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3
子都不見了蹤影。心道這廝定是早就吩咐了,不然怎么會這樣。不過沒有人會看到,還是讓趙玉笙的心安定了不少,僵硬的身軀慢慢柔軟起來。 元倓大著膽子做出這孟浪的舉止,心里其實有幾分忐忑,但很快便意識到心上人的柔順,不由心花怒放,將頭靠在趙玉笙肩頭,低聲道:“笙妹,感謝老天,能讓我此生遇到你。當初在破廟抱著你,除了心疼什么也做不了,如今二哥輕易就能達成你的心愿,真好?!?/br> 元倓得寸進尺,漸漸地開始不規矩起來,趙玉笙阻擋無能,羞臊得耳根通紅,時間過了許久,久到趙玉笙惱羞成怒撂下狠話說元倓要這樣子,婚前兩人都別見面了。 婚期要到明年三月去了,那自己豈不是有半年多時間見不到笙妹,這話可把元倓嚇壞了,他立時放開趙玉笙,一個勁地賠不是。說自己并不是不尊重趙玉笙,只是太過喜歡,一時間情難自禁,并說之后自己一定規規矩矩。 趙玉笙這才神色稍霽,讓他叫人將伯府的丫頭婆子喊來跟著自己。元倓知道她這是不相信自己,立馬叫人去喊人。然后又斂神正色指著園子,問趙玉笙可有什么不滿意,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 趙玉笙點頭,刷刷刷畫出整個花園子的大致構造,然后根據自己的喜好提了些意見,她的意見結合了上輩子現代人的觀念,自然比較大膽前衛,元倓聽得眼神晶亮,撫掌說就知道他家笙妹有聰慧見識,什么工部營造方面的行家,給他家笙妹提鞋都不配。 趙玉笙瞪了一眼過去:“工部的人是根據京都當時流行的模式弄的園子,而我是根據我自己的喜好來改造,能分出什么高下來!你夸我就夸我,貶損旁人作甚,傳出去人家不得說我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你這分明是想叫我惹人笑話!” 趙玉笙俏目一瞪,小嘴兒一嘟,元倓立馬就慫了,忙不迭地陪笑道:“是是是,都是二哥的錯,二哥說話不經思量,笙妹你別生氣。二哥知道你為人謙遜,不喜出風頭,又心地善良,最不愛踩低別人抬高自己?!?/br> 他二人在前頭走著,后頭跟了好些婆子丫頭,除了伯府的人,還有郡王府自己的下人。趙家的婆子們尤其是萱瑞堂崔老太君跟前幾個,看著元倓在趙玉笙跟前做小伏低,頓時自豪無比,心道自家的四姑娘可真是了不得,四姑爺可是堂堂宗室郡王,太后的親外甥,可愣是叫四姑娘給降得服服帖帖。 郡王府的下人們卻郁悶極了,暗罵自家主子真沒骨氣,這郡王妃還沒過門就是這番模樣,往后正式嫁進來不知道會如何。心思活泛的已經在思考將來要如何討好未來郡王妃這事了。 第125章 私語 元倓對此一無所知,或者說毫不在意,陪著趙玉笙看完整個宅子上下后,又大力留趙玉笙一行用完晚膳再回去。趙玉笙本想拒絕,但看著身邊巴巴地看著自己的萱瑞堂的幾個婆子,回絕的話哪能說出口,只好點頭答應。 元倓和趙玉笙雖然是未婚夫妻,但沒有長輩在場其實是不能同桌吃飯的??煽ね醺疀]有長輩,元倓自己就是家主,晚膳自然是他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他借口就自己和趙玉笙兩個主子,分開擺膳浪費且麻煩,直接和趙玉笙坐一起了。 至于伯府的婆子,則由郡王府一個姓麥的總管嬤嬤陪著,郡王府的人對她們是布菜舀湯,極盡殷勤之能事,她們哪里還顧得上監督自家姑娘和元倓有沒有逾矩。 秋桂和關婆子倒是頭腦清醒,笑著說自己是姑娘身邊伺候的,哪能撇下姑娘,不肯落座非要去趙玉笙那邊去,卻被麥嬤嬤給拉住了。麥嬤嬤說自己在那邊安排了丫頭婆子伺候,哪里用得著她們去伺候。秋桂和關婆子對視一眼,想著元倓在自家姑娘跟前那惟命是從亦步亦趨的模樣,委實沒什么好擔心的,便沒有再堅持。 元倓這次還是一貫的作風,即便是招待伯府的下人,菜肴也極其豐富,直把個伯府的婆子吃得滿嘴油光興高采烈地。秋桂和關婆子因為是趙玉笙身邊的人,基本能確定將來是要跟著做陪嫁人員來郡王府的。麥嬤嬤這樣的人jingzi,自然是要和未來主母的心腹提前套好交情的,是以秋桂和關婆子很是被灌了幾杯桂花釀。 兩人為了避酒,借口內急跑去茅房。麥嬤嬤派了一個才剛留頭的小丫頭跟著二人,二人打算借機醒醒酒,支開了小丫頭之后,往月亮門那邊的抄手游廊走去。 結果還沒走過月亮門,就聽到墻那邊的柿子樹下隱約有人在說話,原本隔得遠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說什么,但一人突然提高聲音嚷了一句“我不敢,郡王爺知道非打死我不可!”分明是在說什么見不得人的私密事,自家身為客人,還是離遠些的好。 兩人方欲轉身,卻又聽得那邊嚷了一句“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她們當初和郡王妃鬧得那般難看……”郡王妃,這是在說自家姑娘嗎?關婆子和秋桂不由神色一凜,兩人對視一眼后,立馬躡手躡腳地靠近月亮門偷聽。 “再怎么說,那應氏都是奶大郡王爺的人,又救過郡王爺的命,她如今想進府來見見郡王爺,也不是什么不合情理的事情。況且郡王妃不是沒過門嘛,咱們幫一幫她也不過是順手人情罷了?!闭f這話的女人聲音粗嘎,聽著似乎是個婆子。 “順手人情,李mama說得倒是好聽。不知道的還當你是個菩薩心腸的,其實你是得了那龐家的好處了吧。我就說這兩日你手上平白多了一個銀鐲子,原來是為這事得的。人都有貪心,這本來沒什么,可什么東西貪得什么東西貪不得,mama一把年紀了該比我清楚才是。你也不想想,當初郡王爺為何會給應氏在連倉縣城買了宅子,叫他一家子搬過去住,還不就是因為他要娶郡王妃過門了,不想自己的妻子和應氏母女再照面。你倒好,竟然為了這么點子好處,去觸郡王爺的逆鱗?!遍L篇大論的這女子聲音清脆,年紀應該不大,八成是個丫環。秋桂和關婆子怕被發現不能過去看一下人家的面目,只能憑聲音猜測。 只聽那邊那婆子辯解道:“這不應氏一家搬去連倉后,日子過得不順暢,龐翠兒姑娘都快二十了,親事卻一直不順。原本都許了人家了,不知怎么的夫家嚷嚷著要退婚。應家的鋪子買賣也一直沒有起色,應大郎在買賣上頭又與人起了爭執,應氏無法才想來找郡王爺。都是做母親的,我見她可憐才答應了幫她?!?/br> “無法,她家是走投無路了還是沒米下鍋了?郡王爺給他家買了宅子鋪子,又給了銀子,她家就算不做買賣,也不愁吃穿地。那龐家原本也跟咱們一樣都是做下人的,過一陣好日子還真當自己是富貴人了!這樣不知足的東西,活該郡王爺要遠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