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4
握,怯怯地弱聲道: “祁郎,不知何時,才是復見之期?” 七娘抿了一回唇,只道: “只怕復見之時,我已非我?!?/br> 鄧容君聞聲一愣,自不解何意。她遂道: “祁郎怎的驀地有此言語?” 七娘心下揪成一團,若是再見,她定已復了女兒之身,自然是個“非我”了。 她見鄧容君模樣,只道無奈。世上怎的有這等荒唐事?還偏叫自己遇上! 七娘緩了緩心神,方道: “鄧jiejie,待我去后,你看過布囊內付之字,方能明白?!?/br> 說罷,也不待鄧容君言語,七娘遂急忙奔至陳釀身邊。 她一刻也不敢耽擱,只與鄧氏母女客氣告辭,便拉著陳釀落荒而逃。 才下渡船,陳釀方拽住她: “站??!” 七娘才經了鄧容君一事,只道心下不爽快。她方撅嘴,望著陳釀不言語。 “可與人說清楚了?”陳釀正色道。 “是寫清楚了!”七娘道。 她遂將布囊之事說與陳釀,只道是學他給史雄的錦囊妙計。 又是個歪理! 陳釀無奈搖了搖頭,只朝七娘眉間輕敲一記: “你呀!始亂之,終棄之,也不知人家看后,怎么想你!” 七娘撇撇嘴: “那也是沒法子的!” 陳釀又搖了一回頭,兀自規整一番,遂帶著七娘出渡口去。 站在渡口的牌樓下,二人四下眺望。牌樓的那頭,是另一個世界,一個未受戰火,依舊繁華的應天府。 霎時間見著這樣的景,二人只微微一顫,直有些不知所措。 他們轉而四目相對,心中皆浮上一絲酸楚,唯有彼此懂得。 眼前的安寧熱鬧,像極了從前的汴京。二人漂泊至此,見人群往來、貨郎叫賣,直把他鄉做故鄉,自得一番凄楚。 ☆、第四十三章 孤館深沉2 七娘與陳釀一路行來,不論鎮子或是村莊,所見皆是破敗景象,所感無非凄苦人情。 二人在渡船上待了近一月的光景,似與世隔絕,不聞世事。眼下驟然見著應天府的熱鬧,直有些應對不及。 應天府的一切,像極了從前的汴京。 二人并身而行,腳下是交錯縱橫的街道小巷,四周是紛繁林立的商鋪酒肆。 再穿過一條不深不淺的巷子,便是勾欄瓦舍的所在。 只見飛檐畫棟,自有別樣姿態;梁間雕花精致,莫不絲絲入扣。軒窗半啟,又聞得竹笛橫吹,悠揚婉轉,自窗間緩緩而來。 所謂江南絲竹之盛,由此可見一斑。 未及半刻,窗間又傳來女子咿呀之聲。夜市還未起,原是伶兒在練聲吟哦。隱約聽來,正是那出耳熟能詳的南戲。 聞得那般聲腔,七娘與陳釀皆愣了愣。二人相視一眼,卻并未有甚言語。 想那夜,在鄆王府的蓮花池,他們與鄆王夫婦泛舟對飲,唱的亦是這出。 那時朱鳳英初初學得唱念,鄆王一管清簫相和,陳釀帶著七娘用竹筷敲著酒盞,聊作鼓板。 雖說閑暇習得,腔不成腔,調不成調。好在水面清圓,咿咿呀呀之聲隨水而傳,倒也清雅風流。 那一晚,四人心中唯有音律與美酒,自無紛擾世事,再沒比那更好的人間時節了。 眼下這等漂泊之態,驀地聞著這出,陳釀與七娘一時思及,心中自是五味雜陳。 二人雙雙了然,自不必有甚言語。若驀然提起,也不過徒添一分傷感。 行過勾欄瓦舍,再轉過一角,便是應天府有名的書房街。 所謂書房街,并非指街上多做文房四寶的生意。此間旅社頗多,價格亦公道。又因背離主街,很是清靜。 從前舉子們往汴京應試,多在此處歇腳。當時的府尹為附庸風雅,遂將這條街更名做“書房街”。 那年,陳釀自揚州往汴京趕考,途經應天府,亦是落腳于此處。 如今故地重游,當真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陳釀將萬般情緒接壓在心底,只轉頭向七娘道: “咱們在這條街上先尋個旅舍住幾晚。我昨日算過,節省出的船錢,勉強能租輛小驢車。待拾掇好了,咱們便回揚州去?!?/br> 他們在對岸耽誤得太久,所剩銀錢,七娘心中亦有數。 她只道: “也不知應天府的驢車價錢幾何?回揚州的路上,總還需別的花銷,只怕難以維持?!?/br> 聽她言語,陳釀心下生出一絲酸楚。 從前,她哪知銀錢為何物呢?一擲千金之事,不過是她取樂的法子。如今,她也會細細計算,為銀錢擔憂了! 陳釀理了理她的發帶,安撫道: “不打緊,從前我路經應天府,也認得些人。明日便出門想法子,也不是甚難事。你且寬些心?!?/br> 七娘微微蹙了蹙眉,只看他一眼,抿著唇不言語。 陳釀又帶著七娘朝前行去,忽一座偌大旅舍映入眼簾。匾額上大書個三行楷大字“狀元樓”。 其間人來人往,在本就清靜的書房街顯得尤其熱鬧。 那旅舍高出四周許多,前頭還有一座朱紅雕花門樓。那等氣派,一看便是個有來歷的,并非旁的旅舍可比。 七娘一時好奇,遂向陳釀問道: “釀哥哥,這間旅舍看上去,似乎大有來歷?!?/br> 陳釀看向狀元樓,一時心有感慨。 他只道: “這座旅舍有些年頭了。本也不足為奇的,因在太祖朝時出過一位狀元郎,故而喚作‘狀元樓’。而后自有考生追捧,便越做越大,成了如今的模樣?!?/br> 七娘忽想起,釀哥哥本是為赴考才至汴京,遂又笑問道: “釀哥哥從前路過,可是住的此處?” 陳釀微微一怔,只搖了搖頭,玩笑道: “若住了此處,怎的還不曾得個狀元回來?” 他雖玩笑言語,七娘卻聽得認真。他不曾得個狀元,到底是為了她! 陳釀又看了狀元樓一眼,掌柜依舊是從前的掌柜,好幾年了,也不見什么大的變化。 他自迎來送往,很是周到。想來,狀元樓這般興盛,除了那狀元的名氣,與掌柜的費心經營亦是息息相關。 陳釀忽憶起,從前他趕考路過,掌柜亦是熱心招客。那掌柜見他意氣風發,直好言應承,說住了便能中狀元! 不過,狀元樓名氣大、氣派大,房價更非別處可比。 當年陳釀念著錢袋里的孔方兄,只婉拒了掌柜。況且,堂堂狀元之尊,豈是住一夜店便能有的? 如今想來,那掌柜的倒是一語成讖。 頭名的狀元,果然是與自己無緣的! 七娘見陳釀久不言語,才知自己問了個蠢問題。 那件事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