顯得愈發深邃,高鼻深目氣質凜然不可侵。 他眸光在茶湯上掠過,不緊不慢的回到:“依仲父之言,何如?” 秦楚聯姻之事,嬴政是最不會同意的,不僅為了避免楚系勢力不斷坐大,也為了他對姚氏的承諾。 一想到她快要到秦國了,嬴政的心中一片柔軟,萬千算計全化作了一池春水。 呂不韋察覺出,面前君王望著茶湯出神了一瞬,那一瞬他的氣質柔和了許多,但一瞬之后秦王又鎖住了情緒。 這才是一個君王應有的氣度,呂不韋對嬴政的表現十分滿意。 “大王,秦楚兩國乃累世姻親,秦國楚系力量以及楚國秦系力量,皆不可小覷。然,利弊有之,倘若王繼續任由楚系壯大,日后若是——” 呂不韋提到此處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