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5
個大太太請進府的神婆以及她給任益均找來的沖喜之人的底細。 周嬤嬤也是個有些本事的,到了晚上的時候就來了消息。 “五小姐,奴婢已經仔細查過那婆子了,并沒有查出來什么問題,甚至她在燕州的口碑還很不錯,雖然為了生計免不了裝神弄鬼,卻從未干過傷天害理的事情。十幾年前臨鎮有一戶富戶的填房想要用巫蠱害原配留下來的嫡子,悄悄找到她想要她設壇施法。被這婆子給拒絕了。她還悄悄把這事兒透露給了那位嫡子的奶娘,讓她防著這位填房,后來那位嫡子平安長大之后得知了這件事還特意找到她給了她不少銀子,她當年的善行也傳開了。大太太之所以會找她進府來給三少爺驅邪也是因為打聽過這個婆子的品性還不錯,不會為了銀錢胡亂害人?!?/br> 大太太王氏向來是個謹慎的,這一點任瑤期倒是相信。 “至于那位被送進來沖喜的姑娘姓齊,閨名月桂。家住白鶴鎮三十里外的東鄉村,她祖爺爺曾是那一帶的鄉紳,也算是樂善好施有些美名,到了她祖父這一輩齊家分了家,她父親是次子,分到了十幾畝良田,不過在東鄉村也算是個小地主。她上頭有一位兄長下面有兩個弟弟皆是一母同胞,家中人口也算是簡單?!?/br> 任瑤期微微蹙眉:“既然齊家無生計之憂,又只有一個女兒。理應看得貴重才是。怎么會把她送來沖喜?” 周嬤嬤嘆道:“五小姐您有所不知。這齊家人有些重男輕女,將兒子看得極為貴重,女兒就……齊姑娘自幼就下地干農活。也沒有讀過什么書。前一陣子齊姑娘最小的弟弟與她堂伯家的堂兄弟打架,那位堂兄弟不小心滑到河里給淹死了。齊氏族長就讓齊姑娘家賠償一半的田產給這位堂伯家,不然那位堂伯就要報官。齊姑娘家總共就那么十幾畝地,三個兄弟只有長兄娶了媳婦,另外兩個弟弟還沒有娶妻,這些田產賠出去之后一家人生計艱難不說,兩個弟弟以后娶妻都會捉襟見肘?!?/br> 任瑤期這下明白了,諷刺道:“所以齊家就要賣女兒了?” 周嬤嬤有些奇怪地看了任瑤期一眼,五小姐現在脾氣好了不少,怎么聽到齊家的事情像是生氣了的樣子? 周嬤嬤自然不知道,作為一個同樣被家族為了利益而出賣過的女子,任瑤期心里總是有些意難平的。 “聽說原本東鄉鎮上有個死了發妻的中年男人想要娶齊家姑娘回去當填房,這男人雖然家里很是有些資財,也沒有兒子,承諾給的聘禮也不少,齊家原本是有些動心的??墒呛髞睚R家不知道從哪里得知了這個男人是因為在妻子重病的時候偷偷的……咳,就是和村里的一個寡婦有些不清不楚,把自己的發妻給活活氣死了,齊姑娘知道后就要絞了頭發去當姑子去,說自己寧愿一輩子不嫁人??墒驱R家哪里會容得她不嫁人?齊姑娘情急之下就說自己寧愿嫁給死人守一輩子寡。她這話正巧被這個神婆給聽到了,所以這次要給三少爺沖喜,神婆就想到了這個齊姑娘。最后一算八字,還真的與三少爺合上了,神婆去問齊家的意思,齊家也正為齊月桂的親事焦頭爛額,一聽是我們白鶴鎮任家的三少爺,還是八抬大轎娶進門當正妻,給的聘禮錢更是夠他們再買個幾十畝良田,齊家人哪里還有不愿意的?齊姑娘因為之前有言在先,這會兒也沒話說了?!?/br> 這么聽起來這個齊家也不像是有什么問題的,不然算計之人也太神通廣大了。至于這個齊月桂是個什么樣的人品,任瑤期現在還不好判定,反正她上一世沒有聽說過這么一個人。 這一夜很快就過去了,任益均的婚禮是在第二日申時才進行的,因為這一場婚事的特殊性任瑤期身為未嫁之女只能待在自己的院子里。 聽到外頭傳進來的吹吹打打的聲音,不知道為何卻只是讓人感覺到蕭索和凄涼之意。任家上下也沒有誰表現出喜氣洋洋的模樣,就連今日娶媳婦的大太太也是一臉疲憊,毫無笑顏。任老太爺和任老太太更是連面都沒有露。 這一場清冷沉默的婚禮進行到夜里終于結束了。 任瑤期一直讓人留意著任益均的病情,大太太將能請到的大夫都請了來,都說是三少爺是多年郁積于心,加上一場風寒將原本壓制在身體內的問題都引了出來,而米水不進甚至喂藥也是喂多少吐多少,有大夫猶豫著告訴大太太,這是因為三少爺自己不想活了,氣得大太太當場發了火將大夫給趕了出去。 任瑤期也不相信任益均不想活了,明明是那么驕傲那么肆無忌憚的性子,在她最無望的時候告訴她要反抗的人,一個敢砸了祖宗祠堂的人,怎么會有這種消極的心思? 可是任瑤期又不由得問自己,除了當初那個敢于帶著自己砸祖宗祠堂的三哥,她又有多了解任益均? 心有抱負,又因為身體的遠遠壯志難酬。厭惡從別人眼中看到同情和輕視,所以他除了把他當成正常人的三叔任時敏之外,對待別人都是惡聲惡氣,難以相處。 想起那日送任三老爺回來的路上,任益均興奮中又隱隱含著一絲落寞的眼神,任瑤期心里也有些茫然。 不過,任瑤期想,她總還是要試一試的。她決定明日派人去一趟云陽城請求燕北王妃派個醫術高明的大夫過來給任益均瞧瞧,燕北王府有幾個大夫醫術都很高明,不僅僅是在燕北,在整個大周朝都極有名氣。 可是到了第二日一早,任瑤期還沒有來得及派人去燕北王府就有人來稟報說三少爺今日早上能喝進去藥了。 這個消息讓任瑤期喜出望外。 不僅僅是任瑤期喜出望外,覺得兒子已經一只腳踏進了棺材里的大太太更是喜極而泣,一大早就去了任益均的院子,親眼盯著他喝了一碗藥又吃了一碗清粥,對著西天拜了又拜。 任瑤期也去探望任益均。 只是一走進任益均的院子就瞧見正房的廊下跪著一個人,她走近了一看卻是個十五六歲的陌生姑娘。 那姑娘膚色微深,臉上還長了幾粒雀斑,五官卻是長得很秀氣,鼻子小巧挺翹尤其好看,她身上還穿了一身大紅,只是胸口以下到裙面被潑了什么上去,濕了一團,黑乎乎的,身上還有一股子藥味。 見任瑤期打量她,那姑娘也轉過頭看看向任瑤期和任瑤華,眼睛不大卻很是清澈有神,她咧嘴朝著任瑤期和任瑤華笑了笑又繼續將頭低下去跪好了。 “這是……”任瑤華有些疑惑地皺眉。 門口一個機靈的丫鬟立即小聲道:“三小姐,五小姐,這是新進門的三少奶奶?!?/br> “三嫂?”任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