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
著兒子一笑,讓這小家伙自己呆會也沒事。 孫保財聞言搖頭笑道:“不用,你在屋哄孩子吧,我自己能行?!?/br> 說完又逗了會兒子,才拿著漿糊對聯出去貼。 邵安騎馬過來,遠遠就看到孫師爺家門前有人,近前一看竟是孫師爺。 從馬上下來牽著馬過去,笑著跟孫師爺問好,注意到門上的對聯,笑容一僵這字好一般。 他是邵府的家生子,雖然是下人,但看過的好字太多,孫師爺家門上這字能比他強點。 不過能貼在孫師爺家門上的,估計不是他寫的,就是家里人寫的,所以盡量讓面上含糊過去。 當然也沒昧著心夸獎這字好看,而是直接把來意說了。 孫保財剛貼完對聯,看邵安騎馬過來,知道應該是邵明修找他。 聽邵明修讓他明天去趟衙門,點頭表示知道了,讓邵安進屋喝些熱水,給他拿了些山貨才讓他走。 回屋后把明天要去縣衙的事說了,錢七聞言笑道:“正好明天去鹵味鋪子買些豬蹄,有想吃的鹵味你看著買點?!辟I這個也就是過年時湊個菜。 孫保財聞言笑著應了,看錢七沒有其它東西要買了,才去把小家伙抱起來,在屋里來回走動,讓他看看方寸之外的東西… 學堂在小年前一天放長假,到時呂秀才夫婦會回東石縣城過年,一直到正月十六學堂開課才會回來。 夫妻二人因長期吃村里人送的魚,呂秀才尋思除了字能拿得出手外,也沒有別的可以回饋村民。 所以跟學生們說,可以給他們每家寫一副對聯。 結果這事被村長知道了,跟他商量能不能來的村民,都給寫一副對聯,還表示紅紙啥的他拿。 呂秀才聽了哪能拒絕,于是今個休沐日寫了一小天對聯,雖然寫的手臂微酸,但看到村民臉上的笑容,心里竟有一絲小滿足,貌似他越來越能融入到紅棗村了。 大家在呂秀才處求來的對聯,回家就打漿糊,把對聯貼到了大門外。 張氏自然也不例外,喜滋滋的把拿回的對聯貼到大門外。 因對聯不讓代領,張氏看著婆婆笑道:“娘,你也去學堂領一副對聯吧?!?/br> 劉氏看門上的對聯覺的是好看,聽了老大媳婦的話笑道:“不去湊這個熱鬧了,老三說要自己寫?!?/br> 張氏聽了也沒在勸說,只不過在心里嘀咕,老三的字怎么跟呂秀才比。 雖然大家都不識字,但字好不好看他們還是能看出來的。 劉氏和老頭子從老大家出來,一路上看村里家家門上都貼了對聯,這感覺一下子就有年味兒了。 看自家門前也貼了對聯,和老頭子還在門口看了會,雖然他們不識字,但不論怎么看這門上的對聯,咋就不如老大家的好看呢。 劉氏把這話對著老頭子說了,問他有沒有同感。 孫老爹聞言點頭道:“我看著也沒有老大老二家門上的字好看,不過這也沒什么,這字肯定是三娃子寫的,比不過人家呂秀才也正常?!?/br> 三娃子沒上過私塾,現在能識字還能寫對聯,在他看來已經很了不得了。 劉氏聽了覺的有道理,呂秀才可是秀才,她家三娃子雖說現在是員外郎了,那也是屬于啥半路出家,自然比不得人家自幼讀書的人。 這般想著兩人也不在門前議論,進了門后讓老頭子先回屋,她先去看看孫子。 進屋看老三兩口子在哄孩子,連忙過去抱了會小孫子,不時跟老三兩口子說些閑話,還笑著把對聯的事說了。 孫保財聞言眉頭一挑,和錢七對視了一眼,找了個借口出去。 出門都沒往遠了去,走了幾家看人家門上的對聯,這字寫的俊秀端莊,能看出呂秀才在字上,下了很大功夫,是比他的寫的好看多了。 不過既然貼上了,就沒有揭下來的道理,所以回去跟老婆自嘲,咱家的對聯估計是村里字最不好看的一副了。 錢七聞言一笑安慰道:“你可以這么想,別人家的是求人寫的,咱家的是你自己動筆寫的,意義不一樣?!?/br> 說完要是不笑,會顯的有誠意些。 孫保財瞇眼輕聲道了句:“你等晚上的?!?/br> 翌日孫保財吃過早飯,幫著收拾完才趕著騾車往縣城走。 到了縣城先去了鹵味鋪子,一共挑了十只豬蹄買了些鴨貨。 讓店家把豬蹄拿出兩個單獨包好,付了錢拿著包好的鹵味出來,趕著騾車往衙門的方向去。 到了縣衙把騾車拴好,拿著包好的兩個豬蹄進去,聽邵明修在前堂忙,索性到書房把豬蹄放到桌上坐著等他。 心里也在琢磨,不知這地在哪,最好還是別太遠,這樣他還能時常去看看。 嗯,最好是自帶佃戶,要不他還得找佃戶租地啥的比較麻煩。 至于自己種暫時還不行,自己種地要有長工啥的,還要自己預備種子,這些都要不少開銷,以他手上這點錢夠是夠,用在這上面手頭會很緊。 以后他還是傾向于佃出去省心,當然前提是佃戶不?;^挑事。 邵明修忙完政務回到書房,見孫保財在悠閑的喝茶,不由白了他一眼才回座。 他這一天忙的不到天黑回不了后院,他的師爺倒好,清閑不說不請都不來。 看到桌上放著東西,用手指挑開竟然是兩個豬蹄,不用猜也就孫保財能干出這事。 很好,求人辦事給人謝禮都這么別具一格。 孫保財厚著臉皮,把這枚白眼笑納了。 看著邵明修笑道:“大人百忙之中還得忙我的事,辛苦辛苦,嗯,特意買兩個豬蹄給你補補?!?/br> 知道邵明修現在事多壓力大,開個玩笑給他減減壓。 邵明修看孫保財這樣,不由調侃了幾句,兩人說笑了會才說正題。 邵明修把地契和房契拿出來道:“這是我母親手里,離你們家最近的一處莊子,在瓷安縣境內一千畝全部是旱地,莊子占地面積倒是挺大,因是在離山腳下離著廣安寺近,當初蓋莊子花了不少心思,你要是有空可以去看看,莊子里光主人家住的院子就有三處,這是房地契你看看行不行?!?/br> 為了這事他還真沒少跟他娘費心思,瓷安縣離東石縣也就一日路程,也就這處莊子合適。 雖然旱田沒有水田值錢,但那邊的宅院倒是能彌補些,總體來算孫保財不虧。 孫保財聽是在離山腳下,那地方他去過,還給廣安寺高僧送過西瓜。 嗯,他和錢七還是在那邊圓的房,第一次在那見到的柳塵玉,這般想著當即說可以。 至于都是旱田這個無所謂,當初他既然說的是什么地都行,心里有準備換到的都是旱地,這會白撿了一處莊子也不錯。 那邊景點多,到時候帶著家人去度個假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