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
修很簡單,只要拿出完整的方案,并且具有可行性,這事就成了一半,另一半就看具體怎么實施了。 邵明修疑惑的看了眼孫保財,計劃書就是眼前這幾張紙嗎。 帶著疑惑開始看起,當看完后不由笑了。 孫保財真是個人才呀,紅棗村要是按照這上面寫的發展。 三到五年后就會變成,家家吃穿不愁,孩子們都能去私塾讀書識字,道路寬敞整潔村里富裕。 重點是孩子們上私塾是不花錢的,這筆錢全部由村里出。 村里為何會有這筆錢,就是重點了。 這計劃書里寫到,紅棗村能變成以后的樣子,前提是,他要把紅棗村現在還有的,五十畝左右的荒地,批復給紅棗村,作為村里的集體用地。 這里還寫了兩種可行性,一是如果合乎規矩,申請直接批復。 二是如果衙門沒有權利這般做,紅棗村能否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來購買這些荒地,還具體寫了分期付款的意思,幾年還清,一年還多少! 這個集體用地批復后,會加入今年的旱地改水田計劃。 這樣一來,紅棗村相當于多了五十畝水田。 這五十畝水田,佃給村里的窮困人家,到時收上來的租子,用來建設村里,修路蓋私塾和私塾以后的支出。 這樣一來村里的孩子們,都能去私塾念書了。 而村子里地少的窮困人家,也有地種了,這樣也能多一份收入,慢慢的這些窮苦人家,自然就脫貧了。 不過這事細琢磨,總覺的不太對呢。 又把計劃書看了一遍,才笑道:“你小子在算計我呢?!?/br> 這事能實行的前提,就是他要批復那塊荒地,成為紅棗村的集體用地,然后在改成水田,這小子就是明擺著占便宜。 這便宜還不能不讓他們村占,這份計劃書里寫的,太有誘惑力了。 一村如此一縣呢,這般想來他都忍不住激動起來。 孫保財聞言,無辜的看著邵明修,表示自己沒有算計他,這怎么是算計呢,明明就是多贏的局面嗎。 邵明修看孫保財跟他裝無辜,沒搭理他,繼續想著這事的原委。 把這里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列了出來,讓孫保財給他個明確答復。 孫保財看邵明修問的問題,心下確實佩服他,竟然能在他這么詳細的計劃書里,還能挑出骨頭來。 對于邵明修這般嚴謹的態度,他真的挺欣賞。 想了下道:“這五十畝集體用地的管理,可以采取監督制,讓全村去監督這地里出產銀子的去向,讓村長每用一筆錢,都要開會通知,并且記錄在案,如果發現貪墨的現象,村民可以告發,到時可以罷免村長,這樣的話能起到警示作用?!?/br> “還可以成立村委會,挑一些公正廉明責任心強的村里人,一起監督這樣會更好?!?/br> 說完又把村委會是個什么樣,詳細的說了一遍。 邵明修聽后覺的還行,到時可以把孫保財提出的建議,在細化一下。 孫保財提出的村委會,跟家族里由族長和長輩共同決策很類似。 只不過孫保財沒說,必須由德高望重的長輩擔任,公正廉明責任心強,也可以是年輕人啊。 這般想完兩人又商量了會,制定出了章程,做完這些才對著孫保財道:“我中午約了一些鄉紳吃飯,你也來吧,看看這幫人,能出多少銀子,明天我會派人去紅棗村找你,你帶著這些人實地看看,讓他們測算出改造水田的成本和時間?!?/br> 這個事要盡快準備好,等到秋收過后開工,務必在冷前完工,這樣才不耽擱,明年稻田養魚的事。 孫保財聽后,看著邵明修搖頭道:“跟那些鄉紳吃飯,我就不去了?!?/br> 如果他去了,后續的事肯定多,畢竟知縣大人身邊多了個人,還跟他們吃飯談事。 那些人慣會鉆空子,事后肯定會把他調查個徹底,然后想法子拉攏他,到時他可就沒法清靜了,所以這事他不想參與。 邵明修稍微一想就知為何,也不為難他,能有一位這樣不為名利,純正的朋友,是他的幸運。 等孫保財走后,邵明修才整理思緒,開始寫折子。 向皇上闡述下,他要在紅棗村做的事,能不能成另說,但是先跟皇上匯報下,省的有人拿這事挑事端。 他現在得罪多少人得罪誰,他都不知道,為今之計只能事事謹慎些。 孫保財出來找到村長,兩人在縣城里買了些東西,才往回走。 錢七同葛望媳婦到了大石鄉,兩人沒去集市,而是去了大石鄉唯一的醫館。 進去后看沒什么人,直接找到坐堂大夫。 葛望媳婦忐忑的說了癥狀。 坐堂大夫示意她坐下,開始給她診脈。 錢七看大夫皺眉久久不說話,心不自覺也提了起來,這不會真有什么事吧。 坐堂大夫皺眉道:“你這是滑脈已經兩月有余,但你這身體過度勞累,現在胎位已經不穩,我先給你開些安胎藥,今后一定要注意,不能太過勞累了?!?/br> 錢七一開始,沒聽明白啥意思,聽到胎位不穩時,才反應過來這是懷孕了。 轉頭看葛望媳婦,已經淚流滿面,看她這樣也忍不住心酸。 走過去攬過她的肩膀道:“你現在不能太激動,對孩子不好,剛剛大夫說的話,你可得放在心上?!?/br> 葛望媳婦聽了,忙點頭表示知道。 她因為沒有孩子,受到過太多辱罵了。 剛剛聽到有了孩子,第一感覺竟然不是高興,而是有萬般的委屈,這眼淚不覺就流了出來。 第53章 晉江首發 邵明修派來的人, 孫保財帶著他們實地勘察,一共花了兩天才勘測完。 據說要回去, 做個詳細的章程給邵明修。 孫保財跟他們閑聊時得知, 他們是邵明修,專門從臨安府請來的人。 這些人里, 有專門負責井灌的工匠, 據他說,他家打井修井的手藝, 還是祖傳下來的。 在哪里打井一看便知,按他的話說, 那是打井出水一打一個準。 聽了他的話, 他才意識到原來打井, 也是門能祖傳的手藝! 細想他的話也有道理,看他走一段距離,就蹲下看一下土質, 猜想應該是看土里的濕度。 從而判斷能不能打出井水。 也有專門負責改造稻田的,看他們不時的在紙上畫畫。 他看了后才明白, 原來他們是在畫稻田排水溝圖。 五百多畝地的排水溝,都要事先畫好預留出來,這個工程可不小。 據說紹明修要求他們, 要把修建的時間都算出來! 最讓他驚訝的是,竟然還有專門查看土質的人。 說是要看看這里,是否適合大面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