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2
瓷器的真正價值,比較珍貴。 來自后世的李蓁蓁清楚,再過二十年,粉彩瓷器就會開始風靡全世界,到了那時候,價格也會隨著飛漲。 而現在,李蓁蓁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就挑到了好幾個珍貴的粉彩瓷器。其中就有明代成化年間的葡萄藤粉彩瓷碗。 這樣的一個瓷碗,在后世的價格,隨隨便便都能達到幾千萬! 想到這里,李蓁蓁的心里,不禁生出一股得意之情。 這就是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好處了。 當李蓁蓁經過一家古玩店的時候,習慣性地往里面看了一眼,突然瞳孔一縮,瞬間驚住了! 這,這,這……這莫非是傳說中的那件東西?! 這不是日本的國寶嗎? 它怎么會出現在了這里?! 李蓁蓁心里一喜,立刻走進了這家店鋪…… 第69章 購物狂魔 這是一家專門販賣日本古玩的商店, 位于一棟商業樓的首層,店面不大, 大概只有70平方米左右。 在這家店的西北角,擺放著一尊真人大小的青銅武士雕像。 這尊雕像, 身高大約一米七, 相貌還挺英俊,留著兩撇八字胡須, 身上穿著一身武士鎧甲,腰間還別著一把武-士-刀。刀鞘是深褐色的, 光禿禿,上面并沒有什么華麗的花紋。 這尊雕像所刻畫的人物,正是三百多年前的日本名將——織田信長。 他是日本公認的古今第一名將,生平非常具有傳奇色彩。 眾所周知, 在日本的歷史上, 曾經有過一個長達六百多年的幕府時期。 在這一時期,幕府將軍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 天皇的權力于是就被架空了。這其實就是“狹天子以令諸侯”,幕府將軍的地位,相當于東漢末年的曹cao。 而織田信長,就是這樣的一位幕府將軍。 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愛好, 就是大搞個人崇拜。曾經制作了很多自己的雕像和畫像,分發給手下的武士,以便他們朝拜。 所以,李蓁蓁在古董店里, 看到織田信長的雕像,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引起李蓁蓁興趣的,并不是這尊青銅雕像,而是它身上的武-士-刀。 李蓁蓁輕輕地把這把武-士-刀抽出來,當抽到一半的時候,發現它不動了。 她低頭一看,原來是刀柄和刀鞘之間,用了一根青銅鏈條當作連接。由于刀身過長,才抽出一半,鏈條就已經用盡了,所以不能把刀完全抽出來。 但是這樣就足夠了,一半的刀身,已經足以讓李蓁蓁看清楚它的樣貌。 這把刀,就跟大多數的武-士-刀一樣,刀身細而薄,閃爍著鋼鐵般的光澤,李蓁蓁一點都不懷疑它的鋒利程度。 它的特別之處在于,這把刀的刀身中間,雕刻著一朵暗黃色的雙層十六瓣菊花。 看到這個圖案,李蓁蓁的心里,頓時升起一陣狂喜! 她勉強地按耐住情緒,迫不及待地蹲了下來,去看刀身的另外一面,果然在上面,也發現了一個同樣的菊花圖案。 這下子,李蓁蓁立刻就在心里確定了,這就是日本的國寶——“菊御作”刀! 說到這把“菊御作”刀,也是非常富有傳奇色彩。 日本自建國以來,一直就只有一個王朝,那就是菊花王朝。 之所以叫做菊花王朝,是因為日本皇族的家徽,就是一朵黃色的雙層十六瓣菊花。 而這個家徽,是由日本的第74代天皇——鳥羽天皇設計的。 在歷史上,日本人非常崇拜唐朝,對于唐朝人的喜好,幾乎是全盤繼承過來,其中就包括了對菊花的喜愛。 到了鳥羽天皇這里,他更是把對菊花的喜愛,發揮到了極致。還專門為此鑄造了一把刀,那把刀的身上,就雕刻了兩朵雙層十六瓣菊花紋。 從此以后,這個圖案,就正式成為了日本天皇的象征。 而這把刀的名字,就叫做“菊御作”刀,意思就是天皇親手鑄造的菊花刀。 日本雖然沒有明確法律意義上的國徽,但是民間都默認,雙層十六瓣菊花紋,就是日本的國徽。比如日本的護照上面,就有類似的菊花圖案,只不過它的菊花只有一層而已。 正是由于這段歷史,這把菊花刀,自從誕生以來,一直都被日本的皇室,視為國寶。 甚至可以說,它的地位,和皇室的信物“三神器”差不多。 但是,在幕府時代,象征著天皇權力的菊花刀,卻被幕府將軍搶走了。 由于幕府將軍的權力更迭,非常頻繁。所以,這把菊花刀在傳來傳去之間,漸漸地失去了蹤影。直到后來,再也沒有人知道它的下落。 在日本,還有一個公認的說法,就是這把菊花刀,早就已經完全失蹤了。 現在,李蓁蓁又是為什么能夠確定,這把刀,就是那把“菊御作”刀呢? 那是因為在前世的2005年,有一位著名的日本教授,購買了一尊織田信長的青銅雕像,并在無意間發現了,那尊青銅雕像身上的武-士-刀,正是傳說中的“菊御作”! 為了證明它的真偽,天皇聽說了之后,立刻就派出了一個由幾百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團。他們查閱了許多歷史資料,并采用了種種鑒定方式,最終確定了,那就是真正的“菊御作”刀! 在前世的時候,“菊御作”刀的再次出現,瞬間就在整個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最后那把“菊御作”刀,連同織田信長的青銅雕像,一起被日本的皇室重金收購回去了。為了滿足廣大日本人的需求,還為它們專門建造了一個展覽館。 李蓁蓁前世來東京旅游,還特意到這家展覽館里面,近距離地觀賞了這兩件古董。對于它們,可以說是印象非常深刻。 所以,李蓁蓁乍一看見這尊青銅雕像,立刻就在心里引起了懷疑?,F在又看到這把菊花刀的樣貌,更是直接就確定了,這絕對就是那把“菊御作”刀! 明白了這一點之后,李蓁蓁頓時喜不自禁。 買!必須把它買下來! 李蓁蓁只要一想到,日本人的國寶,被自己捏在了手里,心里就不由得一陣暗爽。 她站起來拍了拍手,就讓跟班的司機,去和店里的老板詢問價格。 一問之下,老板要價200萬日元,還指著墻上“明碼標價,概不還價”的標語,說這是一口價,不接受討價還價。 200萬日元,相當于普通日本人兩年的工資收入。 在1967年,日元的購買力,還不像后世那么水。200萬日元的價格,可一點都不便宜。 老板還振振有詞地說:“這是三百年前的雕像,就要賣200萬日元!” 這個老板并沒有胡亂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