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
做了就等著虧本吧?!?/br> 這話可不是嚇唬柳塵玉的,畢竟現代物流快遞這些東西,只有他和錢七才能詮釋清楚。 單單靠著兩張紙,怎么可能理解這里的精髓。 柳塵玉聞言挑眉一笑,不在跟孫保財抬杠,開始認真看起了手上這兩張紙。 看過后壓制住眼底的笑意,深深呼出一口氣,這東西好像真行! 想到自家的情況,如果這東西要是拿回去,成不成還真不一定。 就算成了孫保財那兩成干股,估計家里人是不會給的。 畢竟這東西,他們更傾向于壟斷,就算要給干股,也是給那些權貴之人,給孫保財在他們眼里簡直是浪費。 估計到時會跟孫保財談,用錢一次性買了。 想罷看著孫保財把這番話說了。 兩人既然是朋友,自然不會對他欺瞞。 孫保財聽后一笑,看著柳塵玉笑道:“你就沒想過自己弄啊?!?/br> 這事他要找的合作對象是柳塵玉,而不是柳家。 大家族扯皮的事多,他不喜歡跟他們打交道。 柳塵玉聞言陷入沉思,祖父雖然屬意他將來接掌家主的位置。 但家里的叔叔們,一直不贊同這事。 說他所做的一切,全是家族里的產業,對于他的能力一直很質疑。 在加上還有他那些堂兄弟比著,他的處境其實不是很好。 祖父把他放在這,何嘗不是想讓他鍛煉幾年… 要是他把這件事做成了,到時誰還敢說三道四,就算最后不能接掌柳家又如何。 想到這里看著孫保財笑道:“好,這事我應下了,我先籌集下銀子,到時我去找你咱們簽契約?!?/br> 這筆錢必須是他自己的才行,所以他要給母親去信,嗯,要錢! 用母親的嫁妝銀子,就是為了和柳家撇清楚。 孫保財聽后笑著點頭,又說了會話才起身告辭。 翌日一早,孫保財趕著騾車接了呂秀才,兩人一起往紅棗村去。 一路上兩人閑聊,倒也讓孫保財知道,呂秀才為何提出,先收一半的束修銀子了,心中對呂秀才更是滿意。 到了紅棗村剛進村,就看到工匠師傅們在干活,笑著跟他們打過招呼,沒有理會呂秀才疑惑的樣子。 把騾車直接趕到田村長家,帶著呂秀才進去,找到村長給他們做了介紹。 田村長沒想到,昨個剛跟孫保財說完,今個就把人領來了。 跟呂秀才聊了會,對此人非常滿意,對于他提出要先收一半銀子也一口答應。 還表示一會簽了契約,就可以先把銀子給他。 讓來福去找了村委會幾人,大家互相認識下,簽契約前田村長詢問呂秀才這契約怎么簽。 他當然希望呂秀才,能長期留在這里當夫子。 但看呂秀才還年輕,心想估計還會去參考鄉試。 呂梁聞言想了下道:“契約中可否約定,鄉試如果我有意參考,鄉試期間留出一月算我休沐,如若中舉契約自行廢除?!?/br> 田村長聽后自然同意,看呂秀才沒有其他要求了,讓來福寫契約。 寫完拿給呂秀才看過,雙方沒有意見在契約書上簽字。 孫保財給雙方介紹完后,就在一旁喝茶,這是村里的事,村長和村委會出面即可,他等著一會把呂秀才送回去。 田村長把契約和剛剛說好的銀子,一并給了呂秀才。 看著他笑道:“要不要去看下村里的學堂,還有將來的住處,如有不滿意之處跟我說,我讓人在收拾下?!?/br> 呂秀才聽了點頭應好,既然來了自然要看看才是。 他來這里當夫子的事,還沒有跟他娘子說,今天回去他會直接去岳家,把五兩銀子給他們送去,到時在跟他娘子說這事。 他現在心里已經肯定,這是個跟別處不一樣的村子,簡單接觸下來處處透出不同。 因他守孝時間長,跟以前的同窗基本都斷了聯系,所以消息有些閉塞,并不知道紅棗村的事。 孫保財看村長領著呂秀才去學堂,表示他在這里等著,其他人都跟著去了,只有錢六留下來陪著說話。 第90章 晉江首發 孫保財跟錢六有一搭無一搭說著話。 看錢六有些心不在焉, 納悶道:“六哥有心事?!?/br> 錢六聞言皺眉點了下頭,又搖了搖頭。 他娘子當初生產時傷了身子, 這兩年一直在吃藥也沒見好。 他本來也不急, 反正他們年歲還輕,養幾年在要孩子也不晚, 而且已經有閨女了, 大夫也說還要在養養。 他想的開,但他娘子想不開, 整日愁眉苦臉的,弄的他這個難受。 本來他挺喜歡跟他娘子呆著的, 現在回去看她都沒個笑模樣, 弄的他都不想在屋里呆著。 但這事不好跟孫保財說, 索性岔開話題說起別的。 孫保財看錢六這樣,估計是家事也不好多問。 想著回去跟錢七說說,到時讓她探探口風。 呂梁進村就發現這村里的路, 既寬闊又平整,比他住的那路況都好。 一路遇到的村里人, 也都笑著跟村長等人打招呼。 看的出村長和跟著他的這幾人,在村民心中很有威望。 學堂蓋的是正房,看窗戶有三間大小, 進到里面看案幾已經擺好,在夫子的案上放了好些書籍,走過去看都是啟蒙用三百千等書。 田村長笑著解釋道:“這些書是從臨安府買回來的,等學堂正式開課那天, 好發給來上課的娃娃們?!?/br> “還買了筆墨紙硯等,都在里間放著呢,這些如果有娃娃要買,到時還得麻煩你收下錢?!?/br> 把學堂的規矩,詳細跟呂秀才說了一遍。 呂秀才聽了這個新奇,村里的孩子來學堂讀書不要束修,還免費發放啟蒙書籍。 筆墨紙硯雖然要購買,但這價格可是比書鋪里便宜多了。 壓下心里不斷涌上來的疑問,這個村子究竟如何,等他來了就知道了。 住的地方在學堂的后面,是個獨立的小院,正房兩間還有塊菜地,看著這塊菜地,想象以后要過的田園生活,心中竟隱隱有些期待。 田村長看呂秀才沒提任何要求,眼底全是笑意道:“村里六到十歲的男娃娃有三十二個,這些孩子都要來學堂啟蒙…” 隨著其他還小的娃娃逐漸長大,可以想象這個學堂,以后的學生會越來越多。 到時他一個夫子就不夠了,畢竟那時就要分班教授。 總不能這要考秀才的,還跟剛來啟蒙的一起讀書吧。 他一個人帶不同班的學生,那就真的把孩子耽誤了,到時哪個階段的也教不好。 把這想法跟田村長說了,看田村長說以后會想辦法解決,也不在多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