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2
房間已經打掃過了,你們放心,被褥和床單都是剛洗過的?!?/br> 這個房間的面積并不大,看上去挺干凈的,里面有窗戶,正是李蓁蓁剛才在外面看到的那種。 地板上鋪著磚紅色的菱形地磚,四周的墻壁依然是黃色的夯土墻,與外面不同的是,這里的墻壁顯然打磨過,摸上去非常光滑。 房間里的擺設很簡單,貼著墻角放著兩個小衣柜,中間有兩張單人床,上面的被褥印著小碎花,顏色淡雅。 陸娉婷湊上去聞了聞,點頭說:“嗯,有洗衣粉的味道?!?/br> 中年婦女笑了起來,大著嗓門說:“都是剛洗過的,還在太陽底下曬過,你們就放心吧?!?/br> 李蓁蓁看到墻角那里,還有一個木制的小樓梯,好奇地說:“上面還有房間嗎?” 中年婦女說:“上面是閣樓,你們自己上去看看吧?!?/br> 李蓁蓁和陸娉婷“噔噔噔”地跑上去,驚喜地發現這是一個玻璃暖房,地上鋪著原木色的地板,一面土墻上釘著兩個書架,下面各有一張書桌。 靠著落地玻璃的地方,擺放著幾盆花草,讓這個閣樓顯得很有情調。 原先住在這里的女孩子,應該是愛喝茶的人。因為閣樓的中間,還放著一張低矮的小桌子,上面整整齊齊地擺著一套茶具。 要說閣樓里唯一破壞情調的東西,就是書桌旁邊的兩張大紅色的塑料椅子。 不過,這里畢竟不是正規的酒店,能夠有這樣的條件,已經相當不錯了。 等她們走下閣樓,中年婦女交代說:“走廊的兩邊都有衛生間,可以洗澡。你們先自己看看吧,我要回去幫忙做飯了?!?/br> 李蓁蓁趕緊說:“阿姨,我們跟你一起過去吧?!?/br> 中年婦女點了點頭,自顧自地走在了前面。 這棟客家圍樓的規模極大,處處彰顯出底蘊。李蓁蓁跟在后面,左看右看,心里暗暗吃驚。 李蓁蓁回到天井,那個阿婆還在那里摘菜,李蓁蓁走過去說:“阿婆,我來幫你?!?/br> 陸娉婷也熱心地蹲下來幫忙。 阿婆的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點頭說:“好,好?!?/br> 李蓁蓁一邊摘菜,一邊趁機觀察地上的大瓷盆。 這個大瓷盆,比一般的臉盆還要大,邊緣有沿。它的顏色非常特別,有點像枚紅色,也有點像茄紫色,上面沒有一絲花紋。 仔細看釉料的底部,也很特別,就像蚯蚓爬過泥土留下來的痕跡,顯得彎彎曲曲。 李蓁蓁把摘好的菜放進去,趁機撥開菜葉子,看了看大瓷盆的底部,果然在上面發現了幾個手指頭大小的孔洞。 李蓁蓁點了點頭,如果她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一個宋代的鈞窯花盆,是用來種花的。 鈞窯瓷器,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這種獨特的顏色和“蚯蚓走泥紋”,正是它獨有的特征。 這種瓷器很不簡單,早在宋代的時候,就受到達官貴族們的熱烈追捧,價格非常昂貴。 據說,鈞窯瓷器出爐的時候,都會有專門的監工負責檢驗,但凡瓷器上有一點瑕疵,都要當場摔碎,不能流傳出去。 這樣做出來的瓷器,成本極高,質量更是達到了頂峰,以至于后世根本無法仿制。 能夠流傳到后世的鈞窯瓷器,數量很少很少,而器型完整沒有殘缺的,那就更少了。 到了最后,就連它的碎片也變得極其昂貴,素來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 而現在,李蓁蓁卻在偏遠的大嶼山,一個偏僻的客家村落里,看到這樣名貴的瓷器,她又怎么能不震驚呢? 李蓁蓁心里萬分好奇,狀若無意地打聽說:“阿婆,你這個瓷盆是怎么來的?” 阿婆想也不想地說:“很多年咯,我嫁過來就有咯?!?/br> 李蓁蓁詢問說:“你一直用它來裝菜嗎?” 阿婆點頭說:“漏水嘛,方便?!?/br> 李蓁蓁嘴角抽搐,不過這個瓷盆原本就是用來種花的,現在用來裝菜,也算是異曲同工之妙了。 此時菜也已經摘好了,阿婆從旁邊的水缸里,舀出一勺水,慢慢地澆到大瓷盆里面,開心地說:“漏水咯,阿妹,幫我洗一洗?!?/br> 李蓁蓁趕緊用手去搓洗菜葉子,隨著她的動作,菜葉子上面的泥土被水流沖刷走了,直接從底部的孔洞流出來,嘩啦啦地流淌到旁邊的水渠里。 李蓁蓁這才發現,原來這個大瓷盆的底部,還有五個不起眼的足,把大瓷盆凌空托起,讓水流可以更快地排出來。 現在看來,這個大瓷盆用來洗菜,確實是很方便呢。 周然從堂屋里出來,就看到李蓁蓁正在洗菜,他看了很久,等到李蓁蓁終于洗好了,才說:“蓁蓁,我們在里面喝茶,你要不要進來?” 旁邊的阿婆和善地笑起來,催促說:“阿妹,你們去喝茶,我這里已經好了?!?/br> 李蓁蓁順水推舟地答應下來,跟著周然走進了堂屋。 這間堂屋的大門口,懸掛著一塊匾額。里面的空間非常寬闊,房梁高高地挑起來,顯得宏偉而壯觀。李蓁蓁一走進去,就感到一陣涼爽。 堂屋的正中間,放著一張巨大的長方形桌子,已經有好幾個學生坐在那里,正在喝茶。 剛才在門口見到的那個男主人,非常熱情地招手,說:“meimei仔,過來喝茶?!?/br> 男主人的面前,疊著一壘大海碗,他從上面拿了一個下來,放了一點茶葉進去,然后用暖水壺開始倒水。 等李蓁蓁一坐下來,他就端著這碗茶,放到李蓁蓁面前的桌子上,笑著說:“這是我們自己炒的茶葉,meimei仔喝一點吧?!?/br> “謝謝?!崩钶栎瓒似疬@個大海碗,小心地喝了一口,覺得茶味很淡,味道倒還可以。 男主人走回去了,李蓁蓁的視線跟隨著他,就看到他的背后,掛著一幅巨大的畫像,上面是一個身穿宋代緋色官服的美髯男子。 這幅畫像已經發黃了,裝在一個同樣巨大的相框里,外面還罩著一層玻璃。李蓁蓁離得比較遠,又有玻璃反光,看不清楚上面的文字。 她心里一動,放下大海碗,走到這幅畫像的前面,就看到旁邊的題跋處,寫著“侯氏先太-祖考五郎公像贊”。 李蓁蓁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侯氏的祖先侯五郎的畫像。 旁邊還有一些其他的文字,李蓁蓁正打算細看,就聽到男主人說:“meimei仔,你看得懂嗎?” 李蓁蓁回過頭來,笑著說:“阿叔,這是你們的祖先嗎?” 這個男主人點了點頭,非常驕傲地說:“我們太公是北宋的進士,后來帶著族人遷到了香江,我們算是最早來到香江的客家人?!?/br> 李蓁蓁有一點不理解,疑惑地說:“阿叔,你們太公怎么會從那么遠的地方來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