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
女士,我們已經都算好,一共312件古董,原價16650塊錢美元,您買得多,我們給您批發價格,按折算,所以就是13320美元?!?/br> 又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李蓁蓁,繼續鼓吹道:“您不是要買13500美元的貨嗎?這還有10美元沒有用上呢,您要不要再給挑一點兒?” 李蓁蓁搖了搖頭說:“算了,這次就先這樣吧,今天就買這些就好?!?/br> 說完,不顧服務員期待的小眼神,掏出錢來付了賬。 現在,擺在李蓁蓁面前的,可就是大大小小好幾十只箱子,她要怎么搬回去呢? 李蓁蓁轉過頭來問服務員:“你們店里有沒有提供送貨上門?我在這琉璃廠旁邊有間倉庫,要是可以的話,就幫我搬到那邊去吧?!?/br> 服務員熱情地說:“當然可以了,像您這樣的大宗買賣,我們每次都幫忙送貨上門的,您等著,我這就招呼人跟著您一塊走?!?/br> 李蓁蓁滿意地夸獎他:“嗯嗯,你們很不錯,下次如果還有需要,我還會再來的?!?/br> 服務員趕緊表示:“哪里哪里,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歡迎您下次再來?!?/br> 李蓁蓁和亨利帶頭走在前面,后面跟著一串小尾巴,服務員們拉著鐵板車,幫李蓁蓁把箱子都送到她事先租好的房子里。 等送走了服務員和亨利,李蓁蓁趕緊關上門,一揮手之間,就把全部的箱子都統統收進空間里去了。 第24章 買車風波 李蓁蓁做好了計劃之后, 就開始按部就班地準備起來了。 在她的計劃里,必須要有一輛自行車, 將來才好方便行事。 但是,要想購買一輛自行車, 需要用到好幾十張工業券, 不僅如此,還需要用到自行車券。 若想得到工業券, 倒也不是一件難事。 只要是工人身份的人,每個月或多或少地, 都會分到一些工業券。 工人們的數量很多,所以工業券的數量也有很多,不算特別稀罕的東西。 主要是這自行車券比較難以得到,一般人還真沒有。 這個時候的自行車券, 可以說是相當緊俏了。 有一個流行詞, “三轉一響”,又叫“四大件”, 其中就包括了自行車。 一個家庭里,要是能把“三轉一響”全部購買齊全了,也就意味著,這個家庭已經過上了小康的生活。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那些在自行車廠上班的工人,往往能夠比別人更早地拿到自行車券。 但是,有了這自行車券之后,要想真的購買到一輛自行車, 還需要花上一兩百塊錢。 這個價錢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拿得出來的。 因此,總會有一些暫時不需要購買自行車的人,把他們手頭上的自行車券拿出來賣掉。 李蓁蓁要打的就是這些人的主意。 她打算到自行車廠的家屬區去探探路,看看有沒有機會買到一張自行車券。 當然,要做這樣的事情,是需要掩人耳目的。 李蓁蓁再一次穿上了那身破爛的棉襖,喬裝打扮了一番,就去了自行車廠的家屬區。 這時候的自行車廠效益非常好,生產出來的自行車,可以說是供不應求了。 所以,在自行車廠的家屬區里面,往來的工人和家屬們,看上去都比較有精神,身上穿的衣服也比較體面。 現在正是早晨上班的高峰期,很多工人告別了家人,陸陸續續地出門了。 李蓁蓁不敢隨便在路上逢人就問,她觀察了很久,等這些工人們都出門上班去了,才走到家屬樓里面去。 她剛才躲在暗處觀察,已經物色了幾個目標,都是那種上有老下有小,留守在家里的中年婦女。 李蓁蓁走到其中一個目標的家門口,伸出手來,輕輕地敲了敲門。 “誰呀?”從門里面傳來一聲詢問。 “阿姨,是我?!崩钶栎桄偠ǖ卣f。 門內的人大概以為是熟人,很快就把門打開了,是一個面容和善的中年婦女。 她看到李蓁蓁之后,有些疑惑地說:“姑娘,我應該不認識你吧?你是不是找錯門了?” 李蓁蓁露出微笑來,悄悄地說:“阿姨,我沒走錯,我聽說你家里有自行車券需要賣掉,所以我就上門來收購了?!闭f完,還向著中年婦女調皮地眨了眨眼睛。 中年婦女聽到之后,有點吃驚,失聲反問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蓁蓁心里有些得意,果然被自己給料中了。 故作神神秘秘地告訴她:“這個我不能說,不過你放心吧,除了我,沒有別人知道。阿姨,我可以進來嗎?” 中年婦女探出頭,看了看左右兩邊,然后側著身子,讓李蓁蓁走進去了,卻對她說:“姑娘,你來得不巧,那張自行車券,我們當家的已經賣出去了?!?/br> 李蓁蓁沒想到事情這么不湊巧,有點遺憾地說:“這樣啊……” 中年婦女湊近來,低聲說道:“不過,我家里還有一些工業券沒有用完,你要不要?” 李蓁蓁來了興致,沒有自行車券,有工業券也是挺好的,一口答應說:“要!” 于是,中年婦女讓李蓁蓁等一下,自己進去里間。 過了一會兒,就拿著一疊工業券走出來了。 她對李蓁蓁說:“姑娘,我這里還有20張工業券,以前有人來收過,都是4毛錢一張的,你看……” 這個價錢很合理,李蓁蓁點點頭說:“可以,我也給你按4毛錢一張的價格算?!?/br> 李蓁蓁掏出錢來,數出塊錢遞給了中年婦女,接過工業券放好之后,又跟她打聽起來: “阿姨,那你知道誰家里面,還有自行車券或者工業券需要賣掉的嗎?” 中年婦女想了想,很肯定地說:“我知道有兩家,老方家和老吳家,他們就住在樓里的……” 李蓁蓁打斷她說:“阿姨,要不你看這樣行不行,你幫我去把他們找來,我們就在你家里面交易。等事情辦成了,我再給你1塊錢的介紹費,你看怎么樣?” 中年婦女聽完之后,非常心動。 她跟另外兩家人都有交情,只是跑跑腿的活兒,就能白拿1塊錢,這樣的好事到哪里去找? 她趕緊答應下來,讓李蓁蓁留在家里等著,虛關上門,就離開了。 六十年代的社-會-治-安還是很好的,人和人之間也沒有那么多防備之心。 中年婦女敢把李蓁蓁一個陌生人留在自己家里,倒也沒有什么顧慮。 大概過了二十分鐘左右,中年婦女就領著另外兩個家庭主婦回來了。 她關好門,有些抱歉地對李蓁蓁說:“姑娘,還真是不巧,他們兩家的自行車券都已經賣掉了,不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