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
你將他一個人丟在那里,也太狠心了,此事確實過分。 可元家兄弟離開的時候,是特地留了銀兩給于笙的。元倓并不想真的拋開于笙,他只是想著二人暫時分開,等于笙長大懂事了再接他來京都。照說于笙怨憤應該不至于這么深,可他竟然連此生和元倓恩斷義絕不想與他有任何瓜葛的話都說出來了。 回想起來,笙弟那時候雖說時不時地愛小性子,有時候就跟姑娘家一般。但總體來說還是個明白事理重情重義的孩子,莫非他們之間還發生了什么,元倓瞞著沒告訴我?” 田老太太長出了一口氣,苦笑道:“蔚哥兒,其實有件事祖母瞞著你多年了,如今告訴你吧。于笙其實是個女孩兒,當年她先來的咱們家,后來元倓來了我想安排他兩個睡一起,她沒法子就對我說了實話?!?/br> “您,您說什么?于笙是女子!這怎么可能……他當年那般邋遢,連個臉都洗不干凈,說話也粗門大嗓地……”丁蔚雙眼瞪得比牛眼還大,嗖地從凳上站了起來,激動地大聲質疑。 田老太太呵斥道:“坐下,坐下。怎么不可能,他之所以不將臉洗干凈就是怕叫人瞧出她是女子??尚δ闩c元倓跟她同進同出那么久,竟然一直沒察覺。嘿,也別笑你們,我起初還不是被她給騙過去了?!?/br> 丁蔚乖乖坐下,心頭卻還是不肯相信于笙是女子。田老太太又道:“你不知道,那孩子當初可是拿出了一個瓔珞項圈給我看,說她一兩歲的時候和家人失散,然后被一個農婦救下抱到自己久未生養的長女家中養著。 誰知有個頗有權勢喜好禍害六七歲小姑娘的惡棍看中了她,養父的娘是個黑心的,為了自家的買賣前程,打算將她送過去。養母不忍心,悄悄給了她銀子讓她連夜逃走。瓔珞項圈,那可不是等閑人家的孩子戴得起的,于笙的親生爹娘十之八九非富即貴?!?/br> 丁蔚恍然大悟:“竟然是這樣,那孩子也真是命苦。難怪祖母當年那般護著她,每逢我和元倓拉她去溪里洗澡的時候,她不肯去祖母也總是幫著她說話。明明她年紀最小,祖母卻讓他一個人住在黑乎乎的披屋,讓元倓和我住在外頭的大房里?!?/br> 田老太太點頭,又擺手道:“過去的事暫時別說。蔚哥兒你想過沒有,于笙一個十四五歲的姑娘,能一下拿出那么多的銀子給你買宅子,還能對你的一舉一動了解得那么清楚,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丁蔚皺眉道:“我原本想著那孩子機靈,又頗有做買賣的天分,這銀子應該是他憑本事賺的??伤緸榕?,這,這個……” 田老太太道:“你覺得這不大可能了。對,畢竟她眼下這年紀,再想長久地扮作男孩兒不叫人瞧出,根本做不到。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她已然被自己的親生爹娘找到,她家又極有可能非富即貴,派幾個人盯著你還不容易?!?/br> 丁蔚點頭,覺得自家祖母分析得對,然而想了想,又吞吞吐吐地道:“如果真如祖母所說,那實在是太好了,就怕不是那樣,萬一那孩子她淪……” 因為于笙落到那種結局實在是丁蔚不想看到的,所以后面的話他又咽下去了。田老太太卻一下就聽懂了,孫子是想說于笙是個姑娘家,她要是淪落風塵或者給人做小,也可能拿得出幾百兩銀子差遣得動人。 這不是沒可能啊,田老太太嘆息道:“無論是哪一種,咱們都不能告訴元倓于笙是女子且就在京里。你想,于笙若是尋回了自己家人,做了大家閨秀,卻叫人知道了她早年扮作男子跟元倓同歇臥了兩年,她還有活路嗎?如果是后一種,元倓知道了得有多內疚,他們兩個該怎么辦?” 丁蔚狠狠一拳砸在身側茶幾上:“你說元倓怎么就那么笨呢?兩個人相依為命那么久,他竟然絲毫都沒疑心到笙弟,不,是笙妹,是女子。更叫人難受的是最后笙妹找他說話,他竟然不讓人說出口,我覺著笙妹那時候肯定是想告訴他自己是女子,兩個人就這么生生錯過了,不然笙妹如今不就成了誠安郡王妃,多好?!?/br> 田老太太搖頭道:“就算當年他們兩個沒錯過,于笙也不可能做郡王妃。雖然他們兩個清清白白,可世人只看到她和元倓婚前便已同歇臥一兩年,算得上是無恥yin奔。若元倓是普通人家的小郎君也就罷了,可他是堂堂宗室郡王,聘則為妻奔則妾這一套是要講的。更別說她一個小孤女,太后娘娘也好信郡王也好,又怎么會同意元倓娶她做嫡妻?!?/br> 是啊,自己怎么把這些給忘了。笙妹那么驕傲的一個人,卻不得不做元倓的妾室,肯定也不會快活。丁蔚悵然了一通,方跟祖母討論起有關萬五姑娘的事情,請田老太太示下。 田老太太沉吟后說這事先別急著答應,于笙應該不會騙自家,她應該是真的聽到了萬五姑娘身患惡疾之事方來示警。只是她這消息是從何而來,是不是可靠尚未可知,等自己見到了萬五姑娘觀察觀察再說。 田老太太與孫子久別重逢,應氏母女知機地沒有在這幾日來打擾。直到重陽節前兩日方來誠安郡王府,說萬家人聽得妙音寺的觀音菩薩比較靈驗,邀請自己母女重陽節去京郊的妙音寺登高。她想著田老太太才來京都,妙音寺還沒去過,便來邀約。妙音寺齋飯好,且那一帶此時楓葉似火,正是登高的好去處。 元倓知道她是想借機讓丁家祖母看看萬五姑娘,哪有不配合地,一個勁兒地在邊上說那里距離自己的莊子比較近,大家從妙音寺下來可以直接去莊子住一晚。自己那莊子依山傍水,風景極好,過慣了田園鄉村生活的田老太太一定會喜歡。 田老太太正想近距離地看看萬五姑娘,自然是笑著同意了。元倓讓丁蔚和方子敬換好班,方便重陽節大家一道趕赴妙音寺。 而這邊新昌伯府,避暑時候崔老太君和徐家老太君一道去妙音寺進了香,這會子也該還愿了。兩個老太太自己不肯勞累爬山,只好讓晚輩代替。所以這一日,新昌伯府大房婆媳并趙玉笙被老太君安排去妙音寺。二房申氏母女和娘家人一道,說是去京外的一座小山上去登高。 這一次崔老太君大發慈悲,允許常氏帶著趙玉琴和常家人一道去登高,常氏卻說自己母女還是跟大嫂她們一道去妙音寺吧。崔老太君同意了,然而次日又反悔了。 因為徐蓉帶來了消息,重陽節這一日,元倓要陪著應氏母女并田老太太去妙音寺。崔老太君想,好不容易琴姐兒這陣子收心許多,若是再叫她看到那元倓,說不定又會犯糊涂,當下便決定不然常氏母女去妙音寺了。 趙玉琴向常氏坦白了自己一心嫁元倓,常氏很是支持閨女。她是個沒腦子的,閨女怎么說她就怎么做,這陣子是沒少讓自己身邊的人關注元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