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一清二楚了。 季明珠也很佩服,李歡這天賦,若是到了后世,那些明星們估計要哭死,因為他們根本斗不過李歡。 “小意思了,”李歡嘴上這么說,眼里卻是得意洋洋。 聽八卦聽得太歡,飯菜都快冷了,遲圓圓扒了幾口飯進嘴里,才突然問道:“那趙梅是怎么逃出來的?” 遲圓圓雖然不懂,但她聽自家爸媽說過,像買媳婦的人,基本上都會把媳婦看得牢牢的,不讓她們有一絲一毫的機會逃走。 除非……是有了孩子。 果然,李歡也接著說:“趙梅懷孕了,那男人才稍微看得松一些,因為那男人太高興,就買了酒喝,結果他喝醉了,趙梅就趁機跑了?!?/br> 事實上趙梅不僅跑了,還從男人哪里搜刮了一些錢,要不然她根本沒路費來京都。 當然,這些消息其實都是趙梅一個人說的,真不真實還有待考定,但華清大學勢必要查出一個所以然來。 畢竟這件事,可以算是一件丑聞了,若是不查清楚,勢必會影響華清大學的聲譽。 第64章 回家之后, 季明珠和秦毅說了今天的發生的事, 兩人說完后感嘆, 永遠不要小看人心的險惡。 十多天之后,調查結果出來了,趙梅說的都是真的, 因為事情重大, 不光華清大學, 就連上面都有所耳聞。 頂替這種事情,那必須是要嚴打的, 若是不嚴厲打擊, 讓后面的人有樣學樣,那還不亂套了。 所以不僅趙紅被取消了學籍,她家一家還因為買賣人口入了監獄, 趙紅的父母作為主犯, 最起碼要判好幾年,還要賠償趙梅損失費。 而趙紅, 作為從犯,最起碼也要□□好幾個月。 可以說,這一次, 趙紅一家算是惡有惡報了, 她的父母不僅工作丟了,還要坐牢幾年, 即使坐完牢出來以后, 她父母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畢竟只要他們夫妻的檔案上有污點,那他們就別想再找到一個好工作。 趙紅也是一樣的,她被開除了學籍,檔案上也有了污點,以后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至于趙梅,因為她是受害人,高考也是她自己考上的,學校便說趙梅可以隨時來上學。 知道趙梅的家人都靠不住了,學校還給趙梅申請了貧困補助,每個月十五塊,直到趙梅畢業,這樣趙梅就不用擔心生活費了,可以放心讀到大學畢業。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算是解決的不錯了,結果人的臉皮還真厚,趙梅的爺爺奶奶,被警告了都還不怕,居然帶著買趙梅的那個瘸腿男人到了華清大學,要趙梅改口,好讓她大伯一家無罪釋放,還要把趙梅帶回去。 趙梅若是個軟弱的人,那她就不會能從逆境中逃出來了,她早就恨毒了大伯一家,根本不可能會改口,而且她的孩子早就打了,和那個男人也沒有結婚證,兩人根本沒有關系,所以他們根本沒權利帶走趙梅。 趙梅的爺爺奶奶見趙梅不聽話,原本還想強行把趙梅帶走,結果被學校里的保安人員送到了GAJ待了十幾天,最后他們只能灰溜溜的回去。 這次的雖然事件轟動一時,但人都是健忘的,等幾個月以后,差不多就沒什么人記得這件事了。 …… 光陰似箭,12月以后,國家終于宣布,改革開放了。 這個消息出來沒多久,季明珠就寫信寄到了安山大隊。 季前進收到信時,興奮得要命,因為季明珠在信里說了,我國有的村子已經開始實行“分產到戶,自負盈虧”了,而即使再傻的人,也知道這是什么意思。 季前進早就對集體勞動不滿了,要知道,近些年,社員的勞動積極性越來越不高。 這也是集體勞動的弊端,他們都想著,即使自己不干多少活,到年底也能分糧,而如果糧食不夠吃,還可以從大隊里借糧食。 而社員們這么大膽,也是因為從大隊里借糧食說是要還,這么多年了卻沒幾家還過,因為他們都是越欠越多,根本沒余糧還大隊。 時間長了,大隊就連問都不問了,反正也沒糧食還,結果,其他社員一看,就不舒服了,憑什么自己幸幸苦苦干一年,得到的糧食卻只勉強夠吃飽,而那些懶惰的人家,即使沒干多少活,也照樣不會餓死。 越想心里不平衡,最后社員們干脆想,要懶大家一起懶了,反正也不會餓死,就是地里收成再不好,國家也照樣會管他們。 面對這樣的社員,季前進是罵了罵了,說也說了,結果根本管不了幾天,沒過多久社員們又會故態萌發。 季前進已經灰心喪氣了,結果突然接到季明珠的信,令他精神一奮。 “分產到戶,自負盈虧,”這意思就是說把田地分給各家各戶,收成有多少都是他們自己的,賠了也是他們自己的。 雖然風險有點大,可季前進已經快受不了社員了,所以他決定,還是分。 反正這些年大隊里已經修了水庫,只要社員們認認真真的種地,即使遇到天旱也不怕。 而如果是遇到其他天災導致收成不好,季前進相信,國家是不會不管他們的,既然這樣,還怕啥? 但回去和季三栓商量后,季三栓不同意季前進的做法。 季三栓說,社員們搞大集體已經二十來年了,早就習慣了這種模式,季前進突然要改,若是明年收成好還好,若是明年收成不好,那社員們決定會把一切都怪在季前進身上。 這樣子肯定不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真的遇到了最壞的情況,那社員們還不把他季家撕了。 但就這么放棄,季前進和季三栓都不甘心,畢竟安山大隊的問題實在大了,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田地早晚都要荒廢了,社員們更是會成為廢人,只會張著嘴等著救濟糧喂。 沒辦法強行分田,季三栓就叫季前進先一步一步來,老話說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什么都要循序漸進。 社員們也不是全部都不求上進了,分田到戶的前景還是看得到的,能有錢有糧,很多人再苦再累都愿意。 季三栓就讓季前進把大隊里的地按戶口上的人頭分好,然后通知下去,第一年自愿來分田的社員,就可以先挑田地,而后面的,就只能抓鬮了。 要知道田地也有好壞,如果是自己挑田,那肯定要挑好的,如果是抓鬮,那就是全靠運氣了。 可就像季三栓說的,社員們早就習慣了以前的做法,所以即使是季前進開出先挑田地的條件,大隊里除了他家,也只有兩三家人跟著干。 人少就少吧!畢竟真的把田分到自己手里,就是季前進自己心里也發虛,連他都怕賠了,別的社員估計也是一樣的。 …… 改革剛開放時,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