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2
離私塾又遠,也沒錢上學。 夫妻盤算很久,最后咬咬牙,就是全家發賣也不一定比現在差,至少全家團圓在一起,所以咬咬牙來了。沒想到一來就住到干凈寬敞的房子,屋前屋后還有一個小院子可以種菜。父親和哥哥因為不識字,去了窯廠做工,母親在家一日三餐,種種蔬菜養養雞鴨,還抓幾只小豬,弟弟meimei現在都是上免費私塾,他們可高興呢,沒想到鄰居那么多小孩子可以在一起玩,尤其是二弟,太聰明了,才來多久就會背千字文了。 冬梅情況也差不多,不過她父母生了六個女兒,沒有一個兒子,母親身體損壞無法生育了,家里只有幾畝薄田,伯伯和叔叔們說她們家是絕戶,要他們交出田產。 原本父親是可以買一小妾的,可父親不愿意,說家窮,養妻女都不容易,何苦再糟蹋一個,又對不起妻女,母親原本尋死過一次,被救活后遭到外婆痛罵,罵她不擔心女兒們沒有親娘受苦,只顧自己死了拉倒。 第一百五十章 回到山莊(二) 后來田產還是被叔伯們霸占了,農民沒了田地,家里沒了收入,冬梅是老大,她一咬牙,自賣自身的,讓父母再買幾畝田地過日子。 沒想到沒幾年,賣掉自己買的田地又被叔伯們搶走了,父母怕她傷心,不敢告訴她,一家人勒緊褲腰帶度日。要不是冬梅去信讓他們過來,去年的冬天恐怕他們就撐不過去了。 顧春衣看著兩個紅著眼睛象兔子一樣的婢女,嘆了一口氣,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個時空的天梁國已經近三百年了,皇權穩定經濟發達,只要不是處于邊境戰亂,一般家庭仍可溫飽,淪落到要賣兒賣女的,都有各的辛酸。 ”小姐,我們私塾收女孩子最高讀到十歲,十歲以后還想繼續讀書怎么辦?“冬梅一回家,她的二妹就沖上來問,她今年已經十歲了,讀完就沒地方再讀書了,可她還是想念書。 她知道這是奢望,能到琉霞山莊能吃飽飯就已經很好了,山莊的家屬私塾的不收束修,可她才讀幾個月,再讀幾個月后,同齡的男孩子可以去應天書院讀書,而她呢?難道呆在家里繡繡花種種菜再嫁人? 她不愿意過她父母那種任人宰割的生活,如果可以的話,她不想嫁人不想生小孩,她害怕和母親還有jiejie一樣的命運。 聽說這個山莊、陶坊、集市都是大姐服侍的女主子建造的,原來女人不一定象jiejie那樣當婢女才能賺錢的,或許她也可以學畫畫,做陶瓷,不然做個女掌柜她也愿意,只要自己能賺錢養活自己。 所以她跪求了冬梅,在她眼中,只有小姐能解決她的問題。 冬梅把情況一說,顧春衣就明白了,事實上從小虎要學拉坯時她就在想,是不是只有師傅帶徒弟這一條路?能不能象前世那樣,辦一個陶瓷學院?這個時空讀書人除了科舉道路,再也沒有其他出路了,可科舉能過的整個國家才多少人?能考到舉人的還有可能去當師爺和幕僚,秀才除了教書就沒別的出路了,一個秀才大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如果沒有當夫子,生活大多艱難的。 只是要辦一個陶瓷學院,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別的不說,學成后總得提供一個工作的機會吧,如果不提供,誰會來讀呢? “去把陶大有叫來?!鳖櫞阂伦聊チ艘幌?,把擦過臉的帕子往臉盆一扔,秋菊急忙接過去?,F在和去年不一樣了,錦春閣的陶瓷產品供不應求,相信以后缺口更大,可顧春衣不愿意粗制濫造,產量一直沒辦法提高。 “一大早陶大總管就在外面候著呢,比我們還早?!倍访蛑煨?,剛才在外面,陶大總管可是摘了一大捧花在外面,看到她們兩個走進來想讓她們通報又不敢開口,急得抓耳撓腮的。 “那一起出去吧,我正有事問他呢?!鳖櫞阂伦叱鋈サ臅r候,陶大有正站在梅竹苑的大門處,旁邊放著一竹筐,里面都是一本本賬冊,他手里捧著一大捧紅色和粉紅的杜鵑花,還是倒春寒的時候,不知道他是怎么弄的,滿頭大汗,不時地拿出帕子按了一下額頭。 奇怪了,綠桃怎么不把花接過去?顧春衣納悶地望著正在院子里掃竹葉的綠桃,只見她氣鼓鼓地抬頭看了一下陶大有,轉身另一邊,掃帚揮得老高。 秋菊忍著笑,接過陶大有的手中的花,陶大有如釋重負,喘了幾口氣。綠桃去年帶陶大有過來見小姐,被馮mama罵了好幾次,說她冒冒失失的,以后被人賣了都不知道。綠桃經馮mama幾次分析,認定陶大有是在利用她,因此每次見了都對他沒好臉色。 顧春衣假裝不知道,他們有他們的相處之道,不是鬧得很過份,她從來不干涉。 陶大有眼睛一亮:“小姐早安,山莊這一年的賬冊我已經整理好了,您是否過目一下?!?/br> 顧春衣擺了擺手,剛才她瞄了一眼賬冊,好家伙,才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有十幾本了,她哪有精力看,看來得培養一兩個審計員了,不過這不急,一回來就看賬冊,那意味著她是有多不信任陶大有呀。 “你先看帶我轉轉,我想辦一間陶瓷學院,冬梅,你去叫下黃文杰先生,秋菊,你去請下包大師?!邦櫞阂滦南?,最重要的是選址,還是得看看哪片地合適,可是她印象中,好象沒有那么大的地了。 “對了,官道對面那些集市是誰的?我記得我們沒有買那塊地呀?!弊蛱祛櫞阂禄貋頃r看到了,那時就想問了,可沒來得及說出口。那邊建設沒有這邊的規整,很是雜亂,但若賣小件和臨時的貨物,倒是挺合適的,離遠一點好象還有一個牲口市場。 市場上越是規整,旁邊總有一些突兀出現的小攤,而且他們的生意特別的好,因為方便。有些顧客特喜歡光顧路邊生意。 ”那是黃家村的村民的田地,他們看我們在建集市,就有人在那邊搭個寮子賣點茶水和包子面食什么的,生意好了就建房子了,也有很多人在我們這里當雇工,碼頭上的搬貨工都是附近四鄉八里的,慢慢地,越來越多人建房子了,就形成那樣了,小姐,我們是不是去把那地也買了?”陶大有眼睛發亮,如果官道那些也是我們的,那集市起碼可以大了幾倍以上。 顧春衣停下腳步,定晴地望著陶大有:“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你說這話,我希望也是最后一次,你要記得我們琉霞山莊是從無到有的,都是我們自己奮斗的,沒有豪強巧奪拿人家的,還有一句