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3
大家都紛紛附和,一聽說明天有兩頓大rou吃,大家吃著牙磣的饃饃都有滋有味的。 既然大家都這么配合,田靈也就坐下了,她喝了一口婆婆做的粥,跟大家征求意見,“那咱們明天吃一頓紅燒rou,晚上再吃一頓豬rou餃子?” 其他人還沒說啥,王提高舉著饃饃,“哦,吃rou嘍?!?/br> 說的王務實都有點分泌唾液了,他雖然不想讓田靈下廚那么辛苦,但是看看家里這幾苗人,這根本沒一個能指的上的。 吃完飯,田靈堅持要分出去一半東西給王美麗,王務實沒辦法,只好由著她,誰讓他老婆就這么好的性格呢。 王美麗也是個眼皮子淺的,剛剛還心里暗暗的嫉妒田靈,但是田靈分給她東西的時候她又忍不住的開心起來。她長這么大就沒見過這么多好東西,她這時候也不嫌累了,自己一個人提著大包小包的放回自己屋里去了。 第二天,田靈還跟以前一樣,早早就起來了,昨天浸在涼水里的豬rou還新鮮著,田靈先練了一鍋豬油,才開始準備做豬rou,早上,王務實也早早就起來了,現在他快要當父親的人了,他得讓自己的媳婦過上好日子,他首次去查看了一下家里的雞窩,之前買回來的雞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窩,幾個小雞仔都長大了,而且母雞又孵了好幾只出來,因此,保證每天兩個孕婦一天一只雞蛋是沒什么問題的。等生了孩子,殺雞燉雞湯也夠。 煉好了豬油,田靈用滿是豬rou的鍋烙了幾個豬油烙餅,撒上鹽,就一個字,香。 一大早,王老耕家的人都是在香味中起來的。早上的時間是寶貴的,一般大家都是隨便吃兩口就上工了,因為今天有豬rou,大家早上吃著豬油烙餅,王老耕跟幾個兒子交代,“今天吃完就上工,吃這么多,今天得把麥子都收了?!?/br> 幾個人答應了。 今天田靈就在廚房度過的,雖然王務實一再跟她交代讓她注意休息,但她就是個閑不住的命,五斤的豬rou啊,過年也不過就是這個量,她一定不能浪費,要好好做。 中午,田靈做了一大鍋紅燒rou,加了不少調料,味道飄出去二里地去,大家都知道王老耕家里今天吃rou了。大家中午自覺地從地里回來,老遠就聞到了rou的香味。王家父子從來都是吃務實娘的手藝,哪聞過這么香的味道。 來來往往的村民無不跟王老耕打招呼,打聽著老王家又有什么喜事。 務實娘這時候又有的說了,自豪的說,“大兒媳懷上娃娃啦,這得吃點好的?!?/br> 自此,全村人都知道了,王家的大兒媳婦,考上了高中又懷上了孩子,簡直是雙喜臨門。 第六十一章 現在才剛剛秋收結束,距離田靈開學還有大概兩個月,這時候是六十年代,農民比較多,為了秋收,學校也會調整時間,特地留出時間來讓大家回去幫忙秋收。 王務實大致算了算時間,大概等田靈開學的時候,她也有三個月的身孕了,那時候身體比較穩定,正好可以去城里上學。不過為了等孩子生出來能有好的生活環境,王務實還是加快了魚塘生態系統的建設行程。 接下來,王務實跟林毅商量了一下,就跟著李兵一起踏上了去李兵老家的行程,魚苗的購買以及運輸都不是個容易的過程。林毅坐鎮王家溝主持秋收交糧以及魚塘的繼續建設行動,兩邊雙管齊下,加速進程。 王務實跟著李兵買了兩張火車票,來到了李兵的老家,浙江,這里距離王家溝村要做一天的火車,這算是近的。 王務實之所以帶著李兵來浙江,一方面因為李兵家里是浙江的,但是其實三自一包的最早的試驗田并且也做的最好的就是浙江省的永嘉縣。讓這幾個知青來看一下先進的生產經驗對整個王家溝以后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李兵現在早就把王務實當成了自己的哥們兒,不知怎么,李兵覺得現在這個明明比自己小了好幾歲的孩子但是做起事情來,又大膽又果斷,思考問題又十分清楚全面,甚至比林毅都能穩得住,因此他現在十分信任王務實。 到了浙江,王務實看著李兵,“要不要去永嘉縣看看?” 王務實曾經拿著介紹包產到戶的報紙給林毅和李兵看過,他們特地研讀過那篇屬名何成的文章。曾經他們幾個還在林毅那間小辦公室里仔細的對著這篇人民日報上的文章討論過。 曾經林毅想在王家溝村全面實行三自一包,但是信心不足,這個年代,政治敏感性是每個人生存的必須法則,更何況林毅等人吃過虧的。 但是這篇文章介紹了第一次突破“生產組和社員不能包公包產”的禁區,提出了對于“組”和“社員”建立包工包產責任制的設想。而浙江省永嘉縣,則是第一個包產到戶的試驗地。 李兵看著王務實笑,“我就知道你這小子有花花腸子,不過我們的介紹信是去我們縣的,去別的地方行嗎?” 王務實掏出包里的另一張介紹信,這是他晚上特意一個人去找林毅開的。 “這可是包產到戶的最早試驗地,你不像看看發展成什么樣了?有什么樣的經驗,走了什么彎路,你難道不動心?”王務實當時跟林毅如是說。 雖然這冒了點風險,但是王務實的話太具有誘惑性。 斟酌再三,林毅又給王務實開了一張介紹信,“務實,其實我真想去那看看?!?/br> 王務實看著林毅,“我去就等于你去,我相信以后王家溝會比那里都好的?!?/br> 林毅笑笑,“你辦事,我放心?!?/br> 李兵有點激動的看著王務實手上拿著的另一封介紹信,“你小子這行啊,這么大的事一路上一句話都不說?!?/br> 李兵這孩子,心里藏不住事,要是早告訴他,他能嘚嘚一路,這個時代,低調是最重要的品德,可惜他沒有。 永嘉縣距離王務實他們下了火車之后有段距離,不過這時候盡是熱心腸的人,他們沒費什么口舌就坐上了一個去永嘉縣的毛驢車。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在去永嘉縣的路上,王務實和李兵就聽這里的勞動人民描述了永嘉縣的生產模式,這里的包產到戶似乎跟王務實和林毅他們理解的包產到戶不是一個概念。 這里的生產似乎不是以戶為單位經營的,仍然以隊為單位統一經營,很多農活都是靠集體完成的,一部分不適合集體勞動的部分才由社員自己去安排,包產到戶實質是一種產量責任制和勞動質量責任制到戶,而不是像林毅他們現在所執行的純粹的包產到戶。 有些東西非見而不能得,如果不是親自到永嘉縣,王務實自己是無法想象這里的社員生產積極性和生活已經做到了何種地步。 永嘉縣的生產隊長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