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
同南下。 第117章 搶走 有了大齊的八萬援軍,南黎國軍隊慢慢扭轉局勢,開始收復失地。南黎叛軍逐步向西撤退,最后進入大齊和南黎國鄰近的順州邊界,而順州就和懷沙所在的汀州相鄰。 元倓之前都是一個月給趙玉笙寫一封書信。但自從隨同新昌伯趙清源進入南黎幫助平叛以來,一來是軍務繁忙,二來是身在他國書信往來不便,趙玉笙已然三四個月沒收到元倓的書信了。 不過趙玉笙相信元倓肯定平平安安地,因為他若是有個什么閃失,大齊朝廷不可能不知道,朝廷知道爹爹就會知道。爹爹知道的話,自然會來信說起??蛇@幾個月家中來信也好,佳婉郡主來信也好都沒提這事,那就是說元倓什么事也沒有。 趙彥接到汀州府衙傳來的書信,汀州知州說雖然南黎叛軍不大可能會sao擾到汀州,但還是要提高警惕,當心南黎國的jian細混入。趙彥回家說起,佩婉郡主主仆都覺得知州有些大驚小怪,趙玉笙卻沉默不語。 她想到當初自己看到的胡三姑娘身邊的婆子丫頭一事。胡三姑娘跟了陶季信,如今他二人不就在南黎王叔的叛軍當中嘛。當初自己看到其婆子丫頭,那時候胡三姑娘和陶季信應該就在不遠處。懷沙往南便是順州地盤,而順州又和南黎相連,他們肯定是取道懷沙前往南黎的。陶季信和胡三姑娘當初能從懷沙去南黎,如今自然也能從南黎來懷沙。 趙玉笙有些憂心,事后還是鄭重地和趙彥說了自己的擔憂,趙彥叫她不要多想,說那些人應該不敢深入大齊腹地的。半個月后,在大齊援軍和南黎聯軍的夾擊下,南黎叛軍人馬損傷大半,無奈化整為零,潛進了順州和南黎交界的深山密林當中。 雖然首惡沒有擒獲,但南黎王已然完全掌控了局勢,叛軍再也成不了氣候,無法興風作浪,大齊援軍決定撤回國內。元倓借口首惡當中有陶季信以及康王之子,他們不是沒有可能會潛伏回大齊,便申請帶著一隊人馬沿著順州汀州一線追查。趙清源知道他是想趁機去懷沙看望甚至接趙玉笙會京都,哪有不答應的。 趙安一歲半了,已然會走路的小孩子對家中各處都玩膩了,大清早一爬起來就伸著小手指著外頭大聲嚷嚷,每日里不去外頭逛上幾回就不舒服。這一日午睡醒來后他又嚷嚷著要出去,佩婉郡主決定親自帶他出去,順便逛一逛縣城,趙玉笙和蘇氏也跟著一道去了。 趙玉笙打算買些絲線,便去了一家針線鋪子。佩婉郡主并丫頭婆子懶得過去,便在街對面逗著安哥兒等候,趙玉笙和蘇氏走進鋪子慢慢挑選。 “啊,安哥兒,快還給我,賊子……”“站住,快抓住他!”“搶孩子了,有人搶孩子……”街對面佩婉郡主主仆忽然瘋狂大叫。不好,有人搶走了安哥兒,趙玉笙一聽這聲音就知道出事了,正要招呼蘇氏出去,蘇氏卻比她反應更快,拽住她的手三兩步就沖了出去。 她們跑得快,幾下就追上了正在追趕的佩婉郡主主仆?!靶」?,安哥兒給人搶走了,賊子往那邊去了,是個穿褐色粗布衣裳的男子……”佩婉郡主渾身哆嗦,哭著對趙玉笙大喊。 “你們幾個快扶著郡主回家,告訴哥哥趕緊加派人手攔住碼頭路口,一定不能讓賊子跑了出去,快!”趙玉笙一邊嚷著,腳下卻不停地跟著蘇氏的步伐順著佩婉郡主所指的方向繼續追趕,然而一條街跑到了底也沒找到人。附近反復轉悠,還是沒發現人,無奈兩人只好回了家。 光天化日之下,自己這個父母官的兒子竟然在懷沙大街上公然叫人給搶走了,趙彥差點沒氣炸了肺,著急憤怒之下,立馬調派人手把守各大路口碼頭嚴密盤查。 然而一直到天黑,也沒找到歹人的下落,孩子自然也找不到,佩婉郡主哭得暈死過去幾回,趙彥又氣又急又心疼,焦頭爛額之下方寸大亂,抱著妻子不住地嘆氣。 胖乎乎rou嘟嘟可愛無比的侄兒,中午時分還在自己的誘哄下干掉了半碗雞蛋羹半碗松軟的米飯,這會子竟然就給人搶走了,事情發生得太突然,趙玉笙一下子也不能接受。然而光著急沒用,得想法子找回孩子。 逼著自己冷靜下來,趙玉笙越想越覺得此事太過蹊蹺。懷沙小縣城,街上之人誰不認識佩婉郡主這個縣令娘子,誰又敢搶哥哥嫂嫂的孩子?可今日偏偏就有人搶了,還搶得這么明目張膽。這人肯定是有備而來,人家興許就是針對自家的。 會是誰呢?哥哥這個父母官從不欺壓百姓,夫妻兩個都出身極好,不缺銀子,受賄貪占之事更不可能去做。哥哥上任以來,口碑一直很好,百姓們對他沒有什么不滿的地方,不可能因為報復去搶安哥兒,所以這搶孩子的只能是外來人。 外來人的話,哥哥嫂嫂當初在京城似乎也沒得罪過什么人,趙玉笙想來想去,最后想到一種可能,心一下就揪緊了。將自己的懷疑告訴胞兄,趙彥的臉色頓時大變,顯然也認同妹子的猜測。 南黎叛軍之所以被打敗,是因為南黎國君那邊有了新昌伯和元倓率領的大齊援軍,如今這些人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躲進了順州地帶潛伏起來。而新昌伯和元倓肯定不會輕易饒過他們這種形勢下,安哥兒于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護身符。 為了不暴露行藏,奉命來搶奪孩子的人肯定沒幾個,如今最當緊的是趁著他們沒和其主子匯合之時抓住他們奪回孩子,不然就真的晚了。 想到這里,趙玉笙忙道:“事不宜遲,得趕緊摸清楚城內或者城郊都有哪些人家家中來了外人,查找線索!哥哥,趕緊派人分頭去查,越快越好!” 趙彥點頭,立馬將縣尉捕頭他們集中攏來,分派任務。這些人都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二話不說地準備火把親自帶隊去查。次日用完早膳就傳來消息,說是京郊西南的米家莊有戶人家前幾日來了三個外地人,那些人昨日不告而別,與之一道不見了的還有其家中一直沒娶妻的二兒子。 趙彥忙將那戶人家的家主叫來仔細詢問,趙玉笙躲在屏風后聽。那叫米老蔫的農夫戰戰兢兢地道:“小的二兒子因為幼年時頭上生瘡,留了好些疤,大家便喚他米癩子。這孽障自小不務正業游手好閑,田里的活計不肯干家里待不住,四處晃悠,靠著時不時地給人幫工倒也沒有餓死。這孽障離家多年,前兩年方回家來。 前幾日家中來了三個人,領頭的是個長了六根手指頭的人,那孽障說是他早年的一個朋友,此番是打算組建馬幫,來尋小人家那孽障了解情況的。那六指雖然模樣兇惡,可出手闊綽給咱們家帶了好些東西,說話也和氣,小的們也就沒有多想。誰知昨日那幾個人不告而別,連同小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