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17
“可有什么辦法助他?”陌上悠壓低嗓音問。 得寶想了想,答:“除非他做過什么轟動的大事,或是為武林做過大貢獻?!?/br> 陌上悠為難了,一時想不出辦法,匆匆告別回了驛館。 “轟動的大事?”嬴舟略一思索,很快笑開了,揉了揉她的后頸,道:“這個容易,我來辦就好?!?/br> 陌上悠瞧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點點頭。 他的能力,她一向都深信不疑。 幾天后,一個消息在武林各處迅速傳播開了! ——南派閻肅之武功高強,多年來做好事不留名,甚至曾殺掉大佞臣鐘非意,為民除害,俠義仁厚。 緊接著,好些閻肅之助人為樂的事情紛紛被人提起說及。 很快地,閻肅之的威望高漲起來,為眾多武林人士津津樂道。 陌上悠聽罷,苦笑不得瞥了一眼傳言的另一主角,搖了搖頭。 “你倒是挺會想的!” 連大佞臣的死也能拿出來做文章,還是他自己,這樣的心思虧他想得出來! 嬴舟得意挑眉,桃花眼笑彎彎。 …… 兩個月后,閻肅之在丐幫和好些武林人士的支持下,高超的武功打敗幾個對手,成了眾望所歸的武林盟主。 嬴舟很是滿意,陌上悠也高興不已。 就在這時,北齊皇帝傳來一道旨意——封陌上悠為韋郡主,賜婚給三殿下嬴舟。 嬴舟樂得摟著她哈哈大笑,道:“雙喜臨門!太好了!” 原來,韋侯爺回北齊后,親自在朝堂上解釋他與陌上悠的關系,說陌上悠是他失散多年的嫡女,強調南下的時候已經調查清楚,此事千真萬確。 第兩千五百一十章 大佞臣,看殺?。ň攀?/br> 滿朝文武,包括北齊皇上,都被他扎扎實實嚇了一通! “韋愛卿,你莫非還傷了腦門,怎么竟胡言亂語起來?” 眾所周知,他娶了新月公主,先后生下兩個小公子,哪里有什么嫡女?! 此嫡女竟還是本朝的第一位女官——陌上悠大人?! 韋侯爺解釋說,他年輕的時候曾游歷大陸南北,在南嶺的燈會上跟一位美貌女子一見鐘情,隨后派當地的媒婆上門求親。 因那女子父母早逝,別無其他親人,婚事簡簡單單。路途遙遠,他也怕家中反對,故而沒通知北齊的家人。 “不久后,娘子懷上孩子。我因為有事出遠門,途中受了傷耽擱了,直到半年后才回去。不料當地發洪水,娘子抱著剛出生的女兒離開了,杳無音信?!?/br> “我悲傷不已,苦尋無獲,只好回盛京城來。此時圣上早已為微臣賜婚,微臣因娘子失蹤,不敢應下。微臣不敢抗旨,新月又哭哭啼啼,甚至以死相逼,只好同意?!?/br> “上次回京路上,微臣見陌上大人的面容跟娘子甚是相似,多次追去嵩山學院,詢問她的祖籍和籍貫消息。那孩子很謹慎,只說了居住地,其他一概不肯說?!?/br> “此番南下,微臣連忙尋了過去,發現她逝去的娘親,便是我那苦命的娘子。不僅名字一模一樣,我韋家的主母玉牌也在陌上大人手中。微臣才肯定——她便是我的親生女兒?!?/br> 眾人驚訝恍然過來,互視一眼后,又都看向韋侯爺。 韋侯爺擦著淚水,解釋:“所以,陌上悠大人乃是我的嫡女,也是我的長女。此事我當年跟家人提起,可他們都覺得人海茫茫,不該苦等下去,隨后微臣便遵旨娶了新月過門?!?/br> 皇帝有些生氣,責問他當初為何不細說,還說要追責他欺君之罪。 韋侯爺筆直跪著,說皇上下旨的時候,根本沒給他機會解釋一二,還說如果當初他不娶新月,皇上也會治他抗旨大罪。 皇帝被堵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時,龔宰相連忙幫忙求情,說韋侯爺能認回嫡女,這是好事一樁。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韋侯爺文武雙全,嫡小姐善文擅畫,兩位公子小小年紀便武藝高超,都是可喜可賀之事??!” 其他人也連忙附和,說這是大好事。 皇上猛然想起三兒子離開前說過的話,趕緊轉了話鋒,也說是好事一樁。 韋侯爺慌忙趁勢為逝去的夫人討封,也希望圣上看在他的薄面上,趕緊讓陌上悠回歸韋府。 皇上一向偏愛三兒子,知曉陌上悠是兒子的心上人,有意成全一對璧人,順水推舟封了陌上悠為郡主。 事情傳開后,皇后娘娘大為震驚,隨后傳信給韋侯爺,說陌上悠跟嬴舟走得太近,于家族影響不好,希望將陌上悠召回來,讓她跟隨在大皇子的身邊。 韋侯爺一口便拒絕了,說大皇子上個月已娶了正妃,陌上悠不宜跟他太親近,免得影響女子清譽。 第兩千五百十一章 大佞臣,看殺?。ň攀唬?/br> 皇后娘娘很是生氣,提醒他說萬一陌上悠成了嬴舟的人,于大勢不利。 韋侯爺不管不顧,躲在家里養傷,閉門不出。 新月公主聽到事情的真相后,喜憂參半,被韋侯爺勒令不得多話,將她半關禁在府里。 外頭紛紛揚揚,說著恭喜韋侯爺的話,韋府卻安靜得很,外人多半都猜測此事新月公主早已知曉,不然不會如此安分。 皇后見弟弟如此,暗自害怕他為了補償女兒,甚至可能會往嬴舟的勢力傾倒,心焦不已。 幾天后,皇后悄悄跟皇上商量,說不如親上加親,將陌上悠賜婚給大皇子做側妃。 皇后打的是什么算盤,皇上一下子猜得一清二楚。 如果不是之前三兒子已經跟他透了口風,他也許會答應。 可三兒子臨行前,暗示他一心要娶的人是陌上悠,他雖然沒明確答應,可也沒反對。 如今陌上悠身份截然不同,一躍成為韋侯爺的嫡長女,又有官職在身,一下子成了香餑餑。 皇上搖頭,道:“封她為郡主的圣旨仍沒下,皇后不必急?!?/br> 隨后,皇上召寢龔貴妃,試探問她對陌上悠的看法。 龔貴妃不明所以,微笑道:“聽說她書畫一絕,還是嵩山書院的丹青先生。本以為她小小年紀便如此了得,甚是難得,想不到竟還是韋侯爺的親血統?!?/br> 皇上又試探問:“你覺得她跟我們舟兒般配不?” 龔貴妃本只屬意自家侄女,不料兒子不要,皇上也不肯。想著陌上悠乃是韋侯爺的女兒,一時不明皇上的用意。 “妾身沒見過陌上大人,不過她如此聰慧,又擅長丹青,跟舟兒必定聊得來?!?/br> 皇上聽罷,滿意點了點頭。 “如此甚好,甚好!” 將陌上悠賜婚給三兒子,才能更好平衡朝中的局勢,免得到時兩虎相爭,傷及彼此不說,還可能損害北齊江山社稷。 過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