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2
家“夫人”,分明并不想暴露身份。 至于高氏,因為年事已高,已經很多年不曾入宮,自然也就不識得南春??伤^人老成精,反而越加覺得丁芳華的神情太過反?!?/br> 什么人家的婢女,能讓堂堂武安侯夫人驚成這樣? 和小兒子對視一眼,直接招呼道: “既是故人,咱們進去說話吧?!?/br> 一行人進了禪院,高氏直接打發走了蘊寧幾個曾孫女,只招呼丁芳華和南春過去。 蘊寧就有些懵懂,心說也不知南春的主子和家里是什么樣的親戚,怎么老祖宗和母親都這般鄭重的模樣? 待得進了禪房,確信左右無人,南春再次跪倒在地: “南春給太夫人、夫人磕頭了……” 丁芳華登時手忙腳亂,忙不迭把人拉起來: “南春姑娘這是作甚?行這般大禮,可不要折殺我了?” 又壓低了聲音同高氏解釋: “南春姑娘是皇后跟前侍候的……” 這話一出,便是高氏也嚇了一跳—— 皇后的人?看孫媳婦的反應,必然是皇后的親信才對。 當下指了指旁邊的椅子: “南春姑娘坐下說……是不是我那孫女兒沖撞了貴人……” 口中說著也有些忐忑,畢竟,寧姐兒可是不知道南春和她背后人的身份。 南春卻是不肯就坐,聽了高氏的話,更是下意識的搖頭: “老夫人莫要錯怪了小姐……不瞞兩位,之前可不是全虧了小姐出手……才令得我家主子轉危為安?南春會和小姐一道回來,也是奉了主子的命,請府上允準小姐在寺中盤桓數月,幫我家主子調理病情……” 南春說的真心實意。從月余前皇后病情惡化,不知已是請了多少名醫,即便皇上直接拋出“誅九族”的威脅,卻是沒一個人敢說能保住皇后一命。更甚者這幾日更是眾口一詞,俱認為,皇后大歸怕是就在這幾日了…… 天可憐見,菩薩送了袁家小姐過來。 高氏和丁芳華登時面面相覷,恍惚間想起初進寺院時,了凡對蘊寧“?;垭p全”的評判,簡直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驚—— 光山寺的佛光綸音奇觀,怕是很快就會傳遍整個帝都,而了凡卻跑過來說,會出現這等奇事十有八、九和寧姐兒點燃了頭香有關; 本以為這個消息已經夠嚇人了,不想后面還有一波更大的,寧姐兒方才之所以一直沒出現,竟是偶遇了皇后不說,還救了皇后一條命。 饒是高氏這等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也不覺頭暈目眩,半晌反應不過來—— 難不成之前小兒子說夢見仙人告訴他寧姐兒來歷不凡,是有大造化的,不是編的? 倒是丁芳華那等直腸子的人沒有想太多,最先反應過來南春話里的意思,分明是想讓寧姐兒留在寺廟幫她看診,一顆心不由就懸了起來—— 印象里楊皇后一向是頗為慈善的一個人,甚至兩人閨閣之時,也有幾分交情,太子故去后,楊皇后一病不起,每每提起這事,丁芳華也頗不好受。 眼下既提出這個要求來,分明就是皇上的意思。 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眼下既是令南春過來,袁家怎么也不能拒絕的。 就只是寧姐兒剛回侯府,并沒有教過她什么禮節,可不要惹了皇上皇后不高興才好…… 這般想著,便有些期期艾艾: “能為皇上皇后分憂,自是寧姐兒的榮幸,只有一點,姑娘怕是也知道,我們家寧姐兒剛回府不久,若有那里犯了忌諱,還請姑娘千萬提點一二才是……” “夫人放心,這世上,端沒有哪個人能欺負得了袁小姐?!蹦洗赫J真的點了點頭,“既是太夫人、夫人首肯,奴婢這就回去復命?!?/br> “還有我家主子的身份,也請兩位先瞞著些小姐,就說,咱們是遠房的親戚吧?!?/br> 兩人也懂,南春這么說也是怕蘊寧知道了皇后的身份,有了負擔的話,不敢放開手腳治療。 一直到南春離開,袁成陽從外面進來,高氏和丁芳華還沒有緩過勁來??磧扇耸Щ曷淦堑哪?,袁成陽當即明白,方才那丫鬟的主家,身份怕是非比尋常。 畢竟武安侯府的身份,尋常公侯世家出來的,又如何能把老母和侄媳婦驚成這樣? 略一思索,不覺蹙了下眉頭: “方才那女子,和皇室有關?” 高氏長嘆一口氣,點了點頭: “不錯,聽你侄媳婦的意思,她是皇后面前第一得用之人?!?/br> “你也猜到了吧?她來這里,卻是因為寧姐兒?!?/br> 當下把南春的話和丁芳華的猜測一一說了: “……咱們身為臣子的,自當為皇上分憂,可我還是止不住擔心啊——寧姐兒年紀還太小了些……” 除此之外,更聽人說,皇上和皇后感情甚篤,這之前因對皇后疾病束手無策而遭黜落的御醫還少嗎? 倒不是怕連累了袁家,畢竟皇上不是昏君,可就怕,真有個什么,會遷怒寧姐兒。 ☆、119 “您說, 今兒個這事,是不是也太巧了些?”丁芳華忽然道—— 佛光, 綸音, 皇后……總覺得這里面有什么古怪。 卻被高氏打斷: “莫要妄度天意?!?/br> 畢竟自家來廣善寺也是臨時起意,便是有人想要取巧, 也是不好做的: “好在當初阿烈有先見之明, 及時封鎖了寧姐兒擅醫的消息?!?/br> “我和阿娘還有寧姐兒就在山上住些時日吧?!痹申柦涌诘?,“有人問起, 就說娘親一片誠心感動菩薩,我這腿終能下地行走, 佛光普照、佛音教誨之后, 更是行將痊愈, 須得在山上多住些時日,以還報菩薩恩情?!?/br> 這話分明是把腿痊愈的緣由完全歸功于天,把蘊寧完全摘了出來—— 多年不問世事, 并不代表袁成陽就老糊涂了。高氏和丁芳華想不到,袁成陽卻是馬上想通了其中緣由—— 外界傳言皇上身體不好是真的, 皇上對朝廷的掌控權已是完全轉移到了慈寧宮胡太后那里卻肯定就是假的。 今日之事,或許有天意在內,更多的卻是人為。 甚至雖是沒有證據, 袁成陽卻認定,各大公侯府邸必然都潛伏有皇上的人。而自己得以痊愈的原因,更是早被呈上皇上的案頭。 之所以這么久都沒有宣召寧姐兒,一則阿烈當時的策略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則皇上怕是對寧姐兒的醫術也并不十分相信,畢竟,再怎么說,寧姐兒都不過是一個十二歲的弱齡女孩罷了。 會有今日之事,分明是皇后已是病入膏肓,來尋寧姐兒,也是完全絕望后的無奈之舉罷了。 偏偏是,寧姐兒還真成功了。于寧姐兒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