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1
何,只要他能學到,他相信不久之后他一定會象國畫一樣贏了楚葵的。 “誰知道是真是假,說不定只是拖延時間,把今天的事情唬弄過去呢。說不定明天就見不到張夫子了呢?!苯锹淅锊恢朗钦l嘀咕一句,聲音不大,但江韜立刻反應過來。 不錯,他今天的目的是弄清楚到底有沒有所謂的西洋畫技,在他看來,這是不可能有的,怎么就能讓張夫子一句簡單的話就帶過呢,等過了今天,誰知道他們還會不會再說出什么事又拖延一下。 眼看平靜的眾人立刻又sao動起來,張明敏有點內疚,當時顧春衣也有說過,學院是新開學的,太多人關注了,不太適合標新日異,他雖然同意她認為目前沒有師資,不適合開設新課程的想法,但卻認為顧春衣畢竟是女人,膽子太小,要知道一個山長得魄力,沒人關注的時候都得搞些手段來吸引眾人眼球,何況這時人氣這么旺,正適合揚名立萬。沒想到這樣引起學生激憤,反而站在學生的對立面。 顧春衣卻沒有責怪他的意思,本是她自己疏忽,也不是那等會胡亂遷怒的,張明敏只是不曾為她保守秘密。 剛才那個說話的夫子她已經注意到了,看來以后得多多關注他了。 “你如此好學我很欣慰?!鳖櫞阂聫街睂ι辖w的視線,事已至此,顧春衣不會再去否認,“這事兒根源在我這里,與張夫子和楚葵同學并無干系,等下不止楚葵同學會和你比賽,我和張夫子也會同時畫上一張作品,以證明的確有西洋畫技的存在,眾位考試完可留下觀看?!?/br> 江韜嘴巴動了動,似是要說些什么,卻被顧春衣抬手攔住。 “這次不說挑戰的事,等楚葵畫完你若想挑戰再進行,楚葵知道你的國畫水平,你卻不知道楚葵的畫技水平這對你來說不公平?!?/br> 顧春衣微瞇起眼,慢慢地道,“這次評分由在座的各位評分,每一個人手上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標簽,紅色代表三分,黃色代表兩分,藍色代表一分,寫上自己的名字投給參加考試的學生,也可以不投,夫子評的分數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學生評的分數占比百分之三十,在座的家長和觀眾評的分數占比百分之二十?!?/br> 第三百一十章 秋收考試(八) 即使是楚葵畫的油畫讓江韜服氣,顧春衣也擔心再起波瀾,還不如來個公評,一是可以看出在座的眾人稟性如何,二是如果大家真的接受得了西洋畫技,再推出這門課程也不遲。 程麒沒想到事情會轉變成這個樣子,他一直以為顧春衣并沒有什么才華,所謂的西洋畫技也是騙人的,這一切無非是她背后的人出的主意,所以他一直想要逼楚葵承受不住坦白事情的真相,而在眾人面前顧春衣沒辦法故弄玄虛,只能乖乖出丑,所以他剛才兩眼放光,贊賞地瞧了江韜一眼,愈發堅定要讓楚葵出手。 可現在看來,或許真的有一種西洋畫技也說不定,可那又怎么樣?左算右算此役他都不會吃虧,因此他也不阻擋,如果眾人接受不了西洋畫技想必經此一事,琉霞陶瓷學院就是一個笑話。如果眾人喜歡所謂的西洋畫技,即使這一計不成,他只要把發現西洋畫技的事情報告給方大儒,不也是功勞一件? “即使顧山長如此一說,但事情是由學生引起的,如果眾人評價后,學生輸給楚葵同學,學生愿意讓出一物,這一物相信楚葵同學一定喜歡的?!?/br> 楚葵正要開口拒絕,見到江韜神秘又篤定的樣子,再出聲時已改了主意:“哦?不知是何物,讓江韜有如此信心?” 倘若好處足夠,楚葵真不介意跟江韜切磋一番。剛才師父已經讓人去山莊拿油畫所需要的工具來,他相信如果以國畫切磋,他會稍遜江韜一些,但若是油畫的話,就連師父對他都贊嘆有加,說他好象某個大師轉世。 “請問楚葵同學知道最出名的硯有哪幾種?”江韜并沒有直接揭了謎底,而是問楚葵,頗有考校的味道。 “學畫畫的人都知道,天下出產硯臺的地方很多,產量也不等,但最出名的,莫過于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最為突出,稱“四大名硯”?!背悬c不耐煩,這種常識性的東西江韜也好意思問,不過他修養較好,倒也老老實實回答。 “不知楚葵同學可聽過七星硯?”江韜沒有理會楚葵的不耐情緒,而是繼續詢問。 “誰沒聽說過呀,諸葛亮平定南疆五月渡瀘,兵將就地取石磨兵器,發現當地有種石材質地細潤,喜得七星硯?!?/br> 不止楚葵回答,邊上很多同學都一起說了,天底下的男人大多希望自己能象孔明先生足智多謀,少年時代誰不是一遍又一遍地讀著他的故事成長? 說到這里,楚葵眼睛一亮,“莫非你手上有七星硯?”說完諷刺一笑:“如果真的有的話,那你還是自己留著賞玩吧?!?/br> 七星硯的下落他知道,在逍遙皇叔爺手中,如果江韜手上有七星硯,肯定是西貝貨。 “我手上是沒有七星硯,卻有一塊和它同一礦里出產的硯臺,雖然名氣沒有它的大,卻也不差?!苯w一聽楚葵知道七星硯,心放了一半下來。 “苴卻硯?其石色紫黑沉凝,石質致密細膩,瑩潔滋潤,發墨如油,存墨不腐,石晶絢麗豐富。以其豐富的膘、眼、線、紋等眾多石色,深得廣大文人喜愛?!背徽Z道破,興趣缺缺。 苴卻硯雖然不錯,但并不難得,即使象他這種不得寵的皇子,手上也有幾十塊不錯的苴卻硯,而且這種硯臺現在的價值可比不上歙硯和端硯。 “多謝江同學的慷慨,不過在下手上已有用慣的硯臺,就不奪你所愛了?!背肮笆志芙^。 和現代不同,對于這個時空的文人來說,硯,和前世男人愛好的車一樣,都是小老婆地位,很多文人sao客一生只用一硯,硯,是文人墨客抒寫內心情懷的工具之一。宋代大文豪蘇軾,詩、詞、文、書、畫,無不精通,“平生以文為業,硯為田”。宋代蘇易簡云:“四寶硯為首,筆墨兼紙,皆可隨時收索,可與終身俱者,惟硯而已?!?/br> 和一臉無所謂的楚葵相比,顧春衣卻一點也不鎮定了,苴卻硯,產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大龍潭鄉境內,玩硯石的人都知道,石眼為硯石中珍貴的石品,只有端硯和苴卻硯所獨有,前世顧春衣去四川旅游時,四川非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