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9
,你們要是做壞了怎么處理,那個工匠竟然回答他,把做壞了的扔到廢品箱子里在做下一個。 他剛剛還開玩笑說難道不扣錢嗎,那人理所當然的說,這都是小事扣什么錢。 簡單的對話說明這里并沒有追責制度。 這般想著其實這里的事情很嚴重,如果打造過程隨意不認真負責,那么質量上怎么會有保障呢。 現在看來訓練場上的火銃士兵,訓練時槍膛炸了跟這質量有很大關系。 王公公因為擔心這孫保財看出什么,所以一直一路緊跟著。 聽他這會問的話笑著回道:“火銃每年的制作數量為一千支?!?/br> 孫保財聞言點頭笑笑表示知道了,也沒說什么看著王公公笑道:“我先回去了,明天再來?!?/br> 王公公聽明天還要來只能干笑,一路把孫保財送出去,臉上的笑容才收了起來。 皺著眉頭眼里陰沉,不確定孫保財到底是何意,想著還是跟王爺稟報下為好。 孫保財從工部出來眼里若有所思,上馬后直接回了都察院。 回到辦公室后,坐在椅子上想這事怎么辦,現在事情明擺著兵仗局在制作火銃上偷工減料了。 這東西就是以點窺面的事,能在火銃上偷工減料,其它兵器制作上能沒這情況,人的貪婪可是沒有止境的。 這事要是往深了查,說不上牽扯出誰來呢。 當做不知道的話也不現實,火銃質量不改進三個月后怎么辦。 而且皇上明顯聽出他話里的深意,還特意下旨讓他去兵仗局觀看,要是裝糊涂豈不是欺君。 所以還得管,就是得想想怎么管,他出面沒啥大用,自己危險不說最后就算查出來了,估計也牽扯不出重要人物,頂多是把幾個替死鬼辦了。 這樣的話他和家人就危險了,愁。 想了會最后決定還是把問題丟給皇上吧,怎么查想查出多少他老人家說了算。 他只需要把他看到的,給皇上進行回稟即可。 做好決定后心情放松了些,開始研墨寫奏折,字里行間只是如實稟報在兵仗局看到的,和建議改進的地方。 至于猜測那些自然不能寫在奏折里,反正如果皇上愿意追究,自然能看到里面的深意,要是不想追究啥的,以后也跟他沒關系。 寫好后等墨跡干了才合上,放入懷中親自騎馬送到大內乾清門,交內奏事處。 這樣能直達御前,大景朝三品及以上的官員上朝時直接呈上奏折。 像他這樣遞交奏折都是京官三品以下的,如果不用這樣的方式,只能等到大朝會時遞了。 奏折上交后感覺一身輕松,看快到下衙時間了,直接回了家。 皇上和太子在御書房剛說完孫保財,沒想到德公公送來了孫保財上的奏折。 景齊皇帝也沒想到孫保財今天會上奏折,上午剛吩咐完他事情,不到晚上就上了奏折,遇到辦事這么效率的臣子有些不適應,心里起了好奇看看他能寫些什么。 太子在一旁想著剛剛和父皇的談話,他沒想到孫保財能說出那番參悟人生的話語。 這話更像是一位年邁智者說出來的,但想著孫保財行事的與眾不同,有這感悟也是有可能的。 抬頭看父皇面色嚴肅,不由納悶孫保財在奏折里寫了什么。 景齊皇上把奏折往前推了推,示意太子看看。 太子拿過奏折看完后,面色也變的嚴肅,沒想到孫保財去了一趟兵仗局,竟然發現了這么嚴重問題。 奏折上寫了工匠師傅制作出來的火銃部件,薄厚不均有輕有重制作粗糙。 詢問得知兵仗局沒有追責制度,沒有質檢人員,做出來的火銃不管好賴,直接發到火銃軍隊的士兵手中。 所以火銃炸膛的事才會時有發生,火銃的射程、威力、比不上弓箭,也跟制作的火銃質量有很大關系。 說了一些事件的嚴重性后,最后說要想改變現有火銃軍隊的問題,第一步要先把火銃的質量提升上來才行。 這些是表面的東西,這奏折里的深意是什么,他和父皇自然能看出來。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工匠們偷工減料?還是每年撥給兵仗局制造火銃的銀子被貪墨了。 今天孫保財看的是火銃,那么其他兵器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情況。 想到大景朝的士兵,拿的都是被偷工減料過的武器,要是在戰場上士兵拿著這樣的武器跟敵人廝殺,能發揮幾分實力。 那時會不會節節敗退傷亡慘重,想到這樣的可能父子倆眼里都透出一絲怒意。 孫保財是怎么都不會想到,現任君主和未來儲君比他想的更長遠,他想到的是眼前的事,那兩位已經想到亡國了。 所謂天子一怒血流成河,這話一點不假,第二天的朝會上,皇上直接下旨命令太子領人徹查工部兵仗局,兵仗局所有人員先全部關押,什么時候查清楚什么時候放人。 朝堂上的官員似乎能聞到一絲血腥味。 下朝太子直接帶人去了兵仗局,沒給里面的人任何時間想對策。 其實昨天這些人父皇就已經派人監視了,不巧的是正好讓皇上的人,撞見兵仗局的掌事太監王公公,跟賢王的人有聯系。 太子眼底泛起冷芒,這次是你自己送上門的,誰也救不了你了。 皇上的一番作為讓跟兵仗局事件有關的官員惶恐不安。 跟這事沒關系的官員都在靜待結果。 但無疑這事又把孫保財推到風口浪尖上,大家心里明白肯定跟他有關,不然怎么孫保財去了一趟兵仗局,皇上就開始徹查兵仗局了呢。 大家都很納悶這人究竟是個什么屬性,怎么跟個瘟神似的,倒霉的人都是成片的! 那些恨不得弄死孫保財的,礙于現在是非常時期也不敢輕舉妄動,心里都發狠這事過了,第一個先派人把孫保財給暗殺了。 第143章 晉江首發 孫保財早上到都察院上衙后就沒出去, 一直在辦公室里寫火銃軍隊怎么改進的章程。 因為要查一些資料卷宗,所以進度比較緩慢… 對于今個早朝上發生的事, 他自然是不清楚的。 后來他之所以知道, 還是屬下監察御史蕭放來告訴他的。 他聽后心里都詫異,沒想到皇上動作這么快, 昨個快下衙他才遞上的折子, 今天早朝就下令徹查了。 他還以為這程序怎么也得走幾天,調差一番啥的, 才會決定怎么辦。 蕭放看著大人擔憂道:“大人現在大家都說這事跟你有關,你還是小心些吧?!?/br> 他家大人厲害, 現在京城官場上的官員, 估計都想繞著他走。 不聲不響的總能弄出大動靜, 而且根本沒有預兆讓人無從防范。 最主要的是他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