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1
至于蘇澤,也在其中之一。 即使蘇澤不放棄又如何,靠得近一點,才能讓蘇澤真正明白她的心意,最重要的是,蘇澤在計算機這一方面表現出來的天賦讓寧小溪舍不得放棄。 人員確定之后,招人的事件開始落下帷幕。 寧小溪也在學校論壇以及自己的微博上發布了自己確定人選的事情。 寧小溪以為這件事會這樣結束時,卻徒然生了風波。 第193章 #寧小溪在q大招人, 到底是真的有項目,還是嘩眾取寵?# “最近學校里比較熱的新聞大概就是寧小溪有新項目要招人了吧!浩浩蕩蕩的開貼面試, 昨天出了結果, 說是已經選好了六個人,本來我也在暗嘆寧小溪的厲害, 但是從幾個參與面試的學生口中卻得到了不一樣的版本, 最終選擇出來的人選似乎并不是靠實力取勝,其中竟然還有一個大一的學生, 現在大一新生真的都那么天才,能夠比得過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嗎?所以感覺寧小溪的招聘就是一場笑話?!?/br> 這個帖子就這么赤裸裸的掛在了學校論壇的首頁, 也許也因為涉及到寧小溪, 所以很快就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與討論。 1樓:看完主樓, 我只看到了一個酸溜溜的樓主,大一新生天才的又不是沒有,寧小溪??!你能從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中找到跟寧小溪比的沒有? 2樓:我好奇樓主口中幾個參與面試的學生是誰來著? 3樓:我也是面試的一員, 我認為很公平!另外,寧小溪真的很厲害, 面試的時候親自給我們秀了一把,雖然沒有被選上,但是整個過程都是一個難得的體驗。 4樓:好奇這個大一被招的新生是誰?能被寧小溪招走天賦應該很好吧! 5樓:雖然想要認同樓主說的話, 但從現實看,寧小溪真的很厲害。 6樓:那樓主你知道人家招聘一個月給多少錢嗎?還說人家是笑話,至少我認識的進了寧小溪的項目組,十分大方的請我們整個宿舍去吃飯了。 7樓:大概是嫉妒寧小溪的人吧!不過說起來, 嫉妒寧小溪的人不少,像樓主這樣因為嫉妒潑墨的人卻是很少,嘴臉實在是難看得緊??! …… 基本每一樓下來,都沒有偏聽這帖子里說的話,實在是寧小溪的高度太高了。 通俗點來說,就是逼格太高,沒人認為她會做出這樣的事來,即使做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發帖人的目的在校內并沒有得到熱烈的響應,反而被眾多校友的話打得臉啪啪啪的響。 此時,發帖人看著輿論一邊倒的時候,面色的確有些難看,他現在都覺得自己的臉有些疼。 不過,他會放棄嗎? 不會。 學校論壇不行,他就到更好的平臺去。 隨后,他就將一樣的帖子放到了網絡上人流量比較大的論壇上去了。 這一下,這個帖子從論壇里到網絡上之后,情況就不像論壇那樣一邊倒了,在評論里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因為網友的基數大,一些鍵盤俠的基數自然也就大了。 “后門是無處不存在的?!?/br> “誰能知道那名大一新生是誰嗎?是不是天才自然是有人能夠評判的?!?/br> “也許只是走個后門鍍鍍金?!?/br> “話說你們糾結什么呢?無論如何,這些都跟你們沒關系吧,人家做項目,能做出來就行,管人家選得是什么人,總以為人家要向你們交代一樣?!?/br> “寧小溪最近的名氣很大??!老是能看到她的消息,比一些娛樂明星還火,也是她厲害了?!?/br> 網絡上一下子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言論,并且其中對寧小溪的聲討也多了不少。 最先的發帖人這下心情舒爽了,看著有人貶低寧小溪,他就覺得高興。 寧小溪憑什么不選他?他并不覺得被選中的那幾個人有他厲害,這里面一定有內幕。 而此時的寧小溪,也在智腦的提醒下知道了這件事。 看著網絡上一些網友言之鑿鑿的話,寧小溪有些無語。 這些網友還真的是說風就是雨了。 “這個發帖人的身份是不是昨天你調查出來的那個人?”寧小溪直接問道,這樣的事一猜測很容易就能得到結果。 “嗯,是他?!敝悄X應著,直接就將對方的資料調出來放在了屏幕之上。 “我直接將這些消息發到微博上做出解釋吧?!睂幮∠膊欢嘞?,直接就打算簡單粗暴的解決掉這件事。 “別……”智腦馬上阻止道,“宿主,其實現在大家對你的打壓越厲害,等到日后你研究出芯片來之后,到時候的反彈就有多厲害,那個時候所有的地會都將變成對你的贊揚,這樣豈不是更好?!?/br> 到時候那個發帖人的臉肯定會更疼。 聽著智腦的話,寧小溪一下子反應過來,隨后道:“雖然這樣對以后更好,但是一想那個人此時在網絡后的嘴臉,我會覺得很不爽?!?/br> 寧小溪不怕網絡上對她的風評,但是討厭這個風評是有人在背后引導的。 “交給我,我會在不影響你的情況下曝光他的?!敝悄X做出了自己的保證。 聽著智腦的話,寧小溪隨后還真的沒有在對網絡上的風言風語做出任何一點的回應。 而寧小溪的做法頓時讓網絡上的討論與發展那里很多人就像是找到了可以貶低寧小溪的地方,在網絡上大肆的議論著這件事,為寧小溪添加了不少的話題。 這個時候,寧小溪的朋友跟舍友們反而是著急了,都來找過寧小溪詢問情況,尤其是蘇澤,直接提出要自己站出來解釋。 “放心,這件事我會處理?!睂τ谶@些人的擔心,寧小溪安撫道。 安撫完之后,不顧其他人的目光,叫來了自己招聘的六個學生,然后一頭地扎進了實驗室中,然后將自己手中的一部分資料分到了這些學生的手中,讓他們進行程序的優化整合。 這個時候,這些學生們才知道,原來寧小溪自己早已經研究出了結果,現在找他們來,不過是需要數據的支持。 一想到自己能夠參與到這樣重大的事情之后,包括蘇澤在內的所有學生整個人都覺得激靈了起來。 他們完全就能夠想象的到,要是寧小溪的這份研究結果公布之后會引起多大的風浪。 這個風浪絕對不遜色于微博的出現。 在寧小溪完全不理會外面風言風語專心致志研究的時候,外面的言論慢慢地沉寂了下來。 人家當事人都不屑于顧,你們議論著有什么意思? 所以網絡上的言論突然之間轉道了,轉移到了寧小溪到底是在研究什么上。 就在這個時候,智腦覺得時機差不多到了。 直接在學校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