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9
翹首盼望下一任皇后人選,可就在這時,此事卻全然沒了后續。 若是有人不長眼的出聲催促,這位更是將拖字訣和耍無賴,玩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若是再敢有人不長眼睛,那這位就會拿出大無畏的架勢來譴責你,我立哪個皇后,這乃我的家事,連這些你們都要管,不覺得管的太寬了嗎? 這乃是一個萬金油的答復,從古至今,只要皇帝不想大臣太過cao心自己后宮,都會祭出這個理由。 只不過,此時朝堂上最大的那個大佬,首輔宋四輩悶不吭聲,沒了領頭羊之后,下面蹦跶的也就是一些小卒,根本翻不出什么浪花來,如此,也就被這樣搪塞過去了。 好吧,林大妞也認識到了這些人的另一面,該看上面人眼色時,那是十分會看眼色的,略有點風吹草動就跑的比兔子都快。 就正這種紛紛擾擾,略帶熱鬧的亂像之后,孫青山與李明成的屠刀才悄無聲地的亮了出來。 且出手便是殺招。 裴朝、姜明軒與楊再風三人聯名上書,彈劾首輔宋四輩,奏折上共列了七條罪狀,貪污受賄,侵奪田產,縱奴行兇等等洋洋灑灑共七大條。 此折一出,當即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僅是奏折內容,而且還有此三人的身份,眾所周知裴姜楊三人,那可是宋四輩的學生,被自己的學生彈劾,這簡直就是將宋四輩的臉放在地上踩。 來這么一手,即便宋四輩這個臉皮厚血防高的老油條,也險些支撐不住。 當初高庸當政時,也出個類似的情形,但最后都被高大人巧妙化解,可高庸能解此困局,卻不代表宋四輩同樣可以。 高庸在首輔的位子上做了十年之久,朝堂半數以上都是他的黨羽,且本人即有傲人的功勛,又有非凡的手腕,這才能夠轉危為安。 可宋四輩又怎么能與高庸相比呢?先不說二人的才華和心計,宋四輩滿打滿算才在首輔的位子上坐了四年,和高庸一路披荊斬棘不同,宋四輩這個首輔的位子,很大程度上是因著運氣而得來的,這二人身后勢力之差別,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所以,同樣的情況,高庸可以穩坐釣魚臺,但對宋四輩來說,已然算的上傷筋動骨了。 裴姜楊三人只是先鋒,而真正的力量,卻還在后面,在這封奏折上書的第三天,戶部兵部禮部幾位侍郎,外加十名御史聯名上書,再度彈劾宋四輩。 一時間,朝堂之上,你來我往,吐沫橫飛,奏書如雪片一般飛舞,雙方簡直打的不可開交。 宋四輩憤然乞骸骨,稱修身不嚴,不堪其位,帝不允,三日后再度氣請辭,奏書仍舊留中不發,事情便一時僵在了那里。 而就在此時,一件誰也沒有料到的事,卻意外的發生了。 白三爺和其子被捕,并被押送到京城請功,而逮住白三爺父子的這人,正是浙江的一個都司名為楊亦清。 孫青山初聽聞此事,便臉色大變,整個人先是憤怒再是痛罵李乾明,最后罵完則是一聲無奈的嘆息。 幾載的熬盡心血的籌謀,如今……毀于一旦! 叫人如何能不痛心。 孫青山簡直把楊亦清生啃了的心思都有:“這個蠢貨,這個蠢貨!” 林大妞心道,人家可真是不蠢呢,簡直把每一步都算計的都恰到好處,別管實際里到底如何,單憑有進獻白三爺這個功勞在,即便是皇帝,也不得不捏著鼻子獎勵。 可是,叫林大妞最最想不通的是:“不是早就提醒過他們了嗎?李乾明不該如此糊涂??!” 這才是林大妞最想說的,若是沒有人提前告知也就罷了,可這些早在孫青山在位時,便是囑咐了又囑咐,李乾明和白三爺都不是那等沒成算之人,他是怎么到了浙江,又是怎么被捉住的呢? 這其中之事,也是在太過令人費解了些。 孫青山冷笑:“你可知這楊亦清是何人?” 林大妞搖頭,她怎么會知道。 好在,孫青山也不是真的想要問她答案,之后便自顧自的答道:“楊亦清和李乾明乃是姻親關系,楊亦清娶的正是李乾明的胞姐?!?/br> 林大妞這才倒吸一口冷氣:“這、這這楊亦清簡直是瘋了吧!” “可不就是瘋了,不然也不會做出這等愚蠢之事?!?/br> 第章 反擊 此時的姻親關系之密切,遠非后世之可比, 尤其是官場上的姻親, 更是天然的盟友,若非如此, 林大妞也不認為,像李乾明那種心思細密之人, 會叫隨意白三爺踏上楊亦清的地盤。 只可惜, 李乾明當楊亦清是姻親,可明顯,楊亦清卻只認自己的一時之利。 楊亦清未必蠢的認不清形式, 不知白三爺的重要性, 只不過, 比起那些不關自身的貧苦百姓來說, 還是自己的官途更為重要一些。 林大妞臉色也很難看, 雖然心里知道, 無論何時都少不了這種害群之馬的存在,可是當真正見到時, 還是恨得牙癢癢。 “這人真是……還真是個混蛋!” 只是, 登州一些沿海地區的海盜,一旦沒了白三爺這個人的管束, 以后百姓的日子怕是要艱難許多了。 想到這,林大妞也不由得擔憂起來,她在登州生活近四年,感情早就非比尋常。 孫青山安慰她:“你也不用太過焦心, 安撫白三爺本就是權宜之計而已,朝廷禁海,他做的卻是走私生意,且是將軍火賣于日本高麗等國,他與朝廷之間,從來都不是真正的盟友,早晚會有一個了斷,如今只不過是將這個過程提前而已?!?/br> 林大妞知他意思,不過這話卻沒能安慰到她,林大妞并非軍事白癡,單單對付一個徐慶,孫青山就已是費勁心思,窮盡智計,百般謀算才能將人斬殺,可見徐慶的能量,一個徐慶都是如此地步,更別提白三爺了,若他真這么好對付,孫青山當初又何必如此呢? 不過,她心里同樣清楚,此事發生,心中最為焦躁的那人是孫青山才對,如今也只有他,具備力挽狂瀾的能力。 想到這,林大妞努力擠出一絲笑:“你才是別太焦心才是,事情總會辦法解決的?!?/br> 孫青山點點頭,不過神色卻沒有絲毫和緩。 …… 楊亦清押解白三爺父子入京,一時風光無兩,即便京中的老百姓都清楚,這位楊大人捉住了有名的海盜頭子,而且,就要押送到京城來了。 一時間,民心激奮,萬人空巷。 一些不甚明白情況的低階官員,都開始以楊亦清做為自身偶像,凡是皆以楊大人馬首是瞻。 楊亦清風頭之盛,可謂一時無兩。 因楊亦清入京獻俘,也將朝中沸反盈天的現狀,稍稍冷卻下來,朝中諸人的目光,開始漸漸放到獻俘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