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
愿,順便帶向晚置辦些衣料首飾,楊氏自然行了方便。 向晚幾個月沒出門,也心情大好,古往今來,哪個女人都愛逛街。 母女倆打普濟寺回來就直奔御街,上京有名的金店和布莊大部分都在此處。 謝氏替向晚選了一套十八件的藍寶石的頭面,向晚自己又挑了一套十二件的水晶頭面,店主人看客人出手闊綽,又送了個潔白無瑕的白玉的華勝。這一趟下來,又花費了三千兩銀子,向晚和謝氏倒沒覺得如何,跟著伺候的珠兒付賬的時候心疼的直抽氣。 一行人走到金店樓下,正是午時,該用膳了。對面就有一家酒樓,謝氏做主今天就在那吃了。 剛走到酒樓門口,就從旁邊的巷子里跑出來兩個七八歲的孩子,兩個人一前一后追趕著,前頭的孩子邊跑邊回頭,一不留神就撞到了向晚身上,兩人都摔了個仰倒。九兒趕緊上前扶起自家小姐,撿起掉在地上的圍帽,替她重新帶好,再看那兩個孩子,早跑沒了影。 向晚摸向腰間,不禁苦笑,這出門就遇賊的梗也讓自己趕上了,就是不知道那件只白玉兔會被當到哪處,那可是有來歷的物件,不好流落出去。 舉目四望,哪還能找到剛才的小賊,但愿日后不要惹出是非。 酒樓二樓的一間雅間里,臨窗而坐的陸郎將正要夾菜,忽然瞥見樓下兩個小賊撞人行竊的一幕。這兩個小賊是慣犯了,上次還栽在他的手上,看來最近又皮癢了,不過眼下飲宴要緊,事后再去捉人也不遲。 酒過三巡,陸郎將辦得了上頭的差使,才靈光一現想起來剛才被撞掉圍帽的女子是誰,口中喃喃說道:“原來是她?!?/br> 向晚失了東西,下午逛布莊時興致就不高,只挑了一些緞面和眼下時興的月華錦就回了府。 其實她自己也知道,東西恐怕是找不回來了,可是次日一早,二門上卻有人來報,京兆府尹王家派人把俞府二小姐昨天遺失的荷包送回來了,里面躺著的正是那只寸余的白玉兔擺件。 門上的人不知前因后果,向晚也沒問出個所以然來,只是這王家,不就是杜府大公子夫人王氏的娘家嗎,這件事到底如何,日后慢慢再看吧,總有分明的一天。 珠兒看白玉兔失而復得,馬上找個木盒子把它裝了起來,再不準向晚往外帶,向晚哭笑不得,她當天帶著它出去,也是因為兔子的尾巴略有磨損,想找家玉器行稍微打磨下。 謝氏當然不會注意這些細枝末節,她還有一大堆事要忙,恨不能一個人變做兩個用。 向晚平時懶散慣了,卻也知道,這些細物自己不跟著掌眼,將來管起來更羅亂。 到了七月,柳姨娘懷胎十月,終于生產了,俞府從此新添了一位三小姐,向晚又多了一個meimei。楊氏卻是比她的生母柳氏更高興。 向晚把自己小時候的金鎖片給meimei添盆,珠兒免不了又是一陣嘮叨,向晚習慣了這個小管家婆的精細,也暗地里反思,難道自己真的太大手大腳了嗎? 九兒這次一反常態站到了珠兒的陣營,她說,咱們小姐恐怕是天底下最大方的主子了,跟著小姐既高興,又發愁,高興的是自己能拿到豐厚的賞錢;愁的是,萬一哪天小姐送光了家產,豈不是賣了這些丫鬟抵債? 向晚翻了個白眼,既然如此,下個月的月例減半,伙食下調,剩下來的銀子就留給九兒和珠兒看管,想來她們就是餓著肚子數銀子也是高興的。 九兒珠兒覺得,自己是不是說錯了什么。囧 . 第21章 第21章 向晚的笄禮就在八月初五,jiejie向晴還特意從永川趕了回來,一是為了做向晚的贊者,二來是為向晚添妝。 因婚期將近,向晚的笄禮算不上隆重。其中主賓請的是向晴的婆婆郭夫人,笄者是舅母周氏,另有相熟的幾家夫人同做了贊者。向晚鮮少出門,手帕交就不多,只請了平時往來頻繁的幾位閨中密友來觀禮。向晴停留了不過兩日就回了永川,丈夫任上事多,她還得回去理家,就不能留下來送嫁了。 謝氏在笄禮后第三天就把名下的產業辦了過戶,這事還是托給了范福桂去辦的。 說來奇怪,自打向晴出嫁,范福桂就把代管著的向晴的那些產業通通交還了出去,向晴雖然覺得可惜,但是因他如今早是良籍,也不好留難。 向晚母女不便出門,范福桂倒是沒立刻卸任,只等向晚出門也打算交割出去。 向晚感念范叔這些年的辛苦,就包了三萬兩銀票的紅封,讓九兒出府時送了過去,卻被原封不動的退了回來。 謝氏卻說,不要就不要吧,當初范氏定是一早就封賞過的。 這事撂下不提,離八月二十五只有二十多天了,雖然沒有什么大事需要安排和采買,還有一些瑣事需要完成。 這頭一件就是向晚的陪房。 她屋里的丫鬟如今是6人,另有外頭的灑掃小丫頭兩個,向晚決定帶了屋里的6人出門。 九兒做管事大丫鬟,總領著她屋里的差事,也負責管理下面的小丫鬟。 珠兒精細,也最忠心,負責管她的首飾金銀和賬目。 紫兒管她的衣服和床簾布幔等一應布品。 月兒管著湯茶點心,和一屋子人的吃食,另派了蕊兒給她,兩個人好輪流去領飯。 葉兒暫時負責屋里的器皿擺設和室內灑掃,等將來再配兩個粗使丫頭給她使喚。 李全家的已經商量過了,是愿意跟著她走的,到時候做她屋里的管事mama,連著她一家子都帶著。 剩下的一家陪房,謝氏替她選了一家叫做孟善的,從前在賬房干過,后來楊氏來了被擠兌下來,如今在外院門上當差。 楊氏看了謝氏羅列的名單,賣身契給的倒也痛快,還順便把填箱禮讓她給向晚帶了回來。 定好了人事分工,接下來要準備的就是向晚的陪嫁單子。 按著謝氏的意思,定要做得飽滿又好看,能填寫上的就都填上,也好給女兒壯壯聲勢,將來在婆家也能硬氣些。 向晚卻不以為然,萬一徐氏是個不好相與的,她還得中途跑路呢,哪能把全部身家都帶過去,于是私下里以俞老爺不知道范氏留下了產業為由,說不能寫那么多,咱們里子足,何必在意那面上功夫,謝氏只好讓步,這兩天就斟酌著怎么下筆,幸好這嫁妝單子要等鋪床當天才帶過去。 向晚知道這些年謝氏為自己攢下了不少家底,從前卻沒仔細盤整過。 如今快要出門,免不了要逐一過眼,饒是她有了心理準備,也不禁被駭了一跳。 這些家資和jiejie向晴雖然不能比,但在上京的庶女中,絕對是掐了尖了。 為了方便統計,向晚照例是邊看邊謄寫下來。 陪嫁產業有: 1、上京如意巷二進宅子一處,每年租息1500兩; 2、潞州武圣街三進宅子一處,每年租息2000兩; 3、上京如意巷雙層酒樓一處,每年租息2500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