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6
睛來,“是的,姑娘?!?/br> 史順候在外頭,瞧見霍青棠,腳下疾走兩步,低聲道:“大姑娘,大人來了信,說他一時半會兒回不來,這才剛剛化冰,淮河那頭就分叉,大人要在那里監督水利,我先來與姑娘說一聲?!?/br> 紫裙青袍的霍青棠轉身就往屋里走,瞧見青棠去而復返,烏衣詫異,“大姑娘怎么又回來了?”青棠也不與她啰嗦,“給我收拾幾件衣裳,我要出門一趟?!?/br> 烏衣低頭去尋箱籠,外頭石榴跟著進來,“誰要出門?” 今日的石榴已經不是當初的石榴,如今的石榴會識字會計算,也會打扮了,當日霍青棠賞賜給瓔珞的幾根舊簪子,瓔珞一根都沒要,除卻還能去銀樓重新拋光打造的,剩下的幾乎都是石榴與烏衣合伙分了,這刻她進來,頭上就簪著兩朵青棠節下的珠花。 “是大姑娘要出門,吩咐給收拾收拾?!?/br> “大姑娘要出門,誰允許的?” 石榴越俎代庖,“不行,大姑娘還要去書院讀書,不可隨意出門?!?/br> 烏衣勾著頭,石榴還有話要說,青棠一雙眼睛猛地掃過去,嚴厲又迅捷,石榴諸多沒說出口的話都堵在了嗓子眼兒里,青棠道:“快些,衣裳隨意收拾幾件,銀票給我取出來?!?/br> “大姑娘要這么多錢做甚么?” 石榴的膽子越發大,“這么多錢,大姑娘要用到何處去?” 烏衣悶不吭聲,只管取了最新的衣裳裝箱子,又去帷帳后頭去裝銀票的小匣子,石榴一個橫跨步,“不能拿這么多錢!” 青棠失了耐性,一腳揣在石榴的小腿彎兒上,‘哎喲’,一聲震天響,石榴哭了起來,“疼!好疼啊,好疼……” 史順聞了動靜,在外頭問:“大姑娘,您怎么了?” 烏衣手腳麻利,已經收拾出來一個不大不小的箱籠,她抱著箱子,“大姑娘,奴婢隨您去吧,您孤身一人,出門去也不甚方便?!?/br> 石榴趴在小圓凳子上低聲抽泣,青棠低頭瞥了她一眼,“得意忘了形?!?/br> 烏衣抱著箱子,史順在外頭候著,“大姑娘,這是……?” 青棠道:“走吧,咱們去鳳陽府,那頭定是出了麻煩,咱們都一道去看看?!彼钢讽?,“你去尋個車夫,將府里快些的馬拉出來,咱們早去早回?!?/br> 烏衣依舊跟在后頭,青棠回頭看她一眼,“跟著吧?!?/br> 史順尋了府里資歷最老的車夫老馬出來,老馬是本地人,自小就在市井之中與車夫走卒混在一起,對當地風土人情都熟悉得很,聽聞府中的大姑娘要去鳳陽,便侃侃起來?!按蠊媚?,咱們走哪條路,最快的法子是先上南京,再去滁州,從滁州上鳳陽,如果說姑娘不著急話,咱們可以從南京繞揚州,姑娘還可以回家看一看,再從揚州去滁州也是使得的?!?/br> 青棠上了馬車,又拉了烏衣上來,史順也提著一個籃子上來,“這是石榴從廚房抱來的酒,她說路上遠,咱們走得又突然,煮水熬漿已經來不及,便抱了兩壇子酒水上來,還能解渴?!?/br> “嗯?!鼻嗵膫乳_眉目,石榴半瘸著一條腿在門口站著,老馬本來拉韁要走,“慢著!”青棠自馬車上下去,石榴見自家姑娘過來,又是高興又是羞愧,“姑娘,婢子……” 話還沒說出口,青棠已經抬手,她低聲交代了幾句,石榴連連點頭,又過一陣,青棠才重新上馬車,對老李說一聲:“咱們走?!?