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8
一天找回來了,別人也會在背后嚼舌根,用最大的惡意揣測朱菁菁消失之后會遭遇什么事,哪怕是有同情心理,可名聲卻是真的壞掉了,不說和趙家的婚事,就是出門在外,都可能會受到惡意。 朱大哥寵愛朱菁菁不做假,怎么會讓她受到這樣的風言風語?所以他不能關罪魁禍首。 但是不能這樣懲治,也有別的辦法,譬如斷了兩家關系。 說到底,親戚也分個親疏遠近,姐妹又怎么樣?和自己的親生女兒比起來,孰輕孰重還分不清嗎? 朱大哥把審訊來的內容遞給父母,他們自然會有決斷。 而小姨一家在京市無根無基,這么多年來還不是靠當jiejie姐夫的扶持護航,斷了這層關系,吃虧的是誰一眼便了之。 再把造成這件事的主謀推出去,表妹會受到什么待遇?朱大哥一點都不在乎。 第55章 朱菁菁對鄒茜玲她們說這些不是要訴苦, 只是心底知道后一直挺生氣, 怨恨, 郁悶, 還有一些受傷,可這些除了大哥又沒別的人可以說, 壓著有點兒不舒服, 這才找了她們, 順著氣氛吐露了幾句。 不知為何,比起那些小姐妹, 朱菁菁還是更信任鄒茜玲她們,大概是她們救了她,也大概是她們不是她那個圈子的, 說出來也不怕傳出去。 鄒茜玲猜到她的心思,便只當個聽眾,聽聽就好。而紀燕珊在人情世故方面是不開竅的,聽過之后發表了幾句‘你表妹真可怕’的感概就沒聲了。 這樣一來, 朱菁菁倒是真的覺得胸中郁氣出了不少。 鄒茜玲和紀燕珊在京市待了五天,因為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這村里還要上工, 所以不能在京市逗留太久, 走馬觀花地瀏覽了一遍京市, 便和紀燕珊趕著上火車了。 火車是朱家幫忙買的, 臥鋪票, 軟臥。在這個平行世界一般人可以買硬臥, 但是軟臥票得干部才能買,多虧了朱家,鄒茜玲和紀燕珊這才坐火車能更舒適。 她們的火車票是凌晨五點三十分的,雖然鄒茜玲推辭,但是朱菁菁還是堅持過來送,朱家大哥騎著自行車載她過來。 臨行前朱菁菁很是不舍得,讓她們到了地方一定要給她寫信。 鄒茜玲本來沒打算交這個朋友的,但是這幾天相處來看朱菁菁確實是個性格不錯的人,內心堅毅又重情義,每天帶著她們去京市各處走都沒有半點兒不樂意,挺真心待她們的。就算鄒茜玲和紀燕珊拒絕去她家做客,也不會因此產生什么不快,一點都不勉強她們,沒有擺架子。 “行,放心吧,等我們到了就給你寫信?!?/br> “說好了那可不能反悔啊?!?/br> “嗯嗯,放心吧?!?/br> 火車準時在凌晨五點三十分出發,目的地是洲市,到那兒再轉車回去,沒有直達。 不過鄒茜玲她們這一趟的目的地是滬市,也不著急,火車中途會經過滬市,在那兒下車就成了。 這一趟來京市是意料之外,做成了心血來潮的事之后,還獲得了一堆醫書和常備藥品。那是朱家人送的,因為救下了朱菁菁,朱家父母一直想要找機會感謝,但是鄒茜玲她們又不想去大院,所以最后就說要了醫書,中醫西醫都要,梁曉雪現在可是中西醫輔修,得讓她看看這個平行世界的醫療水平發展到哪兒了。 原本她是打算去黑市找人弄的,但是既然有這機會,讓朱家人來弄更好,畢竟他們站的位置更高,有朱菁菁這份情在,必然會盡力找到更多的醫書回報。此外他們還贈送了一些常備藥品和針水,完全足夠一個小診所大夫的規格。 到了京市百貨大樓鄒茜玲才知道常備藥品是可以出售的,并沒有她想象中管制那樣嚴格,不過針水這些倒是要嚴格控制一些,所以鄒茜玲還是挺感激他們這么細心附贈了藥品針水的,一大袋子裝的好好的,沒有意外情況在農村應該可以用上一年,上了車趁沒人注意她就將這一袋子藥品裝進空間里,免得弄壞了。 至于醫書還有朱菁菁送的衣服零食那就下了火車之后再裝進空間,不然太打眼。 而就在火車開走后一個小時左右,京市的百姓陸陸續續起床,開始一天新的生活,尤其是退休的老人家,更是早早起來打打太極練練五禽戲,養養身體。 只不過今天的情況有些不一樣,打太極的公園里,廣場上,王府井街,全國農具展覽館等等標志性建筑,都在視線看得到的地方看見一塊新鮮的豬rou,豬rou下壓著一張紙條,識字的人看見上面寫著:1956年——1961年,三年大旱。 京市的百姓最有危機意識,所有撿到這紙條的都不敢大肆聲張,膽小的就把紙條處理掉當作什么都不知道,膽子稍微大一點又怕殃及自身的就選擇報警交給警局。因著陸續有幾個人交上一模一樣的紙條,說法也一樣,于是便很快報到上面去,但是并沒有在京市造成恐慌,因為上面一得到消息,立即將‘贓物’收起來并且控制流言的傳播。 小老百姓只想安穩生活,誰敢亂嚼舌根?于是這事在老百姓中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但是如果仔細注意,還是會發現有幾個人開始暗地里加快糧食的儲備,不是為了賣,而是未雨綢繆。 而上面得到這紙條,那是立即派人就去查是誰做的這件事,但是卻一直沒有什么頭緒,因為這人做的時候很謹慎,幾乎沒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線索,嫌疑人都沒抓著幾個,潛伏在京市的特務倒是陰差陽錯揪出了幾個。 至于這紙條的內容,沒人敢輕易下結論說是假的或者怎么樣,因為如果這事不是特務做的,來攪亂人心的,那就是對Z國的一個善意提醒。三年大旱,這四個字眼實在太觸目驚心了,如果是真的,那會造成什么影響,幾乎是可以預見。 上面的大佬們湊在一起開會,各持有不同的意見,有的覺得這就是無稽之談,有的覺得這是特務的手段,有的寧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幾方人馬吵吵鬧鬧,一時沒出個結果。 在這吵鬧的期間讓氣象站的人去查天氣情況做出預測分析,又派人把今年全國干旱的地方以及糧食產量統計出來,結合在一起分析報告,最后才做出了決定。 相信這上面的話,并且積極做好準備,應對這次的災害。 于是歷史在這兒開始拐了個小彎,雖然還是無法避免大旱,但是能夠應對的事情多了去了,科學上可以讓人繼續研究人工降雨,去年的時候Z國就實施過一次人工降雨并且成功,緩解了Y城的六十年大旱情況。只是人工降雨的手續比較復雜,費用更是高昂,一次實施就得上百萬,對現在的Z國來說,上百萬可真不是個小數目,要是全國都來一次,那肯定會對財政造成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