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還有江南的災害還沒徹底解決,哪哪都是錢啊。 皇后想了下道“不過我可以讓內務府用御花園的東西做原料,我們用的花粉也能省下一下?!?/br> 唐烈搖頭道“算了,杯水車薪,你跟了朕受了不少苦,如今貴為一國皇后還要四處替朕省銀子,朕也不忍心?!?/br> 皇后笑的甜蜜,“看你說的,何為夫妻一體?我要是不能替陛下分擔一些,哪里還配做這皇后?” 唐烈和自己老婆一起吃了飯,又去看了一下孩子們的功課,繼續去cao勞國事。 第40章 招降 這時候魯耀宗上折子要求各位大人歸還當初的份子,這一舉動雖然讓人詫異, 但是大家都知道皇帝一直在發愁銀子, 現在誰也不能明目張膽的說不退。 不過皇后也占了大頭呢, 等皇后知道,立馬帶頭退了份子, 后面大家陸陸續續也都退了。魯小胖面不改色道“本金目前還不了, 等資金充足了再還?!?/br> 大家能說什么,什么也不能說,好在也早就賺的盆滿缽滿, 現在更加不敢和新帝唱反調。唐烈因此對魯小胖更加滿意。只是魯小胖已經榮登魯扒皮的頭號寶座。 南楓在和魯小胖閑聊中說起隱田隱戶的事, 她身上還有幾千畝的土地隱著呢。 南楓道“由于前朝賦稅繁多且嚴苛, 才讓百姓不得不選擇做隱戶, 如今要是能釋放這些隱戶,朝廷的賦稅將得到很大提升。還有江南那里, 要盡快穩定局勢?!?/br> 魯小胖頓時上了心,馬上去找尚書商量, 經過一番策劃, 唐烈還是頒布法令釋放隱田隱戶,他首先下旨減免很多賦稅,并且說明十年內不變, 然后要求各地重新丈量土地,釋放隱田隱戶。 這一舉動觸犯了各地大地主和許多官吏的利益, 前朝的上層官員已經被唐烈清理的差不多了, 唐烈自己集團內還沒人有大量的隱田呢。即便有這想法的, 一見唐烈對這件事情的重視,也斷斷不會因此和唐烈對著來。 唐烈軍功起家,他并不愿意墨跡,首先定下江南之地,因為災害,大量肥田被荒蕪,現在就重新丈量土里,劃分給流民。 有不愿意配合的官員地主,被一起前去的將軍提刀就砍,幾十顆腦袋滾下來,余下的人再不敢有二話,這些將軍比土匪強盜還狠,根本不講道理,他們甚至官衙都不進去,直接去丈量土地,不管是不是有主的還是沒主的,量完就發布王令,開始給流民分田。 一時間怨聲四起,雪片般的折子飛往京城,唐烈也有反應,馬上把濫殺的將軍叫回來,再派一個新過去。 新的將軍更不講理,殺起人來比第一個都不手軟,反正他得到的命令就是可殺不聽話的官員地主,百姓不能動,那就殺唄。至于如何分辨,將軍也不管,反正我得到的命令就是丈量土地,誰敢攔著誰就該死! 幾番下來,僥幸活著的人才明白新帝的決心,要想聚眾反抗,鼓動手下佃戶圍著官衙要說法,讓幾個老叟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在官衙前面哭。 將軍直接用軍隊鎮壓著,然后有人出來大聲宣布朝廷的命令,讓老百姓都明白,不用繳納很多賦稅,朝廷分田地給你,以后不再是奴仆,有田有地,孩子還可以讀書光耀門楣。 想要田地的立即就可上前登記。這樣下來聚眾策劃者眼睜睜看著百姓們被朝廷拐跑了。你不愿意要田地,非要和朝廷作對,旁邊的刀斧手也不是擺著看的。然后再派幾個托出來引導一番。 將信將疑的百姓們出列登記拿了田地,然后發現一切是真的,喜的淚流滿面,余下的就爭先恐后了。 江南之地很快就重新煥發了生機,唐烈開始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實施,南楓早就派人回去解放了溫地主等人,說明朝廷的政策,讓他們放心,一切都是好的,不用再擔心苛捐雜稅。放出隱戶比托庇在自己身邊要強。又特意叮囑了云州知府。 溫地主等人并不想離開南楓,哪怕賦稅交的少了,頭上有個侍郎罩著,總比自己一個平頭百姓要強啊,但是鐵侍郎不想要他們了,幾個地主愁的幾天沒睡好,干脆想把自己賣身給南楓。 南楓有些啼笑皆非,后來還是趙望聲說道“你如今是朝廷命官,誰不想搭上關系,他們自然有他們的考量?!?/br> 南楓想了一下,和溫地主他們講,如果愿意就做自己的佃戶吧,不用賣身為奴,但是土地一定不能隱,該交的稅不要少交,也不能仗著自己的名頭欺壓百姓。畢竟溫地主等人也關照南楓好幾年了。 當初要不是他們,自己上京趕考和去北疆的費用哪里籌措?雖說是互為利用,到底還是有香火情的。溫地主等人喜得情不自禁,紛紛點頭,保證不給主家添麻煩!甚至主動去照看南楓父母的墳塋。 云州知府馬上就明白了朝廷的意思,讓書吏們一趟趟一遍遍的傳達下去,云州的過渡很是平穩。云州知府的政績也上交的非常漂亮,甚至有望下一屆能更進一步。云州知府很是慶幸早早搭上了南楓。不枉自己窩在云州這么多年。 有些地方就不順利了,他們糾結了大量土匪反抗朝廷政令。唐烈早就有所準備,把軍隊拉過去以剿匪為名,全部綁了砍了,用鐵血手段把政令維護下去,他不怕沒人做官,馬上就要開恩科,會有數不盡的學子來搏前程。 一地一地推行下去,很多迫不得已落草的流民打聽到朝廷并不清算百姓,只要沒有作jian犯科的大惡,回去都能分到田地。 于是大量流民回到家鄉田間,隆興朝真正開始顯出振興的氣象來。 朝廷恩科一開,讀書人如同飛蛾撲火,京城熱鬧的不比往昔差。 文思守在橫江邊,他不敢退,又不能進。退的話那些可以噴出響雷的可怕武器肯定會過河,到時候自己就難保了。進的話也不敢進。 他試圖和唐烈劃橫江而治,唐烈把他的書信貼了出來。 那些進京的書生等人紛紛譴責文思狼子野心,試圖分裂國土。是為國賊,要新帝發兵趕緊滅了他。 唐烈目前也不能渡河,文思把橫江看的牢牢的,唐烈也怕他最后狗急跳墻,引來關外之人,那百姓就遭殃了。再說文思手里的兵也多,唐烈的兵目前鋪的太開,無法和文思相抗,他一直用火炮震懾著文思。所以一直是對峙著。 他想拿下丁昌東,丁昌東手里有兵,有了他的兵,對付文思就更有把握了,唐烈派出說客,許諾只要丁昌東愿意歸順,絕對既往不咎。自己一言九鼎,不像文思說的不算數。 那說客還帶去了炸藥和地雷,當即試驗給丁昌東看,“將軍,陛下誠意滿滿,如果用這些對付將軍,試問將軍你能否抵擋,陛下仁慈,不忍見到曾經的同袍刀劍相向,還請將軍三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