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7
多的,而這六十大壽,就是在王府中慶祝的,請了京中著名戲班演戲。 再次來這府中,這里一片喜慶,人來人往,歡聲笑語,可是心中卻莫名的覺得荒涼,因為這些人不過都是趨附于權勢,這熱鬧并不是真的熱鬧。 ☆、第324章 壽辰之際起戰爭 隨著記憶來到之前的院落,這里沒有大院中的喜慶,一片安靜,曾經他們全家人在這很歡樂,那個時候她不過五六歲,初初有了記憶,那是她最無憂的時候。 想起載澄,想起額娘,心中便一陣刺痛,眼眶不自覺紅了起來。 “小姐,咱們去前院吧,今個是王爺壽辰,您還要拜壽呢,躲在這算怎么回事???”杜鵑在榮壽耳邊說道。 榮壽微微頷首,然后向前院走去,上前恭恭敬敬的給恭親王行了個禮,然后送上了壽禮,不算是貴重的物品,是她親手畫的百鳥賀壽圖,其實這其中還是有白爾達溫嵐的功勞的,要真讓她一人獨自畫,還真怕畫不出來。 接下來眾人便都開始附和著贊美她的畫畫技術,不愧被稱贊為宮闈二妙,而恭親王明顯也還是很挺喜歡這禮物的,這金銀珠寶都比不過一顆心嘛,更何況榮壽的畫作也沒送給過人呢,也算得上珍貴的。 而賻偉送的是一匹寶馬,載瀅送的是一串佛珠,也都深的恭親王的喜歡。 榮壽表現的完全就是恪守清宮禮儀,做的分毫不差,不給任何人抓到把柄。 宴會結束一切便都回到了正常,她和白爾達溫嵐的感情還是一如既往的甜蜜,每天從慈禧身邊回去都會看到他在等著她,他們可以在一起下棋,聊天,騎馬,吃東西,好似怎么樣都不會厭煩,甚至是格外的喜歡這份平靜和安逸。 然而外面的世界并不平靜,各個列強虎視眈眈,而慈禧的六十歲大壽也來臨了,慈禧的具體計劃是,到了六十歲生日那天,早上先在皇宮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賀,然后大排鑾駕,浩浩蕩蕩,出皇宮西華門,走北長街,折向西安門大街,經西四路口,往北沿西四北大街,經新街口,出西直門,直奔頤和園。 然后在頤和園內聽大戲,開大宴,為此,慈禧命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擔任慶典總辦,按照當年乾隆的氣派,除將皇宮、頤和園妥為籌辦外,還要在西華門至頤和園的幾十里大道旁,沿途點綴景觀,搭建經壇、戲臺、彩殿、牌樓,組織僧道念經,戲班演戲,夾道歡迎,供她途中觀覽,這就是慶壽點景工程。 西四路口的兩座轉角樓,就是在這次“點景”工程中營建的。建此樓作用,一是可以遮掩后面不夠美觀的民居,二是增添喜慶氣氛,三是可以在樓上制高點設置警戒。 可是不料,正當慶典籌備緊鑼密鼓進行之中,1894年7月,日本艦隊在黃海挑起甲午戰爭。 8月1日,中日互下宣戰書,這個時候以光緒皇上為首的主戰派占上風,然而慈禧太后盼望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和議,但迫于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 這個時候戰爭是在中國境外的朝鮮半島及黃海北部進行,陸戰主要是平壤戰役,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不管前方是如何的血雨腥風,這京城之中依舊是繁華的,榮壽也不過是偶爾聽到慈禧發脾氣時說起,也知道各國列強對她們虎視眈眈。 然而卻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因為這些國家大事她都不是太有話語權,而且如此重大的事情,她害怕她的一個建議,前方會有很多戰士死亡,所以都選擇了沉默,或者勸慈禧不要不開心。 可不過數月日軍攻下朝鮮的平壤,在黃海海戰中大敗北洋水師,得到黃海的制海權。 戰爭攪亂了慈禧的慶壽計劃,沒有心情,也沒有臉面再大事鋪張,慈禧也不得不在9月25日下旨,取消在頤和園的慶典及沿途的“點景”工程。 而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戰爭還沒有結束,手壽宴也是在寧壽宮中舉行的,雖然不能像是慈禧預計的那么夸張隆重,可是卻也是全宮里的人十分忙碌的準備,舉辦的還是很盛大的。 可是慈禧終究是有些悶悶不樂的,榮壽也只能是在旁邊哄著她開心了,壽辰也就一天的事情,便結束了。 這個時候日本乘勝追擊,之后又攻下中國的旅順、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順進行大規模屠殺,對城內進行了4天3夜的屠殺、搶劫和**,遇難者超過2萬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難,并且血洗威海平壤,連讓眾人為之驕傲的北洋水師被圍困在威海灣劉公島,最終全軍覆沒。 美國為擴大它的侵略利益,乘機“出面調?!?,單獨cao縱中日之間的和談,在美國的示意下,清政府于年底派遣戶部侍郎張蔭桓和湖南巡撫邵友濂為全權大臣,前往日本廣島議和。 日本方面認為張、邵兩人官位太低,拒絕談判,要求清政府派北洋大臣李鴻章去日本,895年3月19日,李鴻章帶著兒子李經方和美國顧問科士達等隨員100多人,以“頭等全權大臣”的名義抵達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商訂和約。 馬關議和從正式開始,在談判桌上,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對李鴻章進行訛詐、恐嚇,威逼李鴻章在一份早已擬好的條款上簽字,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在條約上畫了押。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是:朝鮮完全“自主”,實際上即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割讓我國遼東半島、臺灣省、澎湖列島等地;賠款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資本家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各種工廠;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而戰爭結束之后,積極主戰的光緒皇上,痛定思痛,他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強,在光緒二十四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 也在決定變法的那一刻,光緒帝就不敢過于接近榮壽了。 榮壽也不傻隱約猜的到光緒帝想做大事,不想讓她知道,現在都光緒完全不是小時候聽她話的光緒了,感覺挺無奈的,然而該幫的中還是要幫的,尤其是在光緒皇上將他的變法施行的時候,慈禧幾次都是起了殺心的,她總是要在旁邊阻攔著。 可是慈禧也確實是煩了她吧,便是讓她去什么熱河省親,而她也不能拒絕,便只能是離開了。 白爾達溫嵐看著馬車中有些不開心的榮壽,無奈說道:“朝中之事最是復雜,你就別多管了,難得出京城一趟,就好好看看著處了京城之外的風景嘛?!?/br> “可是皇上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我不能讓皇太后一氣之下做出了她也會后悔的事情啊?!睒s壽頗為無奈的看著白爾達溫嵐說道,嘆口氣說道:“哎……算了,是我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