/br> …… 云來客棧里,一個大眼睛小廝穿著深色的短打,他低頭收拾行李,“少爺,咱們不說一聲就走,霍姑娘知道了,她不會生氣吧?” 顧惟玉手下頭幾張字據,又帶著幾冊賬本子,男人回頭看寶卷,“還沒好?” 寶卷嘀嘀咕咕,“這叫什么事兒,這回好不容易咱們在蘇州城里這么久,您和霍姑娘就沒見上幾回,如今更好,您一聲不吭就要走,這讓人家霍姑娘知道了怎么想?” 顧惟玉手里的單子是藍老大從江上帶來的,當初顧珩偷了史家老二的東西,胡椒和蘇方,并著一些貴重瓷器,按理說這些都是舶來品,且朝廷禁止私運,如有違規者,不是庭杖就是流放。顧家花十萬兩給顧珩在工部捐了個小官,顧珩一無功名在身,二無出色才干,京城是別想去了,后來一調配,顧珩取了工部設在臨清的收稅站里小吏職位。 原先那小半年,顧珩還算老實,每日勤勤懇懇,后頭不知道受了誰的點撥,竟開始勒索商船,只要是里頭裝了貨物的,不論貴賤,他們都要合伙將人家扒下一層皮來,民不與官糾,顧珩他們得逞幾次,這回膽子愈發大起來,竟然偷了人家大半船的東西,還說是風大浪大打海里去了。 家里子嗣不豐,顧老太爺顧農就三名子女,統共三個兒子,三個兒子已經故去兩個,最小的兒子顧良鏞最為伶俐,此子八歲能頌詩文,十二歲上得到里正的舉薦,一舉就中了個秀才回來,等他身故的時候,還不足二十歲。 顧良鏞去世,顧老爺子躺在床上整整三天沒下來,人都恍惚不能言,直到第四日上,二兒子良功的媳婦舒氏生下孫子顧珩,顧老爺子才從房里出來,瞧見顧珩唇紅齒白生機勃勃的時候,老爺子仿佛覺得幼子良鏞又回來了。也無怪乎顧老爺子這么想,顧珩出生的日子與顧良鏞身故的日子不出七日,七日之內,魂魄還在,顧老爺子就是覺得良鏞舍不得顧家,到舒氏肚子里投胎去了。 所以顧珩從小到大受盡了萬千寵愛,打不得罵不得,就連老爺子自己瞧他,都覺得他將來必定比顧良鏞還要成器三分。 顧珩受寵,蓋過了顧家所有的下一輩,包括長房長孫顧惟玉。 顧惟玉父親顧良煥是長子,做生意十分了的,三年前他出海往波斯購置香料,熟知一去就沒再回來,有人說他出私海,被朝廷抓了,有人說那一日海上有風起浪,顧家的船翻了。到了后來,也沒有人再說了。 顧家花了無數的財力物力去海上、江上打聽顧良煥的消息,三年以來,一無所獲。初遇藍老大那回,就是在江上,藍老大在賭坊賭錢,欠了一屁股債,他躲到江上去,不敢上岸,誰知人家一艘船追了上來,堵著藍老大的小船喊打喊殺,那時候顧惟玉替藍老大還了三千兩的銀子,藍老大便將顧家這位公子當恩人待。 另一冊票據是家里人送來的,老太爺見顧珩的事情遲遲沒有個說法,便從自己私賬里拿了兩萬兩出來,說要填補顧珩的虧空,補貼了史家的損失之后,多余的錢再拿去打點顧珩的同僚,但求替顧珩掃平麻煩,并且叫顧惟玉不要再拖,速速回家,說今年的金玉交章該移摘了。 顧惟玉一雙手瑩白如玉,白玉般的手指壓在賬冊上,寶卷還要再說,卻見自家少爺一直緊緊抿著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