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
,也是藥學院412班新生?!绷硪粋€緊跟著介紹起來,不過沒有張兵兵那么熱情,性子似乎要內向些。 梁曉雪也做了自我介紹,說自己是來自下坎山村的,醫療系101班新生。簡單介紹完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進門左手邊靠窗臺位置的上鋪。她還算挺滿意,對比睡下鋪,上鋪要跟自在些,起碼不怕隨便有人來就坐了她的床。她是個有點領地意識和潔癖的人,對陌生人尤其如此。 放下行李后便從網兜里拿出搪瓷臉盆和抹布,準備去走廊盡頭那邊的水房打水過來清洗床板。雖然上一屆的人走的時候整理得很干凈,但是過了一個學期依舊落了灰,還是得全面清洗一遍才能睡。 等梁曉雪清理完床板晾干,又把蚊帳和床簾掛上,蚊帳是那種老式的有點米黃色的款,窗簾純粹就是農村土布,只不過暈染得不錯,是深藍色的,掛上去很能擋住外頭射進來的陽光以及別人窺探的視線。 哪怕同住一個宿舍,對待這些未來五年要住在一塊的舍友,她也是很有戒備感,需要自己獨立的私人空間,不過白天沒事的時候還是將床簾拉開,不然就顯得很疏離,像給人不想交談的信號,這不好,不求和宿舍人感情多好,但是起碼得表面和平。 等梁曉雪把衣服放到屬于自己位置,宿舍里又陸陸續續來了其他人,有的是像她一樣一個人來的,也有的是父母帶著過來,人一多宿舍里一下子擁擠熱鬧起來。 梁曉雪還有些行禮沒有添置,整理好自己的東西以后便徑直出了宿舍門,她要出去買點東西回來。 而這一邊鄒茜玲他們開學的情況也跟梁曉雪差不多,來幫忙的師兄比醫科大學師兄的熱情有過之而無不及。 顧一輝自是早早跟張思樂在一起,半點機會不給那些師兄們。無論在哪個年代,防火防盜防師兄總是沒錯的。 而蕭念白他家距離三水大學不會特別遠,昨天便先回家住了,一大早就把自己的行禮給弄到學校里,等紀燕珊過來之后直接領著她到計算機系的窗口去報道。 剩下鄒茜玲一個站在原地,看著他們出雙入對,有點兒心塞塞,和男朋友一起開學什么的,不是她的戲份,誰叫找的對象是軍人呢? 不過她單獨走卻是吸引更多師兄前仆后繼,畢竟顏值在那,想忽視都難。 謝絕了一路上的熱情幫忙,鄒茜玲總算到了自己的宿舍,也跟梁曉雪一樣是八人間,上鋪位置,不過是靠著門口的上鋪。 還沒等她整理完床鋪,張思樂和紀燕珊兩個人都弄好了,過來幫她一起整理,然后再一起去添置缺少的生活必需品,順便吃個午飯。 等到下午回來的時候,宿舍的人都來齊了。學校估計是特意安排的,每個宿舍基本來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不過京市本地的有兩個女生,長得還不錯,一個嬌俏可愛型,一個英姿颯爽型。兩人是朋友,睡覺分的也是上下鋪,挺巧的,其他五人有的來自縣城有的來自農村,性格怎么樣只能淺顯看出來,鄒茜玲覺得要和平相處可能要先磨合一陣子。 報道第二天班上的人就先讓班主任給聚在了一塊兒,輔導員是一個中年短發婦女,人看著有點嚴肅,氣場挺強大的,簡而言之就是有點兇,班上有膽小的女同學不太敢看她。 就跟后世的班主任動員一樣,開場說了鼓勵語,又讓人做自我介紹,選出班委等等。 學習委員選了高考狀元,不是鄒茜玲,而是一個高瘦的男生。這個班上簡直藏龍臥虎,高考狀元就有五個,鄒茜玲充分感受了三水大學的學生質量是有多高了。 在報道后第三天,鄒茜玲他們為時五年的大學生涯終于正式開始。 第79章 梁曉雪所在的醫療系有五個班, 整個系的女生不多, 她的班上只有五個女生, 其中一個和她同宿舍, 叫周安語,是京市本地人, 父母都是從醫的, 長得挺好看的一姑娘, 性子瞧著有點傲,但學習成績是不錯的, 跟幾個老師關系也熟悉的樣子。 聽說這一屆有許多人都看好她,覺得她未來會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 本系的新生開學典禮上,她也作為新生代表上去講話了, 吐字清晰腔調周正,內容更是符合這個時代的激情昂揚,底下的學生鼓掌得厲害。 如果有后世?;ǖ脑u選,那是當之無愧的系花了。 梁曉雪看著十分熱鬧, 好像又回到了從前的時候,朝氣蓬勃的新生對未來充滿干勁,初生牛犢的勇氣。 開學典禮過后便是正式上課, 醫療系的課程十分重, 這個時候還不像后世那樣細分出許多專業, 大家幾乎什么都要學, 無論是腫瘤科還是婦科, 都歸在醫療系上面, 除了理論還有實踐課,每一個醫療系的學生都不輕松。 而且在這課程中還要夾雜著勞動課,思想課,甚至是外語課。 梁曉雪有點苦惱的是現在許多教材是從蘇聯那邊過來的,她的俄文遠沒有鄒茜玲那樣厲害,要是只看譯本的話怕有些知識點翻譯得不夠準確,這不是指譯者水平不夠,而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譯者是按照他的理解翻譯的,梁曉雪認為應該自己再看一遍原版教材比較好,學校的圖書館有相關的原文版本,在的時候沒準自己會有新的收獲。 醫學本來就是很嚴謹的事情,尤其是她現在夾帶了后世的知識,如何將后世的知識與現在學的融合在一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而在正常上課勞動之后,又開始辛苦的俄語學習,尤其是專業相關的書籍。 不過在語言上她還有另外的優勢,她的英語學的很好,或者說是醫學英語學得非常好,專業詞匯基本沒有不清楚的。而因為現在的中蘇關系學校除了要學俄語課,還要學英語課,課程所占的比例不比俄語少。 這個年代的人大部分俄語學得好,英語基本是零基礎,許多人在上大學之前都沒接觸過英語,聽著他們磕磕絆絆地跟著涂著艷麗口紅的留美歸國女教師學二十六個字母,梁曉雪抱著俄語專業詞匯感到了安慰。 因為他們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服務醫學,所以英語學習也不是系統化的,而是講完字母,語法這些基礎的前提上,每節課都要教一些專業醫學詞匯,有點像速成班的效果。這并不是說是教師水平不夠,而是當前的大環境影響,要是按部就班慢慢來學,大概等他們畢業都沒辦法看懂英文教材。 不過梁曉雪覺得大概就他們這一屆以及往下再一兩屆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吧,因為京市還有其他幾個地方開始試點改學英文課程,在上大學前把英語基礎打一下,大學后就不用耗那么多時間從頭來過了。 梁曉雪為了隨大流也沒表現出自己會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