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
傻子計較太丟份了,李蓁蓁干脆告訴她: “我是不會嫁給你家王愛民的,你趁早死了這條心吧!我已經報名去當知青了,你現在這個樣子,就是在阻撓知青計劃,小心我去告你搞破壞!” 沒想到周小蘭聽了之后,非但沒有死心,反而眼睛滴溜溜地亂轉起來,然后理所當然地說: “沒關系,你盡管去當你的知青。這樣一來,你家的房子不就沒人住了么?阿姨家里正好可以搬進來,剛好可以幫你暖著宅子呢?!?/br> 李蓁蓁心里嗤笑,毫不客氣地說:“少做青天白日夢了!你憑什么資格以為,你可以住進我的房子里?我看你該回家好好清醒清醒了,快走吧!” 周小蘭也生氣了,氣憤地說:“你去當了知青,再留著房子也沒用,我為什么就不能住了?我偏要??!” 李蓁蓁斜著眼睛,瞟著她,不咸不淡地說:“房子是我的,我說你不能住,你就不能??!你走不走?不走我可趕人啦!” 被李蓁蓁這樣再三驅趕,周小蘭就算臉皮再厚,此時也不好意思繼續呆在李家了,憤憤地站起身,氣沖沖地走掉了。 沒想到,走了一個周小蘭,又來了另外幾波人。 一連幾天,都陸續有人上門來,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來打李家房子的主意的。 對于這些人的癡心妄想,李蓁蓁都不軟不硬地就給頂回去了。 但是李蓁蓁心里也知道,就算她現在拒絕了,等她一下鄉,到時候肯定會有人來把她的房子給占了的。 這不是一種可能,而是必然! 不過,就算被他們占了又能怎么樣,只要有房契和地契在,這房子就永遠是屬于自己的! 遲早有一天,她還會回來的! 到時候,就讓這些占了便宜的人,都給她把便宜吐出來! 李蓁蓁仔細地收好房契和地契,放到空間里面。 她打算臨走的時候,再把家里的所有東西都搬空,一丁點兒都不給別人剩下來! 時間匆匆,很快就到了李蓁蓁出發去當知青的日子。 李蓁蓁早就在知青辦拿到了介紹信和火車票了。 她心里很想快點離開這里,因此讓知青辦的工作人員,給她定了最早的火車票,是今年第一批下鄉的,竟連春節都不在京城里過了。 對于這一點,陳建國很不理解,還勸她留在京城里,等過了年之后,天氣開始轉暖了,再南下去當知青。 但是李蓁蓁死活不同意,要是真的等到那時候,她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家庭成分! 資本家后代的身份標簽,就像一把懸在脖子上的鍘刀,隨時都有可能砍下來! 她上火車的那一天,陳建國和以前的同學們都來給她送行。 王愛民居然也來了,他已經知道了自己母親的事情,站在那里又是愧疚,又是不舍,支支吾吾地說:“李蓁蓁,真是對不起,我不知道我媽她會……” 李蓁蓁打斷他的話,看著他的臉,不悲不喜地說:“沒關系,我一點也不在意?!?/br> 王愛民說不下去了,只好站在那里默默地看著李蓁蓁。 他心里也明白,李蓁蓁這樣一走了,這輩子都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跟她見面。 郝愛黨也來了,這時候站出來,笑著轉移了話題:“李蓁蓁同學,等你走了之后,我也要去當知青了,不過我不是去南方,而是去東北?!?/br> 李蓁蓁也笑著說:“東北好呀!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好吃的東西可多了!郝愛黨同學,你去了之后,可不要只記得吃,也要記得堅持學習!我相信,以你的才能,總有一天會有大出息的?!?/br> 郝愛黨笑呵呵地說:“好,那我就承你吉言了!” 陳建國始終不能放心,趁著火車還沒開走,又跟李蓁蓁千囑托萬囑咐起來,嘮嘮叨叨地,恨不得把自己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都一股腦兒地傳授給李蓁蓁。 李蓁蓁心里非常感動,默不作聲地乖乖聽完。 她看著眼前這個高大正直的男子,也忍不住再次提醒道: “建國叔叔,我走了之后,你也找機會,快點到地方去任職吧?!?/br> 陳建國點點頭說:“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吧?!?/br>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火車馬上就要開了,李蓁蓁縱然有再多的不舍,也不得不登上了火車。 過了一會兒,火車就緩緩開動了。 李蓁蓁最后一次透過車窗,久久地凝視著窗外這片土地。 火車終于開走了,帶著李蓁蓁,駛向了遙遠的南方…… 第29章 白玉羅漢 六十年代的火車車廂, 跟后世的相比較起來,有著相當大的區別。 座椅都是綠皮的, 一張座椅可以容納兩個乘客,所有的座椅都朝著同一個方向。 不像后世, 火車里的座椅都是兩兩相對的, 中間還有一張小桌子。 在這個時候,普通人如果要坐火車, 只能買到硬座的火車票。當遇到乘客太多的時候,就只剩下站票了。 至于臥鋪, 那是給高級干部們準備的,一般人都買不到臥鋪票。 李蓁蓁暗自慶幸,幸虧知青們是有座位的。 不然的話,以這時候的火車速度, 還沒有到后世全面提速的時代, 一路南下到達廣州,需要三天兩夜的時間, 一共要花費好幾十個小時呢。 如果沒有坐票,只有站票的話,這樣一路站下來,可就遭老罪了。 可能是李蓁蓁趕在過年前出發, 出京的人比較少,所以,火車上的乘客還不算特別多,基本上人人都有座位。 但是, 乘客們攜帶的行李卻不少,一個個都大包小包的,一上來就把行李架都給放滿了。 再多出來的行李,就只能塞進座位底下了,可以說是到處都塞得滿滿當當的。 李蓁蓁因為有空間,可以用來存放行李。不過為了掩人耳目,她也隨身帶著兩個蛇皮袋的行李,里面裝的都是比較輕的東西。 她找到了座位之后,就趕緊把行李也放到了行李架上,這才坐了下來。 李蓁蓁很快就發現,這節車廂里面的乘客,大部分都跟她一樣,也是上山下鄉的知青。 因為京城里的知青去上山下鄉的時候,知青辦是安排了帶隊老師的,此時他也在這節車廂里面。 李蓁蓁剛一坐下來,帶隊老師就走過來,拿出一個小本子讓她簽到。 又過了一會兒,乘客們終于都到齊了,火車也緩緩地開動起來。 六十年代的人是很有娛樂精神的。 火車剛開動沒多久,帶隊老師就站了起來,走到過道的中間,伸出雙手,響亮地拍了幾下,朗聲說道: “同志們,我們都是從京城出來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