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0
遠了,才從空間里面出來。 她嗅到空氣之中殘留的血腥味,輕輕地說:“周然,你到底是什么人?” 李蓁蓁走出了爛尾樓,從空間里面召喚出自行車,騎出去很長一段距離,才隱約看到前面的公路和人煙。 這個地方這么隱秘,怪不得他們一直找不到劉梓喬和K仔。 李蓁蓁騎著自行車,終于找到了一個公交站,她趕緊搭乘著公交車,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回到了自己的家。 到了家里之后,李蓁蓁趕緊又給周然和陸娉婷打了電話。 周然第一時間就跑來了,他狂喜地說:“蓁蓁,你真的沒事?你是怎么回來的?我去到那里都沒有看到你,你不知道我有多擔心?!?/br> 李蓁蓁早就想好了借口,于是說:“我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當時有一個蒙面的人救了我,他讓我先跑,我就趕緊跑出來了,也不知道他們后來怎么樣了?” 周然不由得對那個蒙面人充滿了好感,他還以為是周近南的江湖召集令起了作用,也不知道是哪一個好漢。他已經決定了,要是這個人找上門來,他一定要好好地感謝這個人。 李蓁蓁還在說:“周然,你到了那里之后,有沒有看到K仔和劉梓喬,他們怎么樣了?” 周然若無其事地說:“那個蒙面人應該跟他們有仇,已經狠狠地收拾了他們一頓。你放心,劉梓喬和K仔,再也沒有機會出來傷害你了?!?/br> 李蓁蓁猶豫地說:“他們……是不是已經……死了?” 周然頓了頓,才說道:“總之,你不用再害怕他們兩個了?!?/br> 又趕緊岔開了話題,說:“蓁蓁,這次的事情都怪我,要不是我那兩個保鏢無能,也不會讓你被人綁架了?!?/br> 李蓁蓁說:“這件事情不能怪你,也不能怪保鏢,要怪只能怪劉梓喬他們。他們一心想要找我報仇,不管我們再怎么防范,他們肯定還是可以找到機會的?!?/br> 周然認真地說:“蓁蓁,這次的事情給了我一個教訓。我決定了,再派幾個女保鏢過來,到時候貼身保護你。你別急著拒絕,先聽我說?!?/br> “現在香江的情況你也知道,到處都有人暴動,炸-彈也是到處都有。你身邊要是不帶多幾個人,我是怎么也不能放心的。你就聽我這一次,好不好?” 李蓁蓁考慮再三,最終還是同意了下來。 不過,李蓁蓁卻另有堅持,她說:“周然,那些保鏢過來之后,我要自己給他們開薪水,不然我會覺得很別扭?!?/br> 李蓁蓁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可以接受保鏢們的存在,但是她卻不想讓這些保鏢受制于周然。不然,以后她的一舉一動,恐怕隨時都能夠被周然得知,這是她無法忍受的。 周然看著這樣天真的李蓁蓁,不在意地笑了笑,溫柔地說:“好,都聽你的?!?/br> 都說吃一塹長一智,李蓁蓁經過了這次教訓,深刻地意識到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現在香江的社會環境這么復雜,而且還有黑幫橫行霸道,她以后做事情,一定要更加謹慎小心才行。 為了避免空間的秘密,被保鏢們發現,李蓁蓁還把隔壁的別墅也買了下來,專門給這些保鏢居住。只在兩棟別墅之間,開了一扇小門,讓保鏢們可以從那里進出。 現在,李蓁蓁只要一出門,身邊就圍繞著至少五六個保鏢,不明真相的人看見了,還以為李蓁蓁是哪一位豪門千金呢,排場那么大。 就連陸娉婷也羨慕地說:“哇,蓁蓁,你看起來好威風??!” 李蓁蓁哭笑不得地說:“這種威風我可不想要,要不是沒有辦法,誰愿意帶著這么多人一起出門,大家看我就像看怪物一樣,太招搖了?!?/br> 陸娉婷卻怪笑著說:“這都是周然的一番心意嘛,嘿嘿嘿嘿……” 李蓁蓁拿起一塊蛋糕,塞進陸娉婷的嘴里,說:“快吃東西,把你的嘴堵上?!?/br> 第72章 英國倫敦 開學之后, 地產公司里也沒有什么事情需要cao心。李蓁蓁除了上學,平時都比較空閑, 她又恢復了每天早上看報紙的習慣。 這一天,她翻開一份報紙, 突然在上面的兩個版面上, 看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大標題: “英國病——把英國拖入墳墓的劊子手!” “英國沒病——日不落帝國永不落!” 李蓁蓁起了興趣,立刻興致勃勃地看起來。 原來, 第一篇文章,是由英國的一位經濟學家撰寫的。他在文章中, 用了很大的篇幅,說明了“英國病”的現狀,然后就開始大肆宣傳,說“英國病”將會導致英國的徹底衰落。 而第二篇文章, 是由一位英國的國會議員撰寫的。他痛斥了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說對方是在危言聳聽,胡說八道, 英國是不可能衰落的。 這兩篇完全不同的文章,都是在討論時下最熱門的一個話題——“英國病”。 話說,英國在二戰之中,雖然取得了勝利, 但實際上卻跟失敗了差不多。不僅元氣大傷,而且世界霸主的地位,也開始動搖。 二戰之后,英國的經濟和貿易領域, 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欠下了許多戰爭債務,再加上一戰的債務都還沒有還清,所以,英國的經濟開始停滯不前。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三十年,被外界戲稱為“英國病”。 在這種情況之下,英國的國際地位,自然就一落千丈了。 而另一方面,在1944年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又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結算體系,也就是美元與黃金開始掛鉤,成為了世界上最牛叉的貨幣。 從此以后,英鎊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地位,逐漸被美元取代了。 數據顯示,在二戰之后,英鎊兌換美元的匯率,從一開始的1比4.03,變成了現在的1比2.,跌幅將近三成。 進入1967年以來,英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經濟十分不景氣。 報紙上的那個經濟學家,正是看到了這種現狀,引發了內心的擔憂,才發表了那樣一篇文章,企圖喚醒英國人的警覺。 但是目前看來,持第二種觀點的英國人,還是占了絕大多數。報紙的后面,還附了一個民意調查,表明大多數英國人,依舊認為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對于它可能衰落的預言,根本就不愿意相信。 但是李蓁蓁卻知道,那并不是一個預言,而是正在成為事實。 實際上,進入六十年代,英國的國際地位,就已經大不如前了,應該說是排在了美國和蘇聯的后面。只是英國人向來自大,不愿意去接受這個結果而已。 俗話說的好,你永遠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李蓁蓁知道,英國為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