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8
。 再過些時日就是宜嬪賈欣怡的生辰,她是要送禮的,堆香已經是除了凝煙之外她屋子里針線活兒最好的了。 周明珊轉頭看了堆香一眼。 年輕的女孩兒雖然極力掩飾,可眼底還是跳動著雀躍。 平素看著穩重多了,到底還只是十幾歲的小姑娘。 她心底一軟,應承道,“下次出去的時候必定帶上你!” 堆香眼睛一亮,大力地點著頭。 周明珊便笑著去了正房。 袁文忻已經收拾好了,正歪在榻上和袁氏說話。 他穿了一身寶藍色暗云紋長袍,領口袖口都鑲繡著銀絲流云紋的滾邊,整個人看上去清爽中透著貴氣。 見周明珊一直打量他,袁文忻把手中的折扇一甩,齜了齜牙,“是不是覺得忻舅舅今兒格外得帥氣?” 周明珊下意識點頭,“是啊,忻舅舅穿這一身看著真不錯!” “果然有眼光!”袁文忻把折扇“唰”的一下合起來,順勢便要往周明珊頭頂敲上一記。 “忻舅舅……” “二弟……” 見袁氏和周明珊母女一起投來不贊成的目光,袁文忻只得訕訕得收住扇子,縮回了手。 “二十好幾的人了,也不說穩重些!” 袁氏瞪了他一眼,又開始囑咐周明珊,“外面人多,福兒可要小心些,身邊不要離了人……有事跟你忻舅舅說……” 眼見袁氏的嘮叨越來越多,周明珊趕緊朝袁文忻使眼色。 袁文忻立馬開口,“姐,你看這天色不早了,我們是不是該出發了?” 袁氏看了看天色,又說了幾句才放了他們出門。 舅甥倆下了正房臺階,便齊齊出了口氣,然后相視一笑。 出了二門,騎馬的騎馬,坐車得坐車,一起往萬香寺行去。 離萬香寺越近,路上便越發擁擠,車架好幾次都被擠得停在原地難以行走。 周明珊幾次讓婆子提醒外頭趕車的,寧可慢些也別沖撞了路上的人。 一路緩行慢走,等袁文忻帶著周明珊到了萬香寺,法會早已經結束。 周明珊也不在意,她們本也不是為了參加法會的。 萬香寺原本只是京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寺,香火也很一般。 不知哪一代的主持突發奇想,買下了萬香寺后面的十幾畝荒地,這主持是會經營的,他帶著弟子把這些地都開了荒,然后又種上了長春花。 不知道是這里的地勢好還是主持會cao弄,不過一年時間,這十幾畝長春花便長勢旺盛,開得分外耀眼,遠遠望去如煙霞絢爛,煞是美麗好看。 如此一來萬香寺便吸引了不少游人,香火也慢慢好了起來,后來經過不少年的經營,那一片花海的也擴大到了幾百甚至上千畝,蔓延到了整個后山,花的種類也增加了許多,名副其實得四季常開、萬香浮動,而最開始的那十幾畝紅霞也一直沒動。 這也是萬香山和萬香寺名字的由來,至于原本的山和寺叫什么名字反倒無人理會了。 聽說前朝有位酸腐老儒,曾以堂堂僧廟名為萬香太過俗艷有傷風化為由,上書寺務司要求整治,不過后來也成為飯后談資而已…… 幾人一邊沿著石階往上走,一邊聽袁文忻講這些陳年古典。 周明珊自是以前就聽說過的,不過幾個丫頭卻不是,尤其是七寶,年紀小,性子又活潑,對于這些奇事怪語最是感興趣,一直追問個不停。 “我覺著萬香這個名兒挺好聽的呀,難道那些讀書人讀多了書,便覺著好的也不好了?那不就是我娘說得睜眼說瞎話嘛……” “噗嗤……” 袁文忻被她這最后一句話逗得忍不住笑出了聲,朝周明珊擠了擠眼,逗七寶,“對,小丫頭,你說得對極了,難為你小小年紀就看得這么透徹,比那些活了幾十年的人強多啦,那些人啊就事讀多了書睜眼說瞎話,哈哈哈……” 周明珊瞪了他一眼,袁文忻才有所收斂,裝模作樣得整了整衣領,又繼續往前走去,不過從他不時抖動的雙肩不難猜測他此時的表情。 忻舅舅不怎么喜歡讀書人,但其中尤以父親周澤為最,盡管周澤是他姐夫。 起因主要是兩件事。 一件就是十幾年前羅姨娘的舊事,雖然罪魁禍首是羅姨娘,可周澤當時的態度卻讓袁文忻始終耿耿于懷,認為他作為男人優柔寡斷,不守信諾。因為周澤當年在袁老翰林跟前時做了保證的,絕對不讓袁氏受一丁點兒委屈。 第二件事就是周澤中舉之后的選擇。當年周澤在與袁氏成親之前就已經中舉,可成了親之后一直到他考中探花這十幾年間,周澤一直都窩在家里,筆墨紙硯、人情往來、交際應酬、庶女姨娘等等這些拋費,光是靠著公中給的那些月例銀子遠遠不夠,絕大部分都要依賴于袁氏的補貼。而周澤既不出仕,又不謀其他的進項,一直心安理得的享用著袁氏的嫁妝,這讓袁文忻頗有微詞。雖然作為主母,主持家務、撫養子女都是應該的,可一個男人如此卻讓人瞧不起。 周明珊知道得如此清楚當然不是因為袁氏,以袁氏的性格絕對不會把自己娘家弟弟對夫君的不滿告訴女兒,而是得益于她和袁文忻甥舅之間的“不分大小”以及性格相投。 當然,這些也都是她重生以后慢慢回憶起以前的事情,從忻舅舅的只言詞組和行為舉止上總結出來的。 前世的她根本就是個傻子,還以為忻舅舅只是因為自己不喜歡念書,便單純得不喜歡讀書人。 這會兒袁文忻如此樂呵,當然是因為覺得七寶的話正好說到了他心頭上,可他卻忘記了,袁家的老少爺們,除了他自己,其他的可都是讀書人。 ------------ 第255章 出現 走了有差不多一刻鐘,他們終于到了萬香寺前門。 不過幾人卻沒進去,而是踏上了前門左邊的林蔭小道。 如今的萬香山早就不是以前的情狀,自從花海規模擴大,萬香寺的香火越來越旺盛之后,每年法會時期慕名而來的人數以千萬計。 一些善鉆營的小販,給萬香寺交些銀錢,便能在周圍的空地上賣些瓜果茶飲、針頭線腦之類的,做些小生意。還有街頭雜耍的、賣小食的、以武會友的……各種人群一股腦兒都涌到了萬香山腳下,即便是不識花、不看花,光是看這些熱鬧也不虛此行了。 人多了,自然麻煩就多。 講究規矩的人家,便遮了帷子自得其樂;一般平頭百姓當然自在,溪畔花間游玩賞景自是不提。 袁文忻早就叮囑過,他們此行自在為主,不弄那些勞什子規矩。 所以周明珊才在千巧坊送來的衣裳中選了這一套,衣衫簡單精巧,便可以少配些釵環首飾,就連丫頭也止帶了紅云和七寶兩個,只袁文忻多帶了幾個仆衛,以備不時之需。 沿著小道走了沒多久,便進入了一片花的世界。 牡丹、月季、芍藥、玉簪、芙蓉、玉蘭、杜鵑、建蘭…… 既有應季的時令花,也有反季栽培的稀有品種,遠遠望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