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2
勿躁。 任瑤期想了想,將容氏的信拿去給李氏看了,李氏看到容氏的信之后總算是安心下來了。別人信不過,她自己的母親總是信得過的,既然容氏讓他們稍安勿躁那就是說外頭的傳言十之八九不是真的,任瑤期的婚事不會因為此事而受到影響。 于是燕北王府和任家都依然很淡定地準備著婚禮之事。 容氏的信送過來沒有多久,河中王就給任瑤期送來了添妝禮,裝了整整九輛馬車,馬車上印有河中王府的徽章,從城門一路駛到任家門前的時候吸引了云陽城里所有人的目光。獻王離開燕北成為河中王之后一直都很低調,這還是河中王府第一次在眾人面前高調亮相,就是沖著這一點,這給熱鬧也不能不看。 當一樣一樣的物什被人從馬車上抬下來搬進任府的時候,還有一位內侍打扮的人唱名,那場面比世家大族們送嫁妝的時候要莊嚴正式,高調惹眼多了。 翠竹雙鳳冠一頂,赤金八寶頭面兩副,赤金鑲玉頭面兩副,嵌寶金步搖四對,寶鏨四對,八寶金钑花釧兩對、金累絲嵌寶鐲一對,鳳頭連珠鐲一對,赤金八寶鐲一對,珍珠十二兩,纻絲、綾、紗、羅各二十匹,燕居服四件,四季衣裳共二十四套,朱紅戧金皮箱九對,各色被六床,白絹臥單四條…… 除此之外,河中王府還給任瑤期的嫁妝里添了些良田和兩座別院,值得一提的是兩座別院中的一座是在云陽城外的日月溫泉附近,還有一座卻是在河中王屬地晉州,這兩座別院從房契上就能看出來,皆是占地面積十分大的。 河中王送任瑤期燕北的別院還好說,送他屬地附近的別院就難免會讓人覺得他想要為即將嫁到燕北王府的外孫女撐腰的意思了,仿佛是在告訴燕北王府,任瑤期還有河中王府這個娘家。 這一樣一樣東西細數下來看得人眼花繚亂,這哪里是普通人家嫁女的套路?這是要嫁公主吧? 還有人想,原本以為獻王就算去了河中為王河中王府也肯定是個花架子,只能看看罷了,卻不想這一次河中王府一出手就讓人看到了燕北王府的實力。這還只是嫁個外孫女呢,河中王府就這么大的手筆,由此可見河中王的家底絕對不會薄到哪里去! 于是河中王府這一次給任瑤期添妝,不僅僅是表達了對這個外孫女的重視,河中王府以令人目瞪口呆的方式,高調而又矜持地向世人展現出了他的實力,經此一事,也沒有人敢再對河中王府小瞧。 任家看到這一溜馬車的添妝禮之后也很是驚訝了一番,李氏尤為激動。別人都不明白,只有她明白,這些都是當年她還年幼時,她祖母逗她的時候許給她的嫁妝。只可惜她出嫁的時候獻王府落魄,她的嫁妝沒有兌現,不想現在卻是兌現在了她女兒的身上。 李氏也由此明白了,她這些年所受到的委屈,她的父王和母妃都看在眼里并記在了心里,這何嘗不是對她的補償? 任家的宅子雖然還算寬敞,不過九輛馬車的東西全數搬進來的時候還是占據了整個前庭,最后李氏不得不將任瑤華出嫁之后留下來的整個東廂都用來放這些添妝禮,放不下的就暫時抬到了任時敏用來當書房的跨院里,整個府里也就任老爺的地方最寬敞。向來視金錢為糞土將自己的書房列為家中禁地的的任老爺,這一回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什么話也沒說了河中王府給任瑤期的添妝聲勢浩大,震驚整個燕北,顯得其余的人的添妝就寒酸多了。不過比起別的出嫁的千金而言,任瑤期收到的添妝李還是很可觀的。 任時佳夫婦給了任瑤期四千兩銀子壓箱底之外還給了任瑤期兩件鋪面和一座別院,雖然比不上河中王府給的別院,卻也是云陽城中很好的地段了。 任時佳夫婦給任瑤期的添妝比給任瑤華的要重許多,不過也不能怪任時佳夫婦厚此薄彼。任瑤期跟任時佳以及林家的情分與任瑤華與他們的不一樣。 當初任時佳的孩子能夠順利活下來有任瑤期的功勞之外,林琨能脫離林家,并在拿回自己應得的東西之后另立門戶也是因為任瑤期暗中相助。 就是現如今,林家能在本家或明或暗的打壓下還能在燕北站穩腳跟不說,更是在各方較量之下都比林家本家還要更勝一籌,也是因為林琨與雷家暗中結盟的關系。而這也是任瑤期翰旋的結果。 任時佳夫婦嘴上不說,心里卻是明白的,所以給任瑤期的這些添妝,他們還覺得輕了的。只是任時佳畢竟只是姑父姑母,而且還有幾個未出嫁的侄女在哪里,不好太過明目張膽的厚此薄彼,惹人不痛快。 任五老爺夫婦也任瑤期添了妝,雖然比不上任時佳夫婦的大手筆,卻也算是很豐厚的了。 任家老宅那邊也給任瑤期送了東西過來,任三老爺沒有收,讓人原樣送了回去,把任老太太氣了個夠嗆,在家里罵兒子不識好歹。 任益均夫婦給任瑤期的東西任瑤期卻是收下了的,雖然只是一對玉佩和幾枚發簪。 此外,任瑤期的先生徐夫人也給任瑤期送了添妝過來,與別人不同的是徐夫人沒有送金銀玉器,她送了兩本書,都是讀書人和愛書人夢寐以求的當世珍本。 最令任瑤期感到意外的是,裴之硯居然也給她送了禮。裴先生給任瑤期的禮物是一架琴,這琴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任瑤期卻知道這是裴之硯的夫人還在世的時候,裴夫人親手做的,這些年裴之硯一直都帶在身邊。 第449章 婚前 所以在看到裴先生送來的琴的時候,任瑤期很是驚愕了一番,甚至比看到河中王府那九輛大馬車還要驚愕。她這一世與裴先生不過見過三四面而已,連話都沒有說過幾句,她沒有想到裴之硯竟然會送她這么一份大禮。 因為別人不知道,任瑤期卻是知道這架琴對于裴之硯和他夫人的意義的。不過同時任瑤期也覺得很感動,這架普通到簡陋的琴的背部,裴夫人曾經親手刻下了“結發為夫妻,恩愛不相疑”的句子,沒有比這個更能表達裴先生對她和蕭靖西的祝福之意了。而能夠得到裴之硯如此真摯的祝福,是任瑤期這一生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日子就這么一天一天的過去了,轉眼就到了九月。 婚禮前三日,蕭靖西去了一趟蕭家的祖陵,在祖廟中舉行一系列儀式,向蕭家的列祖列宗們稟明自己即將娶婦,請蕭家的列祖列宗保佑。 只是就連這一路都不怎么太平,蕭靖西在從祖廟回云陽城的途中遭到了一撥來路不明的人的襲擊。這些人各個武功極高,出手皆是殺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