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8
?” 五阿哥微微皺眉,“若是我們才離開,海盜又出來,就靠原來的那些炮船,扛不住??!” “唉,皇阿瑪也真是的,怎么就沒繼續造船?還把戴梓那些人給弄丟了!” 十三哥想起這個,就是一肚子的窩火。大清的火炮,現在的確是占優勢,但西洋人也不差多少。這不繼續研發,保持領先,再跟西洋人干起來,可真不好說誰輸誰贏。 五阿哥沒有回應,只是沉默。 …… 杭州城,丑漢九爺已經囤積了海量的絲綢、瓷器和茶葉,不少人的目光都盯著呢。 雖然這九爺的背后是恒郡王,可是,這么多的貨物,就算是出海,也需要不少的船啊。聽說最近海上不太平,常有海盜出沒。那松江府就被海盜折騰了一下,前些日子,海盜更是跑去了天津衛,燒了造船廠。 “媳婦兒啊,還繼續收貨嗎?爺可跟你講,咱們的銀子不夠了??!” 九阿哥很氣苦,他到現在都還沒弄明白,嘉淑到底要干什么。每日里就是進貨,各種的吃進來。 這蘇杭一帶的紡織作坊,簡直就是在專門給他們家干活的感覺??蓡栴}是,雖然有從東營搜刮來的海量銀子,這只出不進的,也要見底了! “那就出貨吧!” 嘉淑微微一笑,道:“要玩就玩個超大的!” 這一日,杭州城碼頭,船行不斷,浩浩蕩蕩地奔出??诙?,然后一路南下。 海上,五阿哥和十三阿哥聽說有大批的海商出海,上千條海船浩浩蕩蕩,都是懵了下。 “王爺,貝勒爺,您看,來了!” 游弋在臺海之間的五阿哥和十三阿哥統帥的大清水師頓時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上千海船,這得是多少的貨物??? “五哥,咱們跟上不?” 這么多的貨船,要是在路上遭遇海盜,想想都可怕! 十三阿哥頓時覺得,他們有責任護衛商船出海貿易。人西洋人都知道派戰船護航,而且人家的商船上也都有大炮的。 五阿哥笑了笑,道:“那就跟上吧!” 千船出海,這聲勢可是比當初九阿哥在京城搞得那個都要壯觀。 杭州織造、蘇州織造幾乎是同時秘折進京,跟康熙匯報了這一樁盛事,同時大拍馬屁,說這是康熙盛世才有的氣象。 康熙自然也是龍顏大悅。從來帝王,那個不喜歡開創個盛世?文景之治,漢武盛世,貞觀之治、開元盛世……若他康熙能在史書上留下個康熙盛世,豈不美哉? 皇帝開心了,下面的官員自然也就跟著開心了。 一道圣旨下來,該嘉獎的嘉獎,該升官的升官,上下齊樂。 九阿哥聽說這些,就是一陣翻白眼,這些當官的,還真是不要臉啊。他以前怎么就不知道,感情地方官是可以這么當的。明明跟他們一點關系都沒有的事情,愣是被他們占了這潑天之功? “太不要臉了,那也是個笨蛋!” 若非親身經歷,九阿哥是真無法想象,地方官居然如此忽悠皇帝??尚实圻€什么都不知道,完全蒙在鼓里。 “爺,咱們在這杭州城收貨,本就是人家地方官的功勞。要不,你怎么不去京城收貨,不去廣州收貨?” 嘉淑擰了九阿哥一把,“歸根究底,是因為這里有貨??!” “好像,有點道理!” 九阿哥眨了眨眼,果斷地丟開這些事情。反正他現在是不在其位,不謀其事。至于康熙是不是笨蛋,是不是被人騙,他cao的什么心? “媳婦兒,如今貨已經出海了,咱們干啥?” “當然是繼續收貨??!” “媳婦兒,你到底想干啥?” “我想玩個超大的!” 嘉淑得意一笑。 九阿哥直翻白眼,道:“咱們可是整了一千多艘船的貨物,這江浙一帶的海船,基本都被咱們給包了,你這還不算是超大的?” “當然不算,這只能算是小打小鬧!”嘉淑微微笑,“蘇杭的織錦作坊還是不夠大,而且桑蠶絲的產量不行。我要這蘇杭一帶,家家種桑,戶戶養蠶!” “那他們吃什么?” “廢話,當然是吃飯!” “地都種桑樹了,哪兒來的糧?” 九阿哥看白癡一樣地望著嘉淑。嘉淑則是直接反彈目光,回敬九阿哥“你是白癡”的眼神。 九阿哥愣了愣,頓時瞪大眼睛,道:“你,不會是想要把東瀛的糧食運過來吧?” “不可以嗎?” 嘉淑冷冷一笑,“東瀛很多地方都適合種稻米,產量也很高。而且,聽說南邊有些地方的稻米,可以一年兩熟、三熟。他們想要咱們的絲綢、瓷器、茶葉,咱們不正好跟他們互通有無嗎?” 英國的圈地運動,被稱為“羊吃人”,但正是圈地運動,促使了英國的崛起,讓英國的羊毛制品傾銷世界。 那么,大清的絲綢,為何不能傾銷世界? 不單單是絲綢,還有茶葉,瓷器,世界這么大,需求這么高。此時不搞規?;洜I,不搶占市場,難道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而且,讓東瀛的稻米有市場,正好將那里變成農業基地,慢慢將東瀛徹底納入掌控,省得將來出幺蛾子。 ☆、第279章 九阿哥有招 大清缺糧嗎? 缺! 這個答案實在是太明顯了! 為此,康熙多次降旨,鼓勵墾荒,甚至免除農戶的諸多稅賦。只是,從戰爭之中走出的大清,也就是在康熙掌權后才慢慢休養生息。雖不至于說是百廢待興,但戰爭造成的人口減少,大量的土地荒廢,始終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杭之地不種糧食改種樹,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民以食為天??! 九阿哥聽了嘉淑的話,可是久久無語。 “媳婦兒,若真的這樣,怕是不少農戶就沒有了地,你讓他們怎么活?沒有地的農戶一旦變成流民,可是要出事兒的!” “這里沒地,東瀛有地??!南洋那些道上,也都有地??!” 嘉淑望向九阿哥,“爺,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墨守成規,可是不行的?!?/br> “這事兒,讓我想想!” 九阿哥微微皺眉,嘉淑搞得這一出,饒是他,也是有些接受無能。 嘉淑嘆息一聲,若是西洋人有這機會,殖民早就開始了??纱笄迥??不單單是大清,回顧華夏歷史,除卻蒙元兵鋒橫掃四方,其他的王朝,都是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對于周邊小國,都是搞什么天朝上邦的大國仁道。 可是到頭來呢? 高麗沒少鬧事,東瀛的倭寇更是肆虐異常,那邊的小國,也是瞅著機會就鬧出點事情。 這么多的麻煩,已經充分表明,禮儀之邦,大國仁道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