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9
下去就是評分階段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書畫比賽(七) 山長比賽的評判細則和夫子、學生比賽的評委不一樣,夫子和學生他們是十個評委組成一個小組,而山長比賽參加的山長只有三十個,自然不用分組,而且為了防止有人說不公平,每一副畫按完成的順序掛起直接評分,所有的山長的都可觀看評論。 分數是所有人公開打分的,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其余人的平均分作為分數,公正又公開。 方若望第一個交了畫卷,自然是第一個評判的,他的畫剛掛上去,立馬引起一陣贊嘆聲。 “方山長的畫技又進步了,字也寫得極好,龍飛鳳舞的,這首詩不錯,金榜題名洞房夜,一日探盡長安花。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br> 整體掃視一遍,開始細評,雖然是一張畫紙,但畫紙上分成四格,第一格少年鮮衣怒馬,第二格狀元及第,第三格洞房花燭,第四格兒孫滿堂。 “真是富貴完美的一生,這種人生才幸福呀?!边@何嘗不是男人們的心聲,在外名利雙收,回家左擁右抱,兒女繞膝。 “這畫法也是不錯,遠山近水,山村野市,漁艇客舟,橋梁水車,都刻畫得十分精致。人物則活躍于其中,一點一畫均無敗筆,無不出以精心,運以細毫?!?/br> 顧春衣也暗暗頷首,真是人生贏家寫照呀。畫上有山峰起伏、江河浩淼,筆法精湛,有詩意、有理想、有野心一點不亂,不枝蔓,不繁雜,通篇貴氣,清秀逼人。 盡管十分不喜方若望的為人,但他今天的畫可圈可點,無可挑剔,顧春衣打給了九分。差一分不給他不是怕他太驕傲了,而是怕他膨脹到爆炸了。 評委們和許多山長給了方若望十分,最少的也給了九點五分,去掉顧春衣的給的最低分九分,最終方若望以九點八分暫居榜首。這個分數方若望很是滿意,已經盡乎十全十美了。 顧春衣原以為自己這樣打分很是公允,但在其他夫子看來這分數已經低了,看到他們控訴和不恥的目光,顧春衣只能郁悶地摸了摸鼻子,好在有些評委和山長考慮到兩個人的矛盾又覺得做為一個女山長,顧春衣這樣的打分標準也不算小氣,也是情有可原,因此也不為難她。 評論完方若望的畫,接下來的畫就更好評了,尤其是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采用分格畫畫的形式,只是格數不同,有的五格、有的六格,甚至最多的人是九格畫,都是以時間為線索,按照一生不同時期畫的,有了參照物,成績很快就出來了。除了顧春衣的畫尚未評定,其他人的排名都已經出來了,方若望理所當然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的是天狼國西云書院的南宮山長得了九點六五分,第三名的是國子監的山長得了九點五分,接下來的大多是九分到九點五分之間,最低的也有八點七分。 都是成名人物,技法不會太差,眾目睽睽之下,都很公平,即使是較低分者,也是以指導鼓勵為主,被評者也很服氣,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直到最后一個顧春衣,畫卷還未打開,大家不約而同地靜下來,倒有幾分詭異。 即使是認為自己穩當第一名的方若望也收起得意洋洋的嘴臉,打臉的事還不需要他親自動手,自有人替他完成,他只要端著一副大師的面孔就行。 顧春衣的畫卷徐徐展開,剛才的安靜大家還能聽到低笑和呼吸,此刻大家卻有低吸聲一片。 顧春衣的畫簡簡單單,沒有剛才眾人明顯的分格畫,而是一張整體的畫,畫的是一幅雨景圖,近景是歌樓中的少年,中景是江中小舟的壯漢,遠景是霧山中的小寺廟的老者,但不是出家的老和尚,他們三個人物都不約而同地做一個動作,就是聽雨。 近景中歌樓顏色分明,色彩斑斕,英俊的少年衣服無不顯示精致,就連他慵懶地閉上眼睛,上面的眼睫毛彎曲的陰影都看得清清楚楚,春雨綿綿,紅燭盞盞,昏黃的燈光下羅帳輕盈,讓人忍不住想像著羅賬里面佳人在臥,真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正是盡情歡樂,蜜意柔情時刻,正符合那一句詩:春宵一刻值千金,夜深雨密正好眠。 中景是一條大江,水大遼闊、風急云低,一只失群孤飛的大雁底下,一條江中客船上,一個中年漢子正在聽雨,讓人腦補的是他離開家鄉,離開妻兒老小的,孤獨地漂泊在異地他鄉。那種天涯羈旅,孤獨、憂愁、懷舊時時涌在心頭。這時的雨聲伴隨著斷雁的叫聲。一腔旅恨、萬種離愁都已包孕在中景江秋雨圖中。 而遠處的背景,一個看不清眉眼的白發老人獨自在草木僧廬下木然地傾聽著夜雨。處境之蕭索,心境之凄涼和模糊的背景一樣,讓人不忍細品,不忍細看。 整幅構圖疏密有致,氣勢連貫,看完這幅圖,再念著圖上的題詩:“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br> “好一幅聽雨圖,一幅圖上由雨入手,同一樣的雨,卻有不同的感受,近景是春雨,中景是秋雨,遠景是冬雨,前后銜接而又相互映照,藝術地概括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歷程。其中,既有個性烙印,又有時代折光,把少年風流、壯年飄零、晚年孤冷畫畫清楚楚,還有這首詩,實在貼切,多一字就多,少一字就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無法分割呀?!?/br> 崆峒刺史林文海一拍大腿,剛才他有點遺憾,以為這次比賽和上次一樣,沒什么新意,沒想到顧春衣果然不負他的期望,畫出傳統的水墨畫精髓。有意有境,雖為長卷但細節依舊逆天,每一筆都精心描繪,真的是“一步一景,咫尺有光陰流逝之感?!?/br> “這不止是人的一生呀,這分明可以透見一個歷史時代由興到衰、由衰到亡的嬗變軌跡?!闭f話的是西云書院的南宮山長,他看了這幅畫忍不住老淚縱橫。 第三百三十章 書畫比賽(八) 雖然他兒孫滿堂,一輩子看似圓滿無憾,但他是前朝皇室的子孫,前朝兵敗后,他們中的一支去天狼國,和南宮明這一支不同,天狼國的皇帝一直禮待他們,但他們明白這是建立在希望他們南宮一族幫助天狼國滅了天梁國的基礎上的,只是這么多年過去,天梁國兵強馬壯,這幾年天狼國又一直丟失城池,他們這一支早就放棄復國的夢想,